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新媒体,不能模仿“全聚德割韭菜”的态度
admin
2023-09-28 20:30:18
0

最近,各外卖平台小哥头盔上的“耳朵”火了。




△美团小哥的“袋鼠耳朵”




△饿了么小哥的“竹蜻蜓”




△麦当劳小哥的“大鸡腿”


小哥们这副模样,真的很让人眼前一亮。确实,大家不光被吸引眼球了,还得多发发动态来炫一炫自己发现的新现象。






△一些用户发布的相关动态


而每一次用户点击的“发送”按钮,都在为企业们做一个小范围的免费宣传。


这些外卖平台成为用户热议的对象时,我看到了“巨亏8800万,净利暴跌900%,全聚德也撑不住了”这篇内容。或许从两者的对比,我们能读出一些在新媒体运营里也通用的启示。


提问


从两个对比事件里,能得出什么运营启示?


回答


1

别愚弄用户


你愚弄用户,用户会反过来愚弄你。


来说说全聚德在这个道理上的体现。2000年出头,有调查显示,全国1600多家中华老字号企业出现经营危机,只有10%蓬勃发展,全聚德就是那10%。但从2007年开始,全聚德开始用傻瓜烤炉取代了先前为宫廷做御膳挂烤鸭的手艺。


完全标准化流水线的操作,让全聚德收到的评价是“全聚德不好吃了”。但游客的钱,走了一波,还有一波,是源源不断送上门的。


对一些游客来说,就算听到多少“全聚德不好吃”的评价,也一定要亲自尝尝,好像只有自己尝到了它,再从自己嘴里说出“是真不好吃”才罢休。这也导致了,虽然全聚德服务费高,有时被评价“服务态度不好”,或者是“东西又贵口味也不行”时,依然能收获每一季都不同的吃客。


只是,这样的收割是有代价的。今年,代价来了。


2020年因为疫情,整体的旅游业发展低迷,这导致了全聚德门店不再有大批量送上门来的韭菜游客。


7月24日,全聚德宣布,取消门店服务费,甚至决定开始重审傻瓜烤炉,决定全面统一烤鸭制作的工艺。




这样的新闻,也许对下次来的游客是一种吸引力。但对已经被割韭菜的游客来说,吐槽的声音还是多一些。




△相关消息下的评论


在新媒体里,道理也是一样的。最直接的一个例子就是大家都熟知的帮卖助农。有些销售类的账号,每篇推送都是说果农看着地上腐烂的果子怎么痛哭、果农们的家庭条件有多么艰苦这类的内容,但当你下单购买,收到东西后,会惊觉“这大概就是他们东西卖不出去的原因吧”。




△被助农产品割韭菜的用户


愚弄用户的运营手法,只够收割一波韭菜。当浪潮过去,韭菜们也会清醒。


2

来点变化,没坏处


这里我们说说外卖平台这件事。最早没这些平台的时候,多数用户会觉得,只要有人能给自己送饭,自己每餐能按时吃上饭,就能感觉很满足。


但外卖平台存在这么多年了,用户的需求也开始逐渐升级。


除了保证用户能吃上一顿热饭,如果卖家、骑手能在点单、送单的过程里,传递给用户一份人性化的关怀,那就会在无形中,给用户留下一些好印象。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外卖商家会提供贴心的服务、准备暖心的纸条,因为他们知道,这是加分项。


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外卖平台提供给了小哥们这样可爱的头套。也许,当下次外卖送迟一点,用户开门拿外卖时,看到那些头顶萌萌头套的小哥们,不好的心情就会被转移。


紧跟时代,也是新媒体运营里需要注意的事。对运营们来说,自己运营账号,可能是一个固定的流程,但对于看到不同内容类型的用户来说,所有信息都是流动的。


想要在用户心里一直占有一定的位置,就要用长大型思维来陪伴用户。这点,就像这些外卖平台做的那样,刚开始,让用户肚子饱,现在,开始让用户心里暖。


如果找不到变更满足用户需求的方向,那就让账号在一个方向上,为用户提供持续不断,且富于变化的满足。


总结


对新媒体运营来说,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找准用户的脉。如果找不准,可以做一件很基础的事——保持好奇,看看时下什么在流行。


光是看到这些在流行的东西,我们作为运营,其实也能从中看出用户的一些需求苗头。


“媒玩儿”,是由云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一群热爱新媒体的年轻人,搭建的新媒体知识答疑公众号。他们通过代运营的60多个公众号,新零售、原创KOL的尝试,总结出了一套成熟的新媒体方法论。新媒体,有问题,找媒玩儿!

更多精彩内容,可以移步至同名微信公众号“媒玩儿”~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