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中国领先的数字化市场研究与咨询机构爱分析发布了《2022爱分析·消费品零售数字化厂商全景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旨在为消费品零售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规划与厂商选型提供参考。
面对疫情冲击、行业承压、消费者需求多变等挑战,消费品零售企业加速向数字化转型升级。爱分析综合考虑企业关注度、行业落地进展等因素,选取了渠道数字化、业务中台、门店数字化经营、营销一体化、消费者运营服务5个特定市场,进行重点分析。爱分析基于对甲方企业和典型厂商的调研以及桌面研究,遴选出40家在消费品零售数字化市场中具备成熟解决方案和落地能力的入选厂商,为消费品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
《报告》指出, 2022年消费品零售企业数字化预算变化较大。从品牌方主体来看,2022年,仅KA品牌方的数字化预算未受到明显影响,腰部品牌商及电商卖家数字化预算收缩较为明显。从细分领域来看,2022年,快消品、新茶饮、鞋服、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数字化预算整体相对充足,其他细分领域的数字化受业绩影响,数字化预算有限。
图:数字化预算整体相对充足的四大细分领域
其他细分领域,2022年业绩增长平平甚至下滑,数字化预算受限。如零售、奢侈品、国货美妆等领域,2022年由于受到多轮疫情影响,致使线下营业时间与客流量、消费者预算受限,整体业绩表现偏弱。
同时,《报告》对2023年消费品零售数字化市场规模和增速做出预测。国内消费品零售市场受疫情影响明显,但国内市场庞大,消费韧性较强。除基本生活用品等少数品类外,受居民资产增速及结构变化影响,国内整体消费恢复进程预计将较为缓慢,居民的消费需求释放仍需“时间”,消费品零售行业需静待花开。
从居民的总资产增速来看,根据Wind数据,目前国内居民部门总资产增速已降至20年来新低(扣除2008年极值)。从储蓄数据来看,疫情以来,国内居民储蓄率、储蓄均值持续攀升。居民储蓄转化为消费的过程,可能相对较长。
图:国内居民储蓄率变化情况
在近期国家对于疫情防控政策的“放开”、明年经济增长预期的抬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以及《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等多重利好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国内消费品零售领域将有望稳步恢复。受消费需求缓慢恢复的进程影响,爱分析认为,2023年消费品零售数字化市场规模约220亿左右,增速与2022年相当,维持在10%左右。
图:消费品零售数字化市场规模预计(单位:亿元)
《报告》重点分析了5个特定市场,每个特定市场均有代表厂商能力解读。通过对各个特定市场的需求定义和代表厂商的能力解读,以期为消费品零售企业决策层,市场、品牌、销售、渠道、运营等业务部门负责人及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提供数字化转型决策支持。
其中渠道数字化是指面向品牌方转变渠道管理模式、赋能渠道关键角色、提升全渠道交易效率和业绩提升的需求,通过搭建B2B模式渠道数字化平台,从流量接入、信息同步、交易赋能、数据分析等环节,帮助品牌方实现对渠道各关键角色的系统赋能,并进行业务策略的效果评估与优化,促进全链条渠道运营效率提升与品牌方销售业绩增长。
业务中台,是指面向品牌方在以产定销的背景下,通过中台业务架构,实现全渠道背景下的订单、库存、渠道、结算等交易核心要素数据的集团化统一,从而最大化提升全渠道的库存周转率。通过业务中台,品牌方实现了集团总部视角的库存高周转,克服结构性缺货问题,降低超卖风险,提升了库存商品的整体变现能力,促进销售业绩增长。
门店数字化经营,面向品牌方扩大门店销售、持续连接和运营私域客群的需求,通过线上商城、导购赋能、数字化营销等工具形成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帮助门店提升数字化营销能力、精细化运营能力,助力品牌方提升线下终端门店销售额。
营销一体化,面向品牌方全渠道高效获客、私域精细化运营的需求,围绕消费者所处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和决策节点,通过CDP、MA、内容智能等营销工具的高效协同,进行自动化、精细化的营销触达。同时,基于数据闭环持续进行触达策略、内容策略的优化迭代与沉淀,助力品牌方提升营销效率、转化效果,实现销售业绩增长。
消费者运营服务,指基于品牌方所拥有的、可运营的数据进行挖掘与分析,围绕消费者全生命周期提供数据分析洞察、营销及运营策略输出、策略执行等一体化数字化运营服务。消费者运营服务以品牌方提升客户数据资产管理与运营效率、效果为目标,帮助品牌方提升营销效率,实现品牌业绩的可持续、健康增长。
每个特定市场数字化转型面临的问题和需求,每个特定市场甲方对厂商的能力要求,每个特定市场数字化转型的代表厂商能力解读,请登录爱分析官网(https://ifenxi.com/research/content/6318)
阅读完整版《2022爱分析·消费品零售数字化厂商全景报告》。
上一篇:普通人如何实现财富自由?内行人:5个小方式,离财富自由更近
下一篇:制造业春天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