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链家以及房产中介行业(三)
admin
2023-09-28 08:05:12
0

最近在知乎看了一些评论链家的帖子,我想说,很多人对链家的部分吐槽,我是不认同的。这些吐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这些:1、吐槽链家挂羊头卖狗肉,名义上说8000底薪保底一年,实际上进来以后用各种办法扣钱,等级别转上来以后底薪也渐渐没了;2、吐槽链家打国家法律擦边球,在法定节假日强制要求员工加班,也不给加班费;3、吐槽销售工作不开单压力太大,天天加班又苦又累;4、吐槽没有师傅带教........

之所以说不接受这些吐槽,因为有这些心态基本都说明你刚踏入社会,对这个社会的认知还十分浅薄。如果你觉得这些问题你都受不了,那么我告诉你,哪里都一样。

换句话说,如果各行各业的私营企业都严格按照劳动法的规定经营,如果这些企业都让你像白领一样朝九晚五,像体制内一样福利满满,温情脉脉,那么全中国一大半私企都要倒闭了。

我之所以要挞伐链家,不是要说这些感性地吐槽,而是要刨根究底地告诉大家,到底为什么这份职业,不适合本科生。作为一个即使没有什么名校背景也没有专业优势的毕业生,本就选择有限,为什么还坚决不能去链家?

必须要做横向比较。同样的学历,同样的能力,同样的年龄,你为什么就是不能去链家。

(四)一个中介的精神困境

下面这个问题主要针对上海链家,也许对其他地域不一定那么合适。

上海链家也许是链家在整个中国的版图里投入和产出最不成正比的一家分公司。在中国经历了2015年和2016年的棚改货币化政策之后,整个上海房地产的均价已经涨到了5万一平米。这时候,你作为一个新人要入职房产中介行业,首先要做出一个最重要的选择,即,你选择链家,还是非链家公司。这个选择,直接决定了你未来会成为一个什么类型的中介,甚至什么类型的人。

去链家,按照我在(一)和(二)中的分析,你的长大会变得极为艰难,九死一生;不去链家,你有可能挣到钱,但前提是你要下定决心做一个不择手段为自己赚钱的人。

链家的人通常把非链家体系中介称为小中介。而小中介,实际就是所谓黑中介。因为你不黑,你根本活不下去。小中介的获客渠道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靠做一些安居客、58同城之类的公共平台,获取线上客户出来看房。这种获客渠道,你必须要发布大量的虚假房源,每天不断更新,以此吸引客户。等客户来了以后,你要给自己训练一套话术,给客户解释为什么这套房子没了。这第一种还算好的。小中介的第二种获客渠道,是抢链家的客户。众所周知,链家的中介费比较高。什么叫做狼性?所谓销售行业的狼性精神,大体上和“抢”字相关。要做出这种事情,你首先得摒弃掉原有的道德观念和羞耻心。在外面驻守的时候,紧紧盯着进进出出的人判断谁是来看房子的,在带看的人看不到的地方尾随,在别人分离之后第一时间赶到客户面前营销自己。在上海,将狼性发挥到极致的公司,叫太平洋。我曾经有过这么一次深刻的经历:有一次和我的经理带看完一个客户之后,举目四望也看不到一个同行尾随,待我送走了客户,经理和我说,太平洋的人要找上来了。我听着还觉着奇怪,结果大概等到两分钟之后,一个太平洋的中介从很远的角落骑着电动车疾驰而过。只要你身边走的那个人是客户,他们就会像病毒一样,悄无声息,但无孔不入。。。。。除此以外,这家声名显赫的公司还有一整套厚黑学玩法,什么做死房东十大技能,做死客户十大技能。对于他们来说,作死同行跟自己做业绩同等重要。

有时候也不禁觉得,链家也挺类似于一家福利机构的。养肥了客户最后被同行宰掉,以优质的链家网平台,一天到晚给别人做嫁衣。

我在链家一个跟我非常要好的经理,在我入职四个月后去了中原地产,应该说,是回到了中原地产。他是一个标准的小中介。这个经理走之前想带我走,和我说了一大段为什么要去中原的道理。他说(不代表我的观点),在这个行业,你去哪家公司不重要,重要的是跟对人。现在店关了,我走了,你去到其他门店,你都不是他们的自己人,谁会帮你?做这个行业赚钱的花样很多,赚取佣金那都是最初级的方式。我告诉你,我可以赚5万的佣金吃十万的差价!具体这些门路没有书会写,也没有谁会教你,你跟我走,我保证让你赚到钱!

我不想过多地说这位经理的不好,因为他在我的眼里,已经算是行业里面人品很好的了。至少,是私德很好。他对下属真诚,也仗义,很适合做朋友,只是我对他的这一套赚钱方法真的无法认同。

顺便说一句,他前面那句话真说对了。为什么链家的人一走就是成群结队,因为留下来的人要去到其他的团队,能不能被新的领导公平对待,当成自己人,是一个大问题。

你在链家同样会面临巨大的精神困境

查理芒格说,纵观几十年投资生涯,一家企业的败落多半源于官僚主义。小企业有小企业的优势,船小好掉头,一切讲究效率。而像链家这样的大企业,所谓全国一盘棋,难免会出现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横行的局面。

大公司一层管着一层,隔三岔五就会给你下定各种千奇百怪的指标,完不成就层层处罚。有时候,你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在那些无效行程的应对上,这时候你会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是为了自己的生存顶风作案,还是为了领导的面子得过且过?我以前主要是选择前者,所以我在链家经常和经理发生矛盾。

打个比方,我上学的时候如果发现老师上课我听不懂,还不如自己看书,那么高考在即,我不能为了遵守所谓的课堂纪律而拿自己的前程开玩笑,我会选择自己看书。

在链家就是这样的。毕竟,这份工作绝对和逆水行舟一样,你但凡松懈一下你就可能会一无所有。假如你在为了一个很有可能成交的客户正专心致志地为客户寻找房源的时候,总部突然下来一个命令,公司刚刚和恒大某项目签约,要求本周每个员工必须向客户推荐这个项目,你们每个人都必须要熟练背诵项目内容,届时会有领导层层通关!

类似于这样的指令可以说是不胜枚举。你可以想象这样一幅画面:链家的公关人员和恒大项目经理在酒桌上纵横捭阖,高谈阔论,拍着胸脯保证自己员工可以如何如何,到时候数据说话。。。。。结果就是上面一拍脑门儿,底下一刀切地执行,不管你在做什么事情都得通通给我停下来,这是政治任务。你以为官僚主义只存在于政府吗?不,链家会告诉你,私营企业官僚起来可要恶劣得千倍百倍!体制内至少不会体罚你,而体罚对于中介来说,简直就是家常便饭!

为什么链家的招聘里往往会写着,退伍军人优先。因为链家不管表面上多么想把自己伪装成一个白领行业,骨子还是会采用军队的管理模式,一人掉队,集体受罪,服从即是天职。你要时时刻刻让公司感受到你身上的“正能量”。

令人颤抖的述职

述职程序,是销售行业摧残员工的一项登峰造极之作。整个公司都是下级向上级述职,而对于基层员工,主要是向总监述职。

可以说,我在链家的离职,直接性的和述职程序相关。刚来链家不久的员工,不会体会到述职的可怕。一则公司一般不会对新员工太狠,二则来说有的发展的比较顺的新员工前期指标还没有陷入低迷期的时候,不会面临不达标的后果。而只要你在公司做了一定的时间,不管你业绩好与坏,绝大部分而言,都会有低谷的时候,都会经历述职(无人能幸免)。

以周为计算周期,每周带看不达标,即行述职。而述职的内容,主要是员工先陈述自己一周的行程,接着让领导对员工训话。述职的目的,不是让你反思这一周到底为什么是这样的数据,如何改进,而是要纯粹羞辱你。

总监一个人坐在台上,所有人在底下站着,一整个下午,一个一个走到总监面前述职。所以述职的这些羞辱,都是当着所有人的面进行的。不管你陈述的如何合理,领导一定会鸡蛋里挑骨头,对你一顿痛骂,对你发出各种各样不可能有正确答案的问题,询问你的背景,你的经历,从这些地方入手羞辱你。他发现你学历低了,他会羞辱你学历低要有危机感;他发现你年龄大还要养家,会羞辱你在社会混那么多年了干啥啥不行,现在还没有点家庭责任感;他发现你口齿不灵,会羞辱你本来天分就不行,还不懂得勤能补拙;他发现你对提问的回答只要有一点点不合他的意,都会厉声痛骂你不知道从自己身上反省问题,只知道找客观原因。

你不要看链家的本科生居多,可这家公司的管理层,多半还是底层。底层内心的潜台词是,别看你学历比我高在外面牛逼,到了这,你就得听我给你训话!风口之下,猪能上天,小人上位,其德不配位,为祸甚烈矣。

有时闲情之下,我会跟几个老同事聊天,我问他们,这些管理层都不把员工当人看,我看你们平时还挺淡定的,你们是怎么忍过来的?他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说出来赚钱不容易,公司总用公司的规章制度。我常常在他们的脸上看到一种闰土似的麻木,也渐渐悟道了众生皆苦之下,为何还有那么多人可以安心地活着。

他们大都家庭来自于偏远的农村。链家喜欢到西部农村招聘员工,要的就是“麻木”二字。

你可以不认同他们,但你不能否认这也许是他们唯一能够选择的生存方式。

最后,我说什么也要放出这段录音,让大家见识一下这个行业的真实面目。每听一遍,都在心中默默告诉自己,不要忘掉自己曾经的屈辱!



https://www.zhihu.com/video/1506384228912218112


https://www.zhihu.com/video/1506384264757587968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