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大数据时代舆情处置挑战与应对建议
admin
2023-09-27 08:45:07
0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5G已经有了商业基础。6月6日,该部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播电视发放了5G商用许可证,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5G商用的第一年。期待已久的5G商业在国内市场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其超高的网络速度和超短的延迟将使内容的视频颠覆我们的阅读习惯,并将我们带入万物互联和万物智能的时代。如何做好5g时代的舆情处理和舆情引导工作已成为必须面对的课题。

5G时代传播特征。

一是传播突破时空尺度,时效性和灵敏度大大增强。

与4G相比,5G网络具有更高的速度和更低的延迟。在5G网络下,网络传播理论上可以达到10GB/s的最高速度,网络时延可以达到1毫秒。一个10G的视频,下载5G只需要9秒。这意味着5G时代的信息发送和接收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大大提高了媒体通信的效率,避免了因反馈不及时而造成的损失。

从空间的角度来看,5g通信进一步突破了信息通信的区域性。虽然4G通信技术在理论上可以达到全球通信的效果,但在实践中,由于各国或地区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限制,传统媒体的覆盖范围往往局限于特定的空间。在5g时代,一旦卫星互联网与地面5g网络的兼容性成为现实,它将真正实现时间和空间的压缩,信息通信将到达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边缘地区还是人口密集地区,都可以通过移动设备进行远程通信和通信。

二是突破物理尺度,推动万物互联。

目前,信息传播更多的是人与信,人与人之间的联系,5g时代将推动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届时,5g技术将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包括智能家居、健康管理、智能交通和智能农业的应用场景,可以实现信息传播。有些人甚至预测,未来的触觉和味觉也可以信息化,信息可以转化为数据,可以通过移动设备获得。

三是视频传播,网络直播将无处不在,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要方式。

视频通信和网络广播高度依赖于网络速度。5g网络的高速和低延迟将带来视频和直播的几何增长。特别是短视频,体验更流畅,高清图像质量更容易被接受,或者将成为用户,特别是年轻人频繁使用的信息获取方式。

此外,与传统的文本信息报道相比,视频新闻报道具有丰富的信息和充分的细节。在5g技术的推动下,它可能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要方式。在今年的两会期间,两会新闻中心首次实现了5g信号的全覆盖,可以有效支持大屏幕高清信号代码的返回和新媒体手机的实时直播,进一步丰富了媒体报道的方式和手段。

舆论应对5G时代的挑战。

5G时代的高速率、低延迟、大容量等特点带来了传播的变化,这也是相关部门舆论处理和舆论引导工作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众辉科技, Alphainfo,硕智库,大数据,网络舆论,舆论爆发,监测系统)。

首先,5G时代对舆论应对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6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应对政府事务公开工作的通知》。对于涉及特别重大和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府舆论,最迟应在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并在48小时内回应其他政府舆论,并根据工作进展情况继续发布权威信息。同年11月,《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的意见》实施细则要求,重大舆论应在5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24小时内召开新闻发布会。

随着5g时代的到来,舆论传播将比现在更快,传播范围更广,影响也更大。舆论事件从萌芽到发酵再到全面爆发的时间将大大缩短,舆论传播将面临即时风险。因此,5g通信将挑战5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和48小时内响应的规定。重大疫情发生后,相关部门需要在第一时间介入,在第一时间发出声音,对事件的原因、过程、性质和影响给出权威的定义,表现出负责任和重视的态度,获得网络舆论的声音。在5g时代,第一次将越来越短。

其次,5G时代视频,直播影响网络舆情生态。

从理论上讲,5g网络的传输速度是4g网络的数百倍。因此,视频拍摄和传输将得到充分实现,信息审计窗口期将大大缩短,这可能进一步导致虚假信息和新闻逆转现象,影响信息管理和社会治理。目前,许多舆论事件都来自短视频。由于发布门槛低,符合当前网民移动、碎片化、快节奏的阅读模式。此外,图片比文字更直观,更容易增强网民的信任感和参与感,容易促进舆论的快速发酵和广泛传播。

今年3月,在江苏响水天佳怡公司3.21爆炸事故中,一些造谣者利用短视频、网络直播等新的传播形式,如编辑拼接,将真实视频内容转移到花木中,编造文字进行传播,增加了辨别谣言的难度,引发了次要舆论。3月22日,江苏省公安厅官方微博@平安江苏发布#微博辟谣#,盘点了一些在盐城响水爆炸现场广为流传的视频。在微博结束时,我们再次呼吁请不要相信谣言,不要散布谣言,保持对现实的敬畏。可以预见,随着5g技术的广泛应用,这类谣言视频将出现更多,推动舆论风暴的发酵和升级。

最后,5G时代带来了更加复杂的信息管理问题。

在5g技术的推动下,万物互联最近发布了未来汽车的概念,称自己为未来旅游平台和下一代媒体。整个汽车的功能、内饰和外观将结合智能互联和移动媒体的概念进行设计。宝马、奥迪和其他汽车品牌最近也强调,他们将在未来携带移动信息终端和智能媒体功能。这也意味着在未来,汽车互联网、智能家居等5g应用可能成为制造网络新闻、产生网络舆论的平台,也可能成为舆论风暴的源头和发酵池。

此外,随着5g技术的广泛应用,大量信息涌入网络,信息交互性更强,流动速度更快。例如,只要一部手机就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问题的发起者,完成复杂的信息收集任务,如外观、采访、编辑和发布,并通过5g网络迅速传播和影响。这将加剧舆论领域的噪音,或在一定程度上淹没主流声音,舆论风暴的爆炸点也将增加。

在5G时代,掌握舆论本前提是掌握舆论生成和传播的规律。

只有掌握网络信息传播的规律,了解舆论背后的利益诉求,才能真正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例如,在5g网络高速的影响下,相关部门需要主动响应,提高响应效果。

传统舆论对黄金4小时的回应也可能被压缩为黄金2小时、黄金1小时或更短。因此,面对舆论风暴,相关部门需要更早发现和介入,把握好时间、程度、效率,因势利导,才能达到最佳的舆论引导和处置效果。

在5G时代,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网络媒体素养是处理舆论的重要保障。

在5G时代,相关部门首先要积极利用网络,接触网络,不断学习和应用新载体、新技术、新手段,建设网络阵地。通过网络阵地建设,网民可以畅通地表达自己的渠道,从而有针对性地应对关切,解决疑惑,推动问题解决。

例如,许多政府部门已经在微博、微信等平台上定居,并建立了政府标题和抖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一个例子是,在5G时代,现场视频传播将成为常态。面对舆论风暴,领导干部可能需要在镜头前发布权威,回应关注,缓解舆论情绪,平息舆论。

在5G时代,加强媒体技术创新是处理舆论的现实途径。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技术驱动的时代,新技术正在重建公众舆论模式和媒体生态。例如,近年来,一些商业平台通过大数据对观众进行了描绘,然后通过智能算法实现了准确的推送,实现了数千人和数千张脸的内容分发。该技术改变了传统媒体使用编辑推荐的内容分发模式,提高了内容的准确到达率,重塑了用户的阅读习惯和行为偏好。

在推动媒体融合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国家需要投入专项资金,支持主流媒体、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的合作,努力实现5g技术从跟进到领先的发展升级,把握5g时代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