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奥运破圈玩法下,品牌营销新机遇
admin
2023-09-30 14:46:18
0

#东京奥运会在小红书上的破圈玩法

打开小红书的首页,东京奥运的气氛便铺面而来,大到国家运动员的入驻,小到个人对奥运会的一些吐槽感慨,与其他社交媒体不同的是,小红书没有对赛事输赢的讨论站队,反而以全新的玩法将大家眼中的“种草平台”进行全新定义......


01.联合央视,邀请国家运动员入驻

7月12日,小红书宣布成为中央广播电视台总台顶级赛事专项合作伙伴,同时宣布成为中国国家女子足球队官方合作伙伴,拍摄了《我们为什么爱女足》记录短片。而赛场上的运动员也都纷纷入驻小红书,在这里,她们也褪去竞技的紧张氛围,更多的展示出生活的一面。在这里,没有对奥运会比赛的专业分析,更希望到赛场之外,去走进每一位运动员的生活。



据iFans数据显示,女篮杨舒予入驻后发表的一篇笔记一周内引起了网友62.47万的互动量,稳居笔记互动榜榜首,与排在第二位的笔记互动量相差近40万+,同时账号涨粉50万+,这也说明了用户对运动员入驻的好奇和热情。




02.众多博主深入东京,场内场外探秘求真


考虑到疫情造成绝大部分国内观众无法前往东京观赛,小红书召集了数十位在日本的博主将组成“小红书东京报道团”,将通过自己的视角,呈现更多的当地生活和奥运故事。




03.海量奥运活动,制造全民奥运氛围

根据iFans平台搜索显示,小红书平台上关于奥运的相关话题达到了85个,总浏览量达15亿+,参与人数达10万+,仔细查看用户分享的内容时会发现,他们正以自己的方式参与着这次奥运, 不分年龄、性别、职业、身份的全民运动生活盛景。通过涂鸦共创、话题互动、交互参与,小红书让用户深度参与到奥运之中,增强代入感,强化奥运的共同记忆。

并根据小红书自身特性吸引用户自发参与打卡,形成二次传播,进而通过口碑传播,带动越来越多的爱好运动的用户群体入驻小红书,分享运动的生活方式。




#品牌为什么需要奥运期间在小红书做营销

作为世界顶级的体育赛事,奥运会一直都是全球品牌的营销高地,但由于今年奥运会面临“开幕式无观众”,“不接待海外观众”等问题,大多数观众都选择“在家观战”。而观战的主赛场不仅是电视屏幕,更多的人选择一些视频、社交平台来观战奥运。这给中小品牌提供了“蹭”热点的好机会......


01.赛事期间用户活跃,平台流量增长明显

根据iFans平台数据显示,自7月23日开幕式之后,平台浏览量与参与人数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02.用户参与度高,覆盖面广,是大型营销活动的温室


根据iFans平台搜索显示,小红书平台上关于奥运的相关话题达到了85个,总浏览量达15亿+,参与人数达10万+,可见奥运在小红书上已经变成了全民话题。




03.小红书自身内容社区的定位,用户更易种草


小红书以生活社区主色调下的运动生活理念提出,打造话题#种草你的奥运#,将运动融于生活,分享生活中的好物。通过KOL/KOC的内容分享,“打卡”、“种草"等等,小红书用户能轻易转化为消费者。


#哪些品类更应抓住奥运期间的红书流量入口

基于用户真实经验分享内容的小红书,已经成为了年轻一代的重要消费决策入口,拥有着强大的消费转化能力。那么乘着奥运这股子“运动之风”,哪些品牌应该抓住营销机遇呢


01.体育品类


小红书的体育品类内容早已深耕多时,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中小红书的体育赛事笔记同比增长超过1140%,运动健身增长300%,从火遍全网的帕梅拉开始,小红书在体育运动领域早已埋好了种子。


据iFans数据显示,受东京奥运会的影响,大部分与健身运动有关的话题热度更是有增不减,这为体育产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营销机遇。




安踏不仅是奥运的官方赞助商,在整个奥运期间,与各个领域的头部KOL合作,在小红书上投放笔记近100篇,营造了一股穿安踏为中国健儿加油的潮流,建立了爱国的国货运动品牌的形象。




02.食品类


与运动健身联系最紧密的莫过于科学饮食,在运动健身专题下,像一些功能性食品饮料,增肌类食品,低脂类食品等等,都是很好的营销热点。




且据iFans平台数据显示,话题#舌尖上的奥运会#自7月23日奥运开幕之后增长势头一直较猛,位居奥运相关话题的6位,这说明大众对运动员饮食的好奇心较大,很多人希望能够得到高效科学的健身菜谱、增肌菜谱等等,还有些人想了解运动员日常吃不吃零食、什么样的零食吃不胖等等......




03.爆款单品类


从奥运首金杨倩的少女美甲到举重金牌手中的神奇保温杯,奥运冠军的一些特质总是能被大众放大去效仿,据iFans数据显示,这两个话题的互动量也达到了10万+,甚至一些商家快速的推出了同款商品。






这次小红书的奥运营销,将奥运完全融入了小红书内容社区的文化中,将运动健身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这无疑给很多品牌在小红书上的营销提供了新机遇。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