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盘点,2022年有哪些优秀的品牌营销案例?
admin
2023-09-28 07:07:13
0

每一年,市场上都会涌现出不少令人拍案叫绝的品牌营销案例,这些营销案例,或吸人眼球,或创意百出,或巧妙联名,或直击热点。

当这些案例在市场上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时,也可以给未来的品牌营销诸多启示。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标杆为镜,也会助力品牌增长。

一起来看看2022年度,那些优秀的品牌营销案例吧!

1.谷爱凌×瑞幸,奥运明星成为代言人

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谷爱凌以绝对优势夺冠的同时,瑞幸的后台也涌入了大量的订单,两个小时里,许多门店内的“谷爱凌推荐”菜单被扫荡一空。瑞幸将谷爱凌的势能融合到品牌自身,将冬奥营销发挥到最大价值。

瑞幸的营销做法具体如下:在产品侧,在2021年9月份研发了2款谷爱凌特饮,并在22年1月份上线,起名为滑雪拿铁、飒雪拿铁,呼应冰雪运动的主题,迎接冬奥的到来。

在营销侧,瑞幸在21年9月份官宣与谷爱凌的合作就引起了一波关注,接着在线上持续宣发各种物料,线下在门店内设置谷爱凌人形立牌,以及1月份在北京开设了两家快闪主题店,杯套、纸袋、加油签等周边陆续上线,线上线下持续触达用户。

在运营侧,则从21年9月到今年2月份,一直持续更新谷爱凌状态,为接下来的爆发做准备。直到2月8日,谷爱凌首个参赛项目夺冠。夺冠的下一秒,瑞幸的庆祝海报就上线微博,在全民沸腾的情绪下,惹得满屏网友呼喊“喝杯瑞幸庆祝下!”“瑞幸好有眼光啊!”,之后瑞幸登上微博热搜第7位。



瑞幸押宝谷爱凌做了一场精准营销,这次瑞幸和谷爱凌的合作,不仅拉近了“品牌—消费者—代言人”三者的关系,深化小蓝杯与谷爱凌的关联度,还将谷爱凌身上具备的优秀品质与瑞幸的品牌宣言“专业、年轻、健康、时尚”相结合,加上冬季奥运赛事的热度助力,实现了销量提升和品牌推广的双赢。

2. 白象:正义感回应,赢得消费者
央视“3·15”晚会上,老坛酸菜翻车,整个方便面行业也炸了锅。在方便面企业纷纷跟“老坑酸菜”划清界限时,白象食品在微博评论里霸气回应:“一句话,没合作,放心吃,身正不怕影子斜。”在一片紧急声明和郑重道歉之中,白象的回应就像一股清流。晚会播出后,白象直播间涌进上万名消费者,产品被抢购一空。3月18日,“白象三分之一员工是残疾人”的话题冲上热搜榜,白象继续火出圈。此前,该话题在北京冬残奥会期间就已引发关注。



随着网友的持续发力,白象的各种慈善义举陆续进入公众视野。汶川地震、新冠疫情、河南水灾……白象每一次都慷慨解囊,捐款捐物。有报道称,面对外资收购,白象曾断然拒绝;其产品曾被抽检60多次,结果均为合格;其投资公司及分公司等涉及近300次抽检,结果均为合格。据企查查显示,白象近期食品抽检合格率为100%。一波又一波的热度终于让白象出圈,旗下产品短期内销量暴涨,以至于白象发布通告呼吁消费者要理性消费,“吃多少买多少,不要浪费”。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白象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如何趁热打铁提高品牌竞争力,无疑是当务之急。从市场监管的角度看,只有坚守底线、筑牢防线,才能让有良心的企业有信心,让有质量的商品有流量。所谓的“野性消费”,其实更是一种理性呼唤。

3.肯德基X可达鸭,全国一鸭难求

肯德基联合宝可梦推出儿童节套餐,魔性的可达鸭在儿童节期间爆火!在网友们发布的各种视频里,可达鸭被贴上各种文案、穿上各色各样衣服,二创让本就魔性的可达鸭更魔性了。随着社交媒体上网友的一段段二创视频发出,让呆萌可爱的可达鸭多次登上微博热搜。借着“网友传播力+互联网发酵速度”使其成为当下炙手可热、一鸭难求的潮品。



可达鸭完成了一次完美的IP营销。作为宝可梦IP系列的角色之一,在其动画形象中,因不受待见而令人印象深刻,而此次与肯德基的联合,却让可达鸭打败了曾经备受宠爱的皮卡丘,与动画片中角色形成反差,也让可达鸭分外受关注。极具反差的效果,成功勾引了用户的好奇心,加上其贱萌形象与品牌的营销操作,让可达鸭成功撬动了年轻人用户人群,实现了IP营销作用的最大化。对于可达鸭的爆红,有网友调侃道:女人在跳刘畊宏,男人在看王心凌,中年人在看“摩天轮”,年轻人在抢可达鸭。

4. 蜜雪冰城雪王“黑化”为新品造势

6月19日,蜜雪冰城先是将外卖平台上、社交媒体上的头像换成了黑头像,引起用户好奇。在吊足网友们的胃口之后,官博下场揭开真相:雪王去摘桑葚被晒黑了。
这次针对桑葚新品的营销“雪王黑化”事件并引来不少网友的积极玩梗,“黑色显瘦”、“雪王变炭王”等有趣的评论层出不穷。蜜雪冰城将“黑化”解释为“摘桑葚晒黑”,成功达到了与现实郑州高温情况的高度相关,不仅与大众对于高温的感受达成共情,还进一步提升了营销的趣味。此次“雪王黑化”博得许多网友的好感,网友纷纷留言,雪王太会搞事情,实在是太可爱了。



蜜雪冰城以“雪王黑化”这一骚操作,成功地以小博大,为新品桑葚果茶推广交出了满分答卷。回归到品牌营销,造梗自黑形式非常匹配这个路径,蜜雪冰城适当的抖一下机灵,让“冷冰冰”的品牌形象变得充满人情味,从而更圈粉,是品牌实现“共情”的路径。

5. 旺旺孤勇的爱国者

在某女窜台事件激起大众群愤之际,微博认证为旺旺集团首席营运官的“Matt旺家”护国发声引起关注,账号经营者旺旺集团董事长蔡衍明次子蔡旺家一时之间被网友力挺,盛赞为“互联网嘴替”,收割了大波粉丝。
随后,“旺旺发声”、“旺旺创始人曾称大陆成就旺旺”、“旺旺医院”等相继登上热搜,并助推“旺旺”话题在短时间内斩获热搜榜首。大家纷纷涌入旺旺旗下多个直播间留言互动,激情下单,扬言要把旺旺家的库存全部清空。



旺旺的一致性体现在爱国言行的前后一致,以及营销风格和用户习惯一致。旺旺的一夜爆红,再次说明了实诚做人、踏实做事的民族企业,终究会被消费者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爱国情怀或将成为一种营销主流.

6. 大润发“冷宫蔬菜”暖心又暖胃

上海上半年疫情期间,大润发的蔬菜烟火文学在网上走红。相比于普通的吆喝式卖货文案,上海大润发超市对每一种食物的定位:自种小葱、可乐硬通货、咖啡续命……真实中体现了浓浓的烟火生活气息,也幽默地表达了疫情期间人们五味杂陈的生活写照。例如:土豆:“不是每一次发芽都值得心欢”、“终究还是错付了”。这样走心的文案,离不开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除此之外,大润发还发布了一期“菜厂黑话”的烟火文学。在大润发超市,鱼、虾、蟹、水果、蔬菜纷纷拟人化,幽默中又富含深意,成为“职场人的嘴替”。例如:深海老黄鱼说:“上班的路上,把一生的体力都耗尽了”;香蕉说:“没熟的香蕉就像项目,放一放就黄了”;特价蔬菜说:“去上班吧,去上身价一块五一斤的班。”......








冷宫蔬菜烟火文学

冷宫蔬菜文案赋予了普通产品生命力,让人觉得有趣之余,也实现了品牌与用户之间的联动。烟火文学职场黑话,将职场与超市这两个看似无关联的场景,通过调侃式的文案结合起来,精准地抓住打工人的内心,成功引发打工人的共鸣。生活处处有风景,文案动人“需关情”,谁说大卖场没有好故事呢?

7. 魔方严选转发抽奖粗暴招聘启事

3月初,魔方严选一条名为《这是一条简单粗暴的招聘启事》的微博登上热搜,有网友戏称这是直接的打钱行为,只要参与转发,就有中奖机会,并且将“工作的人”心理负担降到最低。魔方严选这招明显是打着招聘的title给网友们送福利。同时,这波巧妙营销,也实现了用5万元,能撬动200万的微博转发量,涨粉几十万,并且引起社交媒体话题讨论。



创意十足,洞察力满分。品牌洞察到当代年轻人既想躺平又想赚钱的心态,以对症下药的方式,将转发抽奖进行创意形式的更迭,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为自己狂打了一波广告,轻松用5万预算干出200万的传播效果,无疑是妥妥的赢家。

8. 饿了么一分钟免单直接送福利

6月21日上午,#大量用户收到饿了么免单# 冲上热搜,免单数额从十几元到上百元不等,订单金额被直接退回到平台钱包,可再次下单使用。部分网友猜测是操作失误才收到了官方免单的通知;也有网友觉得这是平台活动,符合某些条件的消费者获得免单。
下午17:30,官方终于给出回应:#饿了么回应大量用户收到免单# 作为今夏“免单1分钟”惊喜活动正式上线。用户可通过前一天的题目,推算出第二天的免单具体时间。一时间,相关话题冲上热榜,关注度居高不下。一周时间后,微博阅读次数达16.1亿,讨论次数达14.4万。
饿了么免单活动上线以来,参与者只增不减,饿了么的服务器几度被挤爆。虽然大多数用户只是重在参与,答对的人寥寥无几,但这样的讨论无形中为饿了么官方和网友之间构建了极强黏性的有效互动,增加了饿了么APP的使用频率。



品牌送福利的营销举动,不在于送出去多少价值,而在于如何让大家玩得开心、薅羊毛薅得愉快。这一点饿了么深谙此道。饿了么通过这样的免单活动出圈,不仅为公司带去了商业价值,而且稳赚不赔的同时还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迎来用户对其持续、高频的使用,实在是一举多得。

9. 喜茶x梦华录“梦幻联动”

作为2022年当之无愧的的爆款剧《梦华录》,与联名喜茶备受瞩目。二者此次联名营销的结果也不负众望,喜茶高度还原剧中的同款茶饮首日就卖出了近30万杯。在这波联名中,喜茶巧妙地把品牌与剧中角色、故事、符号产生联想,很好地融合品牌的产品设计理念,让产品有设计、有灵魂、有卖点。



比如高度还原的同款茶饮只是基础操作,喜茶还打造出一些轻量级周边:「点茶书签」贴纸、「喜·半遮面」口罩和「顾盼生喜」徽章,不对外售卖,而是作为饮品手信限量赠送给消费者。而喜茶的第三重联名大戏,便是别出心裁地为剧粉带来沉浸式场景体验的主题茶楼,同时致敬茶百戏文化,让剧粉仿佛魂穿剧情,氛围感拉满,也升华了二者联名背后的文化寓意。

从营销角度来说,喜茶x梦华录,这是一个非常出彩的新旧茶文化的融合碰撞,两者互相成就,不仅助推剧的二次出圈,也吸引更多人购买相关联名产品,达成1+1>2 的品牌营销效果。

10. 蒙牛世界杯情感营销成为最大赢家

在产品侧,倒计时100天,蒙牛就正式推出大力神杯限量包装,紧跟卡塔尔世界杯热点。倒计时40天,蒙牛继续推出12款经典时刻限量典藏包装,重温1978-2022世界杯精彩时刻,随着赛事临近。倒计时10天,蒙牛再度出手,发布32强包装。

除产品之外,蒙牛的“要强”还藏在每一次宣之于口的表达中。具体到本届世界杯来看,蒙牛先后发布了三支TVC,从青春回忆、人生态度、职场生活等不同角度诠释了“要强”的定义。

在世界杯倒计时,蒙牛的世界杯回忆杀TVC以“青春不过几届世界杯”为主题,引发几代球迷共鸣,当天全网互动量高达1500多万,人民日报微博视频号的推送吸引了2300多万人观看。在世界杯决赛之后,“本届世界杯最大赢家”以及“蒙牛今晚彻底不慌了”成为微博热搜词,当天阅读量也将近10亿。



蒙牛以“要强精神”为核心,无论是借助世界杯场域与国人和世界的同频共振,还是围绕球星所展开的一系列内容营销,亦或将对世界杯场景的延伸都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从中也留下了一套可圈可点的体育营销玩法。蒙牛借助情感营销,真正做到了向世界传递自己的品牌精神,也完成了一次与消费者的深度共鸣。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