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目标客户主要为企业,这一目标群体的小众化与传统住宅和商业地产的目标客户大相径庭。
所以,为了做到精准的获取目标客户,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招商渠道的规划。营销渠道构建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园区是否有市场,园区在整体上能否打动投资者。
因此,构建有效的营销渠道对园区招商重要性不言而喻。
要找到目标企业首先要根据项目产品的适应性确定目标企业定位。根据企业定位掌握企业所属行业、员工情况、厂房或写字楼需求情况、年产值、生产经营条件、物流运输及三废排放情况。那么,产业园区到底如何做到精准招商?有哪些便捷有效的招商渠道呢?
1
自身资源
扫楼/陌生拜访。对区域内园区进行扫楼陌拜,回头对企业信息进行存档、分类管理,挖掘有发展潜力及意愿的企业资源;
以商招商。通过已落户当地企业,利用企业家之间的朋友圈,以口碑传播的方式进行招商。非国企渠道(指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建议以上下游配套商招商为主。国企渠道可利用合作来招商,或者通过合资、股权投资等方式招商。这种渠道最重要,坚持3-5年,以商招商落户企业数能在落户总数中占比50%以上。并且,意向项目落户成功率60%以上;
龙头企业招商。重点吸引龙头企业落户,龙头企业对上下游企业影响较大,特别关注当中的平台型企业,在产业链某环节形成了垄断优势。真正达到以点带线、以线成面的效果,引入一家龙头企业,带动一个产业聚集发展;
产业链招商。产业链招商是指围绕一个产业的主导产品及与之配套的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和包装件等产品来吸引投资,谋求共同发展,形成倍增效应,以增强产品、企业、产业乃至整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一种招商方式。根据区域产业基础,根据建链、补链、强链3个不同阶段,确定目标企业,打造产业集群,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招商;
物业人员。物业服务人员,尤其是保安、保洁等一线人员,最有可能率先接触到(潜在)客户,与周边园区物业人员搞好关系,请他递个名片、加个微信,很可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2
机构资源
中介招商。采取有偿的办法,委托对目标招商地熟悉的机构(比如投资中介),牵线搭桥,推荐项目,达到招商引资的目的。可以有组织地接洽行业协会、社团、中介机构,建立和发展中介招商网络,以公开兑现的中介奖励政策为依托,专人定期拜访、互通信息,与之发展长期的合作关系;
顾问招商。与中介招商相似,但担任顾问的均是个人。一般都是委托在目标招商地的知名人士和商界名人等作为招商顾问,有的还发政府聘书。可以聘请有实力、有影响的海内外人士,海内外大公司、大企业领导者;
科研院所。大院本身具备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能力,旗下高精尖科研团队和上下游关联企业众多,唯一缺点就是门槛较高,一般的园区够不到;
行业群。做招商,要有社群营销的意识,组织聚会要建群、参加活动要加群、合作的中介,也要拉一个群;而除了微信群,基于招商人士社交平台,例如各类产业通讯录、钉钉、脉脉、LINKEDIN等,也是重要的招商渠道。
招商数据库。大数据理念和手段的引入和应用,可以使招商引资工作更加精准,促进了招商引资工作由活动招商、产业招商向精准招商的转变,提高了招商效率和质量。
3
社会资源
展会招商。参加在大城市举办的各类展会,在展会上,通过对招商项目的集中展示,达到广泛吸引人气、招商引资的目的。此外,也可以通过策划研讨会、专业论坛等主题活动,通过精心准备主题,邀请行业内企业、科研单位的老总、负责人参会,把会议经济作为招商引资的一个助推器;
活动招商。利用园区周边的旅游资源,在吸引游客的同时,也吸引投资者,利用旅游活动达到旅游、招商的双重目的。地方政府利用自己的特色文化,打文化招商牌,即通常所说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以商招商。通过已经在园区投资的企业,利用商人之间的人际交往,用口碑传播的方式进行招商引资。与对外漫天招商相比,依托园区内的企业进行增量投资招商或配套产业招商较为容易;
地方工商联、行业协会。商协会作为地方工商界精英荟萃的群团组织,对资本、商品、市场、人才、技术、产业转移等信息敏感度极高、需求旺盛,完全可以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
创业/创新大赛。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以赛引才,落地转化」,吸引高端人才和优质项目落地;
企业服务机构。包括各类财税、法务、人力资源服务商,他们手里掌握大量企业信息,可为园区所用;
同行转介。园区周边同行,区位相似、产业类型相似、配套相似,但园区的产品、运营、服务等有所差别,多与同行沟通,可以互相推荐手头上无法消化的资源,优势互补。
4
政府资源
“土地推介会”“招商会”。借产业项目与政府合作的优势,重点针对所属市、县招商相关部门(如商务局、经信委、科技局、金融办、管委会等)及下属各处和各科室,进行招商资源对接;
组团招商。经过具体办事人员的事先策划和筹备,各级领导集体出行,以招商会的形式,到目的地城市推荐自己的资源优势和招商项目,这是很多地方政府热衷的做法;
“飞地”。“飞地经济”即相互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开发实现资源互补、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合作模式。
下一篇:洋河股份的营销及渠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