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的“战略”课程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师对华为应用BLM模式的解读。太多的养分,一时半会无法吸收,准确的说是暂时还没有能力吸收。最喜欢的是老师在课程中对“企业战略”四个字的理解分享,由此产生的些许自己的理解。
老师对“企业战略”的理解。企:战略意图;业:业务范围;战:竞争对手;略:取胜谋略。
自身对“企业战略”的理解。企:目标;业:自身能力;战:市场;略:控制。
课程中提到了BLM的八个准则,认为企业战略的制订和执行部分包括八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方面,分别是战略意图、市场洞察、创新焦点、业务设计、关键任务、氛围与文化、人才和正式组织等。课后,翻阅了一些资料,找到了个人非常喜欢的对八个准则陈述的归纳:战略意图是战略思考的起点;市场洞察力决定了战略思考的深度;把创新作为战略思考的焦点;战略思考要归结到业务设计中;关键任务的设定统领执行的细节;正式组织是执行的保障;人才要有相应的技能去完成战略的执行;氛围与文化。目前还在慢慢消化中,期待下一次的战略课程。
并购的根本目的是并购能力,我认真的思考了老师的这句话并展开了一些衍生的思考,其实并购也是为了更多的占领或者是获取更多市场。企业之所以要做战略规划,也是为了市场。顶尖的企业引领市场,如:苹果公司创造了智能手机时代,出色的企业服务市场,如:小米公司抓住了市场对物美价廉的需求,对高端产品的替代品。
随着市场营销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市场营销组合的内容也在发生着变化,从“4Ps”发展为“6Ps”。又有人提出了“4Cs”为主要内容的市场营销组合。营销学界的泰斗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加上的两个P:Power(权力)和Public Relations (公共关系),将原来的4Ps升级为6Ps。4Ps营销组合向4Cs营销组合的转变,具体表现为产品(Production)向顾客(Consumer)转变,价格(Price)向成本(Cost)转变,分销渠道(Place)向方便(Convenience)转变,促销(Promotion)向沟通(Communication)转变。
无论是何种理论的营销方式或者市场战略,都是寄生于市场而生。因此,无论多么精华的模型,始终是要符合市场应用,不断的推翻重组,演变创新。
导师批改意见:
1、八个准则陈述归纳很赞:)
2、准确的说,并购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并购能力,其他包括你说的买门票、拓疆土,等等;
3、在营销领域,4P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例如价格,所谓的“定价定天下”也是BLM业务设计中“客户选择”的重要手段(因为价格可以遴选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