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汽车的市场格局、企业布局与地区规划
admin
2023-10-01 11:43:33
0

广义的飞行汽车包括陆空两用飞行汽车或用于城市空中交通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OTL。其作为更智能的出行方式,可有效减少交通时间,极大地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现阶段,飞行汽车处于发展初期,依旧面临技术、政策法规和商业化模式等各方面的挑战。另一方面,飞行汽车近年来受到各国/地区的重视,成为智能交通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

围绕飞行汽车产业报告(2023版)相关热点话题,本报告核心观点有:

根据全球现有的飞行汽车的整机构型或技术路线,可主要分为:多旋翼、复合翼(固定翼)、倾转翼、倾转涵道风扇、陆空两栖汽车等五种类型。

针对城市空中交通服务场景,基于优先级分析认为载货比载人将优先发展,从发展路径上来看,短期将是城市内固定线路和郊区飞行,中期则是城市内固定网络、城际和省际飞行,长远则是端到端的按需交通服务。

从载客VOTL的市场来看,预计到2050年,全球区域载客飞行汽车将达到16万辆(亚太地区占比约50%),相关服务收入将达到900亿美元。

近年来,参与飞行汽车研发的企业数量骤增,主要为中美欧厂商。各国大型航空航天企业与汽车制造公司、科技公司以及飞行汽车厂商也正加大对eVTOL的投入。国内外主流车企纷纷加入飞行汽车研发队列,包括自主品牌的吉利、广汽、小鹏以及国外的大众、现代、丰田等OEM,部分巨头车企通过投资/并购实现加快布局,步伐较快的车企已经发布相关产品并进行试飞。

目前国外已有多家飞行汽车公司上市,包括美国 Joby和Archer、英国 Vertical、德国 Lilium、巴西 Eve,另外也有多家全球知名的非上市独角兽企业,各大公司计划在2025年前后进行量产及商用;国内飞行汽车初创公司多数于2020-2021年成立,相较于国外晚4-5年,国内仅亿航智能一家上市公司,其他初创从募资规模及公司体量上来看约为国外厂商的1/10左右,但近两年颇受资本青睐,仍有较大的追赶潜力。

从飞行汽车产品来看,目前通过FAA、EASA等认证相对较少,全电动、多螺旋桨分布式驱动是常见技术路线,受限于续航,城市/短途载人载物成为其主要场景规划,部分飞行汽车采用无人驾驶技术。

吉利汽车主要通过收购(太力飞车)与投资(德国volocopter)方式布局飞行汽车领域;小鹏汇天布局纯电动陆空两栖汽车,预计最快2024年上线;亿航智能产品线较丰富,其EH216-S飞行汽车产品适航认证取得关键突破。

沙特“新未来城”计划建立首个定制公共垂直移动系统,将启用“飞行出租车”,预计2022-2023年进行试运营;日本大版力争2025年世博会实现“空中飞行汽车”商用,到2030年进入成熟阶段。

本报告主要从飞行汽车的发展概况、市场格局、企业布局与地区规划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



根据全球现有的飞行汽车的整机构型或技术路线,可主要分为五种类型,其中多旋翼与倾转翼是目前技术与市场条件平衡下大部分飞行汽车的研发选择。目前大部分产品更加注重飞行功能,几乎放弃陆地行驶功能,因此陆空两用汽车仅少数企业仍在探索,如小鹏汇天第六代产品,荷兰PAL-V的Liberty成为全球第一台获得道路行驶许可证的飞行汽车。





近年来,参与飞行汽车研发的企业数量骤增,主要为中美欧厂商。各国大型航空航天企业与汽车制造公司、科技公司以及飞行汽车厂商也正加大对eVTOL的投入,拓展合作或自行开发eVTOL项目。目前国外已有多家飞行汽车公司上市,包括美国 Joby和Archer、英国 Vertical、德国 Lilium、巴西 Eve,另外也有多家全球知名的非上市独角兽企业,如德国Volocopte、美国的Beta Technologies、波音旗下的Wisk Aero、Overair以及荷兰的PAL-V,各大公司多计划在2025年前后进行量产及商用。





从地区运营来看,日本大阪力争在2025年大阪·关西世博会上实现商用的“空中飞行汽车”, 日本国际博览会协在12月27日开始公开招募运营商,此前,日本 SkyDrive、美国Joby计划在大阪世博会期间提供商用运营服务。沙特阿拉伯的“新未来城”(NEOM)计划建立首个定制公共垂直移动系统,与德国Volocopter签署合作协议,目前已确认采购15架Volocopter飞机,预计2022-2023年进行试运营。



目前国内外主流车企也纷纷加入飞行汽车研发队列,包括自主品牌的吉利、广汽、小鹏以及国外的大众、现代、丰田等OEM。随着大量玩家的进入,作为立体交通的一环其未来正在逐渐明朗化,预计2050年陆空eVTOL及陆空两栖汽车最终实现大众化应用,成为出行的主导交通工具之一。

点击下方链接报名询价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