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融媒体运营需要中台管理
admin
2023-10-01 09:04:04
0

融媒体建设是当今传统主流媒体转型的必经之路,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渐发现:原有的媒介组织形态已不相适应,新型媒体需要建立新的组织架构。于是,互联网企业的中台管理被引入、移植到融媒体的运营和新型媒体的组织架构中。

一、中台的起源与类型

“中台”一词这几年在国内非常热,一夜之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中台,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解读。很多人在介绍中台的时候,都提到了美国军队的案例。二战时期美军采取的还是大军团作战模式,到了越战时期则调整为以营为单位的区域作战模式,中东战争时期则演变为班组作战模式,这让美军成为全世界最灵活的军事组织。7-10人的战斗小分队深入腹地,却可以呼风唤雨,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快速发现目标,制定战略及战术,实施精准打击。这一切的背后,主要就是有一套强大的后勤保障中心、情报收集中心、信息处理中心、调度中心及火力支援系统等,这就是美军的“中台”。



如今人们所说的中台,是一个互联网术语,一般是指搭建一个灵活快速应对变化的架构,快速实现前端提的需求,避免重复建设,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目的。中台,作为平台型组织的一部分,是在前台作战单元和后台资源部门之间的组织模块。中台,从字面意思上理解,是位于前台和后台之间。 中台是将系统的通用化能力进行打包整合,通过接口的形式赋能到外部系统,从而达到快速支持业务发展的目的。中台有数据中台和业务中台之分。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内容特征是微型、灵活、迭代, 这与工业时代不一样,几档栏目和电视剧的广告就可以支撑庞大电视台的运营,如果以这样的思维进行媒体转型,不但产品开发面临很大挑战,而且几个App和公号也难以支撑 平台的运营,数据无法贯通,系统成为孤岛,创新难以响应,这个时候就需要引入中台思维。通过中台的数据技术和资源的运营,让前台的一线业务更敏捷、更快速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

比如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和南方财经等应 的基于中台战略的Newsroom融媒体平台,就是将各个业务应用系统中通用的业务能力沉降到中台层, 整合业务、数据和技术,实现大中台小前台;央视网则正在实施数据中台战略,使其成为数据孤岛的整 合者、信息资产的盘活者、传播生态的重塑者。 可以说,中台战略的实施,不仅为应用瘦身,而且也为前台业务应用提供强大的“能力炮火”支援,使得媒体的数据运营能力、技术沉淀能力和资源管理 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确保前台业务层能够以更强的 灵活度和更低的变更成本进行快速的迭代优化。



谈到中台,不妨以阿里中台为例。阿里巴巴在2003年时成立了淘宝事业部,2008年时成立了天猫事业部,没过多久天猫与淘宝并驾齐驱。2010年聚划算出现了。后来1688也参与其中,三大电商运营人员各展所长,争占聚划算平台上的有利资源,面对如洪流般的业务对接需求,此时集团要求三大电商平台如果要与聚划算平台进行业务对接,必须通过共享事业部!这使得“共享事业部”成为了阿里巴巴集团的核心业务平台。

中台的定义,不同的人可能定义都不相同,只需抓住以下几个核心词汇,就很容易理解。

  • 能力沉淀:将原有分散的的能力,以某种形式沉淀在一起。
  • 服务共享:将沉淀的能力,以服务的形式,为不同前台等提供服务共享的能力。
  • 快速响应:为满足业务快速变化、探索和创新,能够实现快速响应用户的需求,以占领市场。

下面是阿里对中台的定义:“将企业的核心能力随着业务不断发展以数字化形式沉淀到平台,形成以服务为中心,由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构建起数据闭环运转的运营体系,供企业更高效的进行业务探索和创新,实现以数字化资产的形态构建企业核心差异化竞争力。”



  • 业务中台:将后台资源进行抽象包装整合,转化为前台友好的可重用共享的核心能力,实现后端业务资源到前台易用能力的转化。
  • 数据中台:从后台及业务中台将数据流入,完成海量数据的存储、计算、产品化包装过程,构成企业的核心数据能力,为前台基于数据的定制化创新和业务中台基于数据反馈的持续演进提供了强大支撑。
  • 技术中台:将使用云或其他基础设施的能力以及应用各种技术中间件的能力进行整合和包装,助力前台和业务中台及数据中台的快速建设。
  • 研发中台:为前台应用提供了流程和质量管控以及持续交付的能力,将企业的开发流程最佳实践沉淀成可重用的“能力”,从而助力创新性应用的快速开发迭代。

二、融媒体为什么需要中台

其实中台不是什么新事物,早期的媒体业务比较单一,一般设立若干业务部门,后来随着规模扩大业务增加,发现功能单一的业务部门已经难以支撑,于是纷纷成立中心,如新闻中心、经营中心等,这便是今天的业务中台的雏形。但中台真正发挥作用还是在于媒体进入互联网时代,尤其进入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在传统媒体时代,报纸、广播、电视的业务比较单一,展现端口固定。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媒体单位先后建设了网站、客户端等自有平台。之后随着社交平台的兴起, 又先后入驻微博、微信、百家号、头条号等社交媒体,这种简单相加的发展模式造成了一系列问题,即系统越建越多,信息孤岛变得越来越严重。基于此,介于前台和后台中间需要有一 个“中台”为桥梁,实现前后台业务的连接, 这正是“四中台、八中心”的技术支撑体系构 建的初衷,利用“中台”为业务赋能、实现业务的快速创新。

“四中台、八中心”的技术支撑体系框架 的构成包括技术基盘、媒体中台、应用中心三个部分。技术基盘包括容器云、DevOps、微服务三剑客。媒体中台包括业务中台、数据中台、技 术中台、智能中台四件套,对上层不同业务场 景提供模块化、组件化、服务化的能力支撑。应用中心是业务中台的构成部分,支撑报道策划、内容生产等业务场景,包括门户中心、指挥中心、采编中心、发布中心、运营中心、考核中心、用户中心、版权中心,这些中心完整覆盖了生产、运营的所有流程,涵盖“策、采、编、发、管、控、馈”的所有应用场景。

媒体业务中台围绕以内容、用户为核心关 联的领域组成。针对线索进行策划,然后采集新闻素材, 基于新闻素材进行内容创作,创作的内容通过渠道展现给 用户,用户的浏览、互动形成有效反馈,同时还需要一些 营销活动吸引流量并加强转化等。业务中台是将媒体业务 链条上流通的能够自运营的业务提取出来并沉淀,如策 划、采编、发布、绩效、运营等,做到开箱即用,为业务 战场提供灵活的应用组件,随意组合,创新迭代。

媒体数据中台的出现,从业务的角度对数据进行规划, 以业务单位维度对数据进行管理,涵盖用户维度、内容维
度、渠道维度、栏目维度、版权维度、运营维度等,同时 辅以内容标签、维度分析模型的能力,实现数据对业务的 支撑,实现了媒体数据的持续生产、加工、治理、分析、 消费及评价的闭环链路,通过数据模型、算法服务和数据 管理规则,与业务强关联,形成业务数据汇聚及沉淀,构 建数据和业务之间的关联,弥补了数据开发和应用开发之间,由于开发速度不匹配,响应力跟不上的问题。

媒体技术中台。技术中台作为适配层,起到承上启 下的作用,包括日志服务、分布式缓存、全文检索、消 息队列、流程引擎、GIS引擎、音视频能力、统一认证、 SSO、权限控制、监控服务、配置管理等,将整个媒体单 位的技术能力与业务能力分离,通过成熟稳定的中间件产 品轻松打造企业信息建设核心PaaS能力,提供后端应用框 架、前端应用框架、移动端应用框架,进而综合提升信息部门技术支撑能力,夯实企业IT能力基石。

媒体智能中台。智能中台与媒体全流程相结合,实现智能策划、智能生产、智能分发和智能评价。通过语音智能、语义智能、视觉智能等AI技术对媒体的内容生产进行重构、对媒体的内容传播进行升维。支撑诸如视频节目审
核、文本内容审核、智能语聊/对话、虚拟主播/主持人、机器人新闻创作、新闻智能校对、个性化/主题推荐和新
闻行业知识图谱等典型应用场景,大大的提高了媒体创作的智能化手段。



媒体的中台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组织管理形态?是多设一个管理层级吗?那岂不是令融媒体结构更加复杂,管理机构会不会更加庸肿?其实不然,中台不能理解为传统的行政管理部门,它主要是一个协调机构,可能通过包括软件在内的各种手段对权力进行重新分配,对各种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对内外关系进行重组对接。其目的是通过中台管理实现1加1大于2的效果,通过中台驱动来实现融媒体运营的优化。

三、县级融媒体的中台

县级融媒体中心因各地经济发展差异大而形成不同的类型,有些规模小业务种类不多,或许还用不上中台,有些发展迅速并颇具规模,新旧媒体业务种类多,形成多功能多产品的交叉重叠矛盾,于是中台就应运而生,成为县级融媒体中心组织架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织形态。

县级融媒体中心必须包含计算与存储后台、综合服务数据中台和智慧应用工作前台三大部分。综合服务数据中台即从政务服务和生活服务的功能及 业务理解出发,在统一用户体系、数据标签化处理和统一数据服务等层面进一步扩展现有中台能力。具体包含以下 几个层面:

第一,数据化的资产。所谓数据化的资产即要实现对 于各类综合服务资源的数据化处理,在接入来自政府、企
业或各类互联网企业的相关综合服务数据资源之前,必须 要建立起一个规范统一、充分共享的大数据资源中心,实现对于各类型数据资源的统一化存储和归档。

第二,标签化的处理。从政务服务和生活服务的应用 场景出发,结合业内较为成熟的标签分类体系,打造起围
绕用户(或实体)的标签体系,并与各类综合服务标签体 系进行匹配,形成数据融通和多样化的数据服务。

第三,数据化的服务。所谓的数据化服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综合服务数据中台能够基于聚合到的各类政务和生活服务大数据资源,实现对于数据的充分处理和分析,并为实践决策应用提供支撑,提升覆盖区域内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能力;另一方面,综合服务数据中台还能够兼顾各职能部门的实际应用需求,结合部门实际需要建设基层治理、智慧党建、智慧扶贫、政务大厅等,实现部门数据业务的内部闭环协同运转,提供个性化、精细化管理服务,以满足部门现有工作的信息化建设需求。

然而,融媒体中台如何建设?如何匹配和优化媒体资源?如何统揽和支撑各业务模块?还需要根据融媒体发展的现实情况进行探索和实验,才能找到适合当前融媒体发展的中台战略。

主要参考文章:

融媒体生产体系 “四中台、八中心”模式构建研究

央视网的融媒体数据中台实践

实现县级融媒体三大功能的技术支撑

中台 | 什么到底是中台?

多图详解数据中台建设框架(建议收藏)

七大维度解读「中台」的前世今生(附下载)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