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机构如何玩转私域流量运营
生意的本质是流量!
再好的产品/服务,再好的商业模式,如果没有流量,就没有交易的产生。
这个时代,已然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不做传播、没有流量自然没有交易。纵观行业内各大互联网平台,无一不是流量模式,大家争相各类流量入口,腾讯的社交、百度的搜索、阿里京东的电商、新美大的吃喝玩乐入口等等,所以“雷布斯”的小米价值观是——小米主营业务是手机,其本质其实是优质流量,手机只是流量的入口和载体;用户才是小米最宝贵的资产,和用户做朋友,用户就是流量。
当然,流量的获取是目前绝大部分公司最大的动态/不确定性的成本,例如实体店开在人流量大的商业圈、在互联网平台购买广告投放、在各大展会摆摊…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获取更多的流量,趋近于疯狂!而在移动互联网的下半场,疯狂的流量增长时代已经封场关停!
企业若想打破流量瓶颈,就必须搭建自己的私域流量池,长期经营用户。所以在这几年,“私域流量”陡然走红,相应的课程也应声而起,而“私域流量”走红,本质是企业的增长焦虑,它代表着企业思维从流量收割到经营用户的转变。
什么是私域用户?
首先,我们要理解什么是私域用户?
所谓“私域用户”就是你直接拥有的、可重复,低成本甚至免费触达的用户。诸如微信小程序、公众号、社群,流量都是企业自有的,可以直接触达,反复利用。
为什么这么说?让我们从公域用户说起。
“公域流量”:流量是属于各个平台的,你需要花钱购买,而且越来越贵,重点是这些流量还不是用户,如果无法转化,那它只能是个数字。而淘宝、京东、唯品会、抖音、小红书、知乎、快手等平台,它们都属于公域流量,企业对流量依赖严重。比如线上各种平台,线下各大商场、沿街商铺,每天都会有用户访问进入,这些不属于你的用户,都是公域用户。
而你要想在公域获得这些用户,那么你就不得不付流量费用。什么意思呢?
线上开店,你要买广告位,付平台佣金等等,这些钱本质上就是你从公域,从这些平台里买流量的费用。
线下开店,地段租金本质上就是你从公域,从商场、商圈里购买流量的费用。而且这种流量就像自来水,付费才有。不付费,水就停。可如果你把这些购买过你商品的用户(假设有1万),都加到了你的企业微信上,那么这1万用户,就是你的私域用户。
你把产品推荐给这些用户时,你就不用再付流量费用,而且可以重复推荐。这就是私域用户,是品牌直接拥有的、可重复,低成本甚至免费触达的用户。反过来,很多心理机构长年累月在百度投放广告,只是在官网粗浅了解,没有跟用户产生互动,如果需要再次接触用户时,又要重新跟百度买广告,结果是流量还是百度的,并没有给机构留下什么!
私域流量是最适合心理机构的经营方式
纵观所有直接面向消费者的行业,心理行业是最适合做私域流量经营的。
为什么?
1)社会大众对心理的了解度太低。社会心理的普及在中国还需要5~10年的时间,目前还需要通过各类信息渠道对大众进行培育,而我们就需要对大众多做私域内容的经营。
2)心理需求是隐性的,来访者不会直接找到机构,而是提前关注,默默观察,继而产生联系,这就需要有个能让来访者默默关注的平台和通道。
3)心理服务的过程是建立信任的过程,而不是直接下单买卖过程,这需要我们对来访者有足够的时间、耐心和良好的体验感,建立信任之后产生商业服务,而目前只有30%的来访者完成了整个治愈的过程,剩余70%的来访者未完成根本原因是信任问题;
4)心理机构和来访者之间的关系是长期的,有了信任基础,彼此之间就是长期的关系,这也是需要私域平台给予来访者持续的滋养;
5)心理机构最大的获客途径是他人推荐,流量池内用户即便自身没有心理咨询需求,但当她身边朋友有需求时,如果私域内容做得足够的好,她一定会推荐,这部分的效应远超我们的预期。
真正的流量是“留量”
纵有千百万流量,但只是流水般的“过客”,那就容易掉入流量陷阱,构建流量池的目的,在于让流量变成“留量”。 连接用户—筛选用户—经营用户是搭建私域流量池的完整流程,如下图所示,采用各种工具和方式方法让形成用户线上入口,不断的拓展丰富的外部公域流量渠道,再通过运营机制筛选用户,让用户留下,最后对私域流量进行分层分级的经营,培育超级客户——付费客户。
微信是私域流量的最佳载体
经过分析,行业内公认的私域流量最佳载体就是——微信生态,微信经过10余年的发展和沉淀,整个生态非常成熟,构建成从个人通讯到赋能社会的完整体系,通过视频号认识你,在公众号上了解你,朋友圈里靠近你,直播间里喜欢你,用小程序购买你,在微信群里被你服务,通过企业微信被你管理,用微信支付完成成交…形成整个用户经营的闭环,放眼天下,唯微信独尊。
用好现有的移动互联网工具和应用
获取公域流量是最大的成本,也是最不可确定的环节,在运营过程中,用好现有的移动互联网工具和应用,将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第一批的种子客户,内容则是经营用户和扩大用户最好的广告方式,在通过互联网平台构建流量之渠进行连接用户、筛选用户,进而进入私域流量池,培养超级用户——深度信任的流量。
心理机构私域流量的7大来源
私域流量一般来源有以下7方面,当然也有各种出奇的方式和方法。
1)线上线下门店: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在门口竖个二维码,让客户在服务过程中以扫码为入口;
2)付费引流:最快最直接的方式,通过网上的流量购买,引入私域流量,只是大部分的公域流量平台禁止这么轻易的导流,需要更为隐秘的方式;
3)内容营销:这是长期坚持但一定会引发量表的运营工作,内容营销的要求比较高,也是“丰俭由人”,原创内容和精心策划的内容是亮点;
4)员工IP化:就是让员工和心理机构的服务统一对外,通过企业微信的方式,把员工作为流量获取的一个入口,并进行IP化经营,比如头像、简介、朋友圈等各种装饰和运营;
5)产品媒体化:或者也叫服务媒体化,好的产品/服务是会说话的,会自带传播功能,这需要在服务或让用户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引导用户传播,例如设计一些新颖的环节、强互动环节、体贴入微的体验等等;
6)输出服务,打造品牌:通过输出各类公益讲座、线上服务,吸引客户的关注公众号、微信号,发放对应的体验服务;
7)裂变营销:通过现有存量客户带新客户,设定相应的激励规则、以老带新政策,不断地引导新客户进入。
素心理的私域流量运营法
素心理健康SaaS云平台是面向心理行业、机构、从业者提供全场景运营的SaaS云服务,打造“网上心理咨询室”,配套开发标准化运营获客工具和个性化定制服务。
平台以心理行业数字化、信息化运营为目标,立足经营场景,构建全面的线上线下获客渠道网络体系,帮机构增加来访者、拓展B端校园和企业市场,提供一站式智能心理测评、监测干预、档案管理、培训、讲座、EAP、数字诊疗、在线咨询等心理健康管理和服务,从团体服务挖掘个案服务,构建私域流量池,沉淀客户资产。
案例分享:一张海报,一周吸粉10万+
由珠海心理学会与当地教育局开展心理科普活动,素心理作为技术支撑方,全程开展技术支持,用户扫码则关注公众号,推送心理体检入口小程序,即刻吸粉10万级用户。更详细的方案可联系素心理客服经理。
写在最后:坚持长期主义
构建私域流量首先的原则是要有“坚持长期主义”的初心,有“水滴石穿”的耐心,不断复盘、优化流程、扎实内容、用心经营,学会使用互联网工具和平台,与数字时代同频共振,在一定阶段,专业事交给专业人来执行,会事半功倍,素心理运营学堂旨在分享更多高效的运营方法,与同行共同长大,更多信息和内容,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