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牌有哪些低成本推广渠道?
admin
2023-09-30 19:00:13
0

品牌推广,对于大企业来说就是“砸钱”。上亿的品牌赞助,花几百万找明星代言,寻找行业KOL代言发稿,只要有预算就不愁品牌曝光的问题。而对于小企业而言,就有一些尴尬了,预算为零,总想空手套白狼,最后苦的还是那些推广人员。但是不管怎么苦,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那么,新品牌如何进行品牌推广?这里有三大渠道你应该知道。



一、付费渠道

付费渠道主要包括:线上广告、媒体广告、户外广告、社会化广告、APP广告、BD联盟。

这其中基本上每个企业都会用到的的是线上广告、社会化广告、BD联盟。成本相对低、曝光高。搜索广告是必做的,比如百度竞价、百度知道、百度文库等等能为企业带来曝光及精准流量,促成转化。官网外链、导航广告,流量大,效果就不具体啦,有知名度企业纯粹为了曝光可考虑。小企业需要有转化,需慎重考虑啦。

目前品牌都讲究年轻化、社交化,当然注重社交方面的渠道推广。经过大量实践证明,社交媒体的KOL的影响力确实不小,带货能力也超强。没有明星,有KOL的联合合作也能实现大范围曝光。

BD联盟以资源置换资源,联合做一件事,达到1+1>2的效果。协会合作、同业无竞争合作、跨界合作都是不错的选择。礼物说#真功夫的合作、kindle#故宫的合作都是经典的例子。其他户外、电视、APP广告看品牌的推广目的和预算具体选择。



2、 自媒体渠道

自媒体矩阵企业必备,可掌控、成本低,能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形象。微博、微信、百家、网易、搜狐等自媒体平台不断输出内容,结合企业、产品、用户之间的关系,从不同角度阐述,能和用户形成良好的互动和沟通,进而推动企业的正面形象塑造。

社群也是不可忽略的软营销渠道,社群维护的好,用户的粘度和忠诚度高,转化率自然也不用说了。

3、 口碑渠道

不管任何行业、不管是微商、淘宝卖家还是企业,口碑都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并且通过好口碑会有带来源源不断的用户。口碑的塑造可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对外显示企业的公信力、影响力,第二个是对内,对粉丝在产品、服务上的体验等等。对外可以和意见领袖、独立记者、知名媒体合作,定期报道企业大事件,另外通常也会通过公益手段,提升口碑。对内不定期展开粉丝见面会、主题活动,完善产品/服务的质量,及时回应粉丝。最好做到与忠实粉丝心与心的交流。



品牌如何低成本进行推广和跨界营销?

1、打磨产品,品牌定位要准确

比如京东的slogan,相比现在的多快好省,之前的定义京东是专业做线上3C类产品的真货售卖方,后者反而更准确。

2、目标群体定位细分

作为创业者,不应该笼统地定义产品的受众群体,比如我们的目标受众是80后、90后、我们的受众是白领金领或者我们的目标受众是有优质生活品味的人等。而应该反思,自己所谓的受众群体,是不是适用于市面上80%的商业模式和项目?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个目标受众的定位是不够精确的。当购买一件产品或者一项服务,大家的购买动机都一致的时候,才是真正做到了产品受众的细分。



3、构建营销场景

所谓营销场景的构建,就是要形成一定的画面感。以南方黑芝麻糊的文案为例,最早的广告语是百年传承经典,很难形成一定的画面感。后来改为小时候妈妈的味道,脑海中自然而然就会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画面感,这就成功地构建了营销场景。

人群细分和场景构建往往联系在一起,什么样的人因为什么原因买某个产品,在这个原因的背后就可以构建一个让他快速决定购买的一个场景,这个场景可能是情感类的,也可能是比较上进比较逗逼类的,但是一定要做到不同的场景跟不同的购买动机相关联。

低成本推广途径
社交场景软件;
异业同群体渠道;
行业KOL,当然,这些KOL不一定是大V,也可能就是身边的一些人。
目前营销存在的一些问题
流量碎片化,抓取难
合作渠道效果不理想
流量成本高
花钱没效果

其实从数据来看,12年到15年,营销成本是在降低的。大家之所以说目前做营销很难,关键在于没有处理好价值挖掘和价值创造两者之间的关系。



价值挖掘VS价值创造

价值挖掘是现在大部分人都在做的,比如说发现了一个新的渠道,然后合作取得不错的效果;通过购买一些平台流量提升转化率;找一个产品代言人取得不错的品牌效果,获得了更多的粉丝,这些都属于价值挖掘。

但真正能产生效果的,其实是在价值创造上。价值创造其实是改变现有的链接,从而产生一些新的价值,比如高德地图,把林志玲的语音应用到导航上去,这就改变了物质;链接的过程,从而产生了更多衍生的价值。整体来说,价值挖掘型就相当于要签很多的代言人接很多的广告,投放很多的流量。但是价值创造型就需要去重新挖掘用户的需求,重新定义用户的类型,然后创造他们新的需求点。再比如卖鲜花,价值挖掘就需要找合作的渠道,然后获取更多的流量,如果开了淘宝店或者京东店,就需要先买很多的流量,然后去做流量的优化工作,然后让获取用户的成本更低一点。

但如果从价值创造的角度来考虑,比如花点时间重新给用户定义,把鲜花定义成陪伴而不只是礼物,这就重新创造了一种鲜花的价值。



总体而言,将来所有的信息流通速度越来越快,挖掘性的工作会越来越平坦,这样创造的价值也就越来越低。资源的流动性也越来越快,这样就意味着做挖掘型的工作,获客会越来越难,营销会越来越难。所以很多人转型去做价值创造型的工作,因为只有重新思考,重新定义你的用户,把用户需求用新的方式连接起来,这种创造型的营销才会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快捷,越来越有价值。



从众营销心理学

什么叫从众营销心理学? 比如说当我们要把产品推给我们的消费者时,一般认为会直接到达消费者,其实过程往往不是这样的。当我们把产品推向某个消费者的过程中,消费者决定要不要购买这款产品,可能会受产品的影响(产品独一无二),但更多的时候会受周边人的影响。所以,从众营销心理学就是要研究目标受众身边的人会如何做,然后去影响目标受众。



影响目标受众的四类人群

崇拜人群:消费者不属于但渴望加入的群体(比如普通人眼中的富豪)
远离人群:消费则不属于同时也想保持距离的群体(比如常人眼中的小偷)
傲娇人群:消费者属于同时也为之自豪的群体(球迷眼中的球星)
矛盾人群:消费者属于但却内心排斥的群体(没钱的人眼中的没钱人)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用另一种营销思维。比如把这种矛盾群体想方设法转向傲娇群体,把受众群抵触的特质包装成他所喜爱的特质。关于以上四种人群如何深度利用,具体可以如下操作:
崇拜人群:如何让他们感觉到,我想让他们做的事情是这个群体的特有行为?(airbnb)
远离人群:如何让我不想让消费者做的事情(比如不买我的商品),成为这个回避群体的特点?(经纪人)
傲娇人群:如何让你的产品,成为该群体的排外标志?

矛盾人群:我的消费者想摆脱什么群体?如何让我想让他们做的事(比如用我的产品),帮他们证明自己跟群体内其他人不一样?当你的消费者在使用你的产品的时候,内心有负面形象(相当于拒绝群体),就可以把该群体转化成喜爱群体来解决。

最后切记,玩好跨界营销,一定要对受众群体进行准确的定位,这样在跨界合作的时候,才会产生1+1〉2的效果。总之,合理利用好付费渠道、自媒体渠道、口碑渠道,可达到1+1+1>3的品牌推广效果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