3d和4s的能量哪个更高?不知道
admin
2023-10-01 22:00:21
0

我们在学习选择性必修2时,开始初步接触了原子轨道,并且我们很快知道了原子轨道能量一般是越往外层能量越高,同能层下基本是能级p>s。从第三层开始,出现了能级交错,即电子会先填充4s然后再填充3d,于是我们很想当然的认为3d能量高于4s。

但是这个问题没那么简单。我们以Fe为例,先来按照能量高低填充一下Fe的价层电子(即3d4s),2个电子应先填充在4s(4s能量低),然后6个电子再填充在3d(3d能量高)。

此时想想,Fe失去电子时,是失去哪个能级上的电子,如果按照上述的3d能量高,那应该先失去3d的电子才对,而事实上,Fe是失去4s上的两个电子形成的Fe,这样岂不是矛盾的吗?

其实不矛盾,因为当我们在填充电子时,默认轨道是空的,所以此时4s能量小于3d,优先填充电子。

当我们在失去电子时,此时4s和3d已经有了好些个电子,这时4s能量还小于3d吗,不一定了吧。

想象一下,你去长城旅游,当你刚去的时候(填充),此时长城没有一个游客,很空旷,在里面玩得很开心。但是当你想离开时,发现周围已经好多游客,想要出去就要看谁的力气大了。长城好不好玩,与人多不多有关。轨道能量高低,与电子在不在也有关系。这是一个很粗浅的比喻,实际情况当然比这复杂得多。

以下是超出高中化学的知识范畴。填充电子时和失去电子,轨道能级的能量是不同,填充电子时,我们一般用鲍林能级图,失去电子时,我们一般参照科顿能级图:



那为什么有电子时和没电子时,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呢?我们试着通俗的了解一下钻穿效应和屏蔽效应。

4s轨道上的电子,其实不一定在距离原子核很远的地方运动,根据计算它也有可能在离核近的地方出现,只是概率较小。而3d轨道上的电子,就大概率在离核远的地方出现,有一个径向分布图可以表明:



虽然4s的主峰确实在比较远的地方,但是4s也有一小坨峰是距离原子核(坐标原点)很近的地方,这样少量电子就能有机会钻进去靠核近的地方,这就是电子的钻穿效应,妥妥的机会主义者呀。电子离核越近能量越低,这样就显得4s的能量比较低,所以电子填充时,先填充4s。

那为什么后来4s怎么就先失电子了呢?这是因为3d轨道也填充好了电子,这个时候,4s上的电子难有机会钻进前排了,因为3d的电子对其有排斥作用,而且3d的电子一多,原子核对4s电子的吸引力也会相应削弱了,这就是电子的屏蔽作用,内层电子屏蔽了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使外层电子能量更高,更易失去。

以上就是3d和4s哪个能量高的解释,最终结果是,无法确定。

如果一定要一个确切的答案,那我们可以这么说:

4s轨道能量<3d轨道能量,

4s电子能量>3d电子能量。

填充电子时,3d和4s到底哪个轨道先填充电子,我们下次再简单说一说。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