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课感觉有些迷惑了。老师说是有电子轨道和空轨道去相互作用,比如丙烯的超共轭效应(图一),是σ-π*超共轭,它使π键电子更加裸露从而反应性升高,这用于解释取代度高的烯烃反应性强,好像很合理。
但是到用离域π键理论解释问题时就会感觉很奇怪。毕竟离域派键很多时候是负电荷共轭到一个大共轭体系中获得稳定,两者都是有电子轨道。最简单的烯丙基负离子的例子(图二),它形成一个π34键而能量降低更加稳定。但是画分子轨道的时候我感觉多形成的是一个非键轨道,那么能量为何会降低呢?
而且,图一的丙烯中,σ-π超共轭为什么不能发生呢?对称性似乎也挺匹配。但这样会导致整体能量降低,得到相反的结论。
上一篇:淘宝店铺阶段的运营策略
下一篇:如何提升私域运营效率和产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