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分析电商运营的核心要素,归纳出电商运营的核心工作场景,并基于此总结满足电商高效运营的IT产品体系。
但在实际的研发过程中,通常会有资源上的限制,一般是先解决企业最关心、为业务带来最大价值的问题,通过某个点进行发力,验证了IT产品对业务的帮助,再逐步拓展支持更多的场景,进而构建完整的IT产品体系。
由于电商运营涉及到太多专业岗位和太多知识积累,本文也仅对电商的核心要素和核心运营场景在框架层面进行总结,实际上每个点深耕下去,都是一个可以独立拓展的重要领域。
电商运营的黄金公式和核心要素
销售额(GMV) = 客流量(UV) 转化率(CVR) 客单价(AOV)
销售额(GMV) = 新客购买 老客复购
人效 = 销售额 (1-退款率) 人力成本
此处电商运营为狭义的电商运营,不涉及到商品的生产和供应链环节,因此本质上是按照商品销售驱动的思维,聚焦在销售达成的几个核心要素,并关注达成销售的人力成本,围绕这些点进行精耕细作。
首先最重要的是销售达成:
- 「流量」:吸引客户进入店铺的各种免费、收费的访问,包括站内搜索、广告位、广告流、直播、会员中心等,以及站外搜索、自有私域流量(微信、短信等)、KOL内容、会员运营、其他广告投放等。
- 「转化率」:把客户的访问量转化成下单量的比率,通常不同类型的流量转化率差异非常大,而流量运营的核心是将流量投放到最高效的流量来源(通过人群匹配、货品偏好、关键词竞价、时段竞价等),在转化率和付费投入之间获得平衡,实现ROI最好的流量投放。同时也需要通过店铺本身的选品策略、库存预估、店铺装修、货架策略、营销策略、客服接待等,提高店铺和商品本身对客户的吸引力,促进流量的转化。
- 「客单价」:客户下单时,期望通过一系列措施提高每个订单的价值,包括商品组合销售、连带购买、多件商品折扣、筛选高客单价客户营销、客服推荐等方式,提高客户的每单购买价值。
- 「复购」:老客户是品牌重要的资产,所以需要通过一系列客户挖掘模型针对老客户进行营销,促进复购率,比如RFM模型、消费者说明周期模型、连带购买模型、客户画像模型等。同时也需要建立客户忠诚度计划,通过会员体系、会员招募、会员活动等各种方式,建立客户黏性,提高复购率。
在达成销售收入的同时,也需要重视绩效的达成,此时则需要重点关注下面维度:
- 「退款率」:由于平台退货退款的门槛非常低,因此电商行业有非常高的退款率,由此带来非常大的销售损失以及物流和仓储处理成本,因此需要通过各种策略,降低退款率,包括更有效的客服沟通引导、增值服务(比如定制商品)、更准确的货品信息表达(尺码页、详情描述、模特试穿等)、换货服务、差价补充等。
- 「人力成本」:电商运营是轻资产业务,最主要的成本是人力成本。首先需要建立一套相对准确的人力成本计算方式,包括项目人员成本、分摊人力成本等,再建立人力成本效率核算指标,比如人均Net销售,人均财务收入等,基于此再通过各种管理手段、技术手段提高人效。管理手段包括严格的编制限制、人员培训计划、提效激励措施等,而技术角度则是通过一些列IT工具或者产品,首先将成本计算本身的工作数字化,更高效的暴露绩效问题,并通过跟运营协作,将日常繁琐的人力操作系统化,甚至提炼出更通用、更智能的规则。
电商运营场景的核心工作场景
基于电商运营的核心要素,归纳不同的电商运营工作场景,包括:
- 电商商品管理:需要将电商商品基础数据、拓展字段、图片素材进行统一维护,这样商品上架的时候,能够有足够的属性描述,能够制作足够丰富的商品页面,这样可以更好的引来流量,吸引客户去购买,提高流量转化率。这些商品属性也可以用来作为数据分析平台的数据来源,实现品牌视角的商品数据分析。同时建立一套有效的商品管理、图片管理、上新管理流程和工具,也能提高电商商品运营和上新效率。
- 电商流量运营:由于电商平台的封闭性,电商流量运营主要的投放费用还是在平台本身流量投放体系内,比如天猫的直通车、万向台、引力魔方等,京东的京东快车和购物触点等,主要是关键词搜索、流广告等形式。由于众多商家平台都在争抢稀缺的流量,平台的投放规则变得非常复杂,需要非常专业的流量运营团队来做各种流量投放策略分析、投放过程的监控、复盘、调整等。因此需要对整个流量策略进行体系化的整理,并开发一套系统来沉淀这些策略,可以将流量投放变得可批量化操作,可按照策略托管,由此可降低投放成本,甚至提高投放的ROI。当然也需要考虑各种免费流程的获取,通过天猫上各种产品曝光手段,获取到各种流量,也包括淘外的流量获取,比如淘宝客、淘系的投放生态,以及其他大的流量获取平台。
- 电商订单履约:通过一套高效的系统实现订单的履约,将整个订单拉单、审单、截单、退货、退款、换货流程都自动化,这样团队仅需要关注在异常的场景上(ex SKU错误、截单失败、退货不匹配等)。同时可以进一步拓展全渠道的订单履约能力,比如多仓库存可同步到线上、线上订单可以通过多仓&门店发货等,提高库存利用率,通过更多的库存曝光,提高客户的转化率。
- 全渠道会员体系:通过建立好全渠道会员体系,可以更好的实现私域引流,对会员行为进行分析,可以选择更高转化可能的会员进行营销,同时建立会员复购模型,进行会员复购的营销和活动。可以将线上店铺会员跟品牌其他渠道、线下会员打通,形成品牌的全渠道会员池,进行更深入的会员分析和营销。
- 电商数据分析体系:电商运营的精细化程度取决于数据分析能力的构建。通过订单明细数据、品牌商品数据、流量明细数据、商品评价数据、库存数据等,可以建立品牌角度的商品分析体系,比如类目、价格带、风格、系列、季节、重点款、TOP款、新旧款等维度分析和交叉分析,获得商品运营策略;也可以通过获得到第三方平台的竞品数据、行业数据,进行更高效的行业分析报告的生成。
- 精细化经分管理:为了进行精细化经营分析,需要建立一套最小在店铺维度(单个项目)的运营效率和财务绩效分析体系。运营绩效则主要是店铺的运营表现,为了衡量这个项目在运营层面的价值,业务发展情况、业务潜力等,比如GMV、NET、退款率、 业务增长率、销售目标达成情况等;财务绩效则主要目标是从财务角度衡量这个项目的价值,盈亏情况,包括GMV、NET,人均GMV、人均NET、人力投入、人均收入等。基于店铺维度的数据分析,进一步汇总到部门、事业部、公司维度,实现经营数据更快速、更透明的管理,以便更好的制定和调整经营策略。
- 其他提效场景:根据店铺运营需要,还需要采购各类第三方工具,重点是这些工具要跟运营结合起来,产生真实的价值,常见工具包括自动化机器人、店铺装修工具、客服工具等。
构建满足电商运营的IT产品框架
为满足不同的电商运营工作场景,从用户出发,以各种销售平台作为载体,为满足电商的不同工作场景,进而搭建各类系统,电商运营IT产品框架可总结如下:
- 用户触点:利用和搭建各种用户触点,进行用户的引流,不仅仅包括销售页面,还包括用户互动页面,投放页面,广告投放页面,各种市场活动页面等。
- 销售渠道:将用户引流到销售渠道,实现用户的转化,不仅包括自营的Web商城、微商城,还包括各类第三方电商平台。若品牌需要实现全渠道统一管理,还需要将线下店铺、经销商都纳入到统一的管理体系。
- 运营工作场景:为了达到销售目标,通过各种商品运营、流量运营、会员运营、全渠道订单和库存管理、精细化的电商数据分析、运营分析等,实现更高效的流量转化、客单价的提升、复购率的提升、退款率的降低、人力成本的降低等。
- IT系统搭建:基于各种运营工作场景,通过总结沉淀,可搭建商品管理系统、全渠道订单系统、全渠道会员系统、流量运营系统、电商运营数据分析系统、行业数据分析系统、经分系统,实现数字化提效,实现更深度的业务洞察分析能力和策略指定能力,并形成电商运营的护城河,甚至可能拓展新的业务机会。
电商运营IT产品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