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AR硬件(五)——游戏场景
admin
2023-09-27 00:41:32
0

说到游戏场景,依然说一下相应的技术限制:因为光波导视场角、体积、色彩对比度等原因,birbath依然是目前游戏场景最好的显示方案,但又因为birbath亮度限制,需要降低透过率,增加较黑的挡光镜片;所以眼镜也没必要增加摄像头、slam来开发真正的XR游戏了。

基于此我把我曾经做过AR移动端游戏体验分享一下:

我们的第一个方案是做的直连方案,通过手机操作游戏



这个方案有两个问题:

  • 掉电过快:平时玩王者荣耀、吃鸡一般都会超过两个小时,这种直连方案过度依赖手机续航,在玩游戏时电量下降过快,且导致手机过热,掉帧明显。
  • 交互:看着画面盲操作手机平面,基本无法按到准确的按键


于是后来我们改进方案,我们增加了眼镜自己的计算单元,通过wifi或手机热点与计算单元实现隔空投屏,且通过手机端的深度合作,实现双屏幕异显,大大降低对手机的耗能。



在交互层面,由于绝大多数安卓手机都能通过蓝牙映射连接到游戏手柄,这样就实现了通过手柄在头显端玩手机中的内容生态游戏了。

这个方案虽然玩一些fps游戏因为是连续移动或引起头晕,但是玩一些mobile类游戏(英旋联盟、王者荣耀),其观看体验相比手机还是有很大的提升。

但有以下痛点:

  • 信号:虽然目前5g信号已经很普及,但在稳定性上,很多地方比如地下商场、火车等场景会因为信号原因游戏容易出现卡顿
  • 手柄适配性:蓝牙映射的方案对用户使用成本很高,需要繁杂的操作步骤,除非公司自己做手柄并与各大安厂商针对系统做一个相应的插件,能快速连接上手。

且受制于光机、slam技术等原因,这种方式玩的游戏只是基础的平面显示类游戏,不能体验到真正的XR游戏体验。算是一种过渡形态,但目前这种过渡形态都没有很好的市场反馈,更不用说真正的xr游戏了。


我认为不远未来的AR游戏设备应该是这样的形态,当然要有相应的技术升级,以及内容生态的建立

  • 光机:光波导技术成熟,能做到高对比度、亮度,大视场角,且体积也缩小
  • 解决slam定位精确性、稳定性:在小巧的体积小做高精度的slam定位,且解决体积小导致的散热问题
  • 内容生态:能有一定的游戏种类,100+以上来的游戏来培养起种子用户



眼镜具有头手6dof交互,大范围slam空间定位,计算单元游戏生态丰富,也可以实现与手机、pc端的无线串流,打通与其他设备的游戏生态

于是我们来看一下市面上相关的游戏解决方案国内就鸿鹄一家

解决方案:




鸿鹄解决方案

自研主机XR2方案加模块化手柄,主打口袋游戏机方案。

他们家特别喜欢做模块化,模块化能解决一些体验问题,但是带来了功能问题,又只能做加法,后来将手柄换成常规的VR游戏手柄,为主机研发了很厚的模块化电池,给用户增加了很大的成本

最终整个价格来到了两万,比主流的大多数vr都贵,从游戏的功能性操作、交互体验、游戏生态都无法和VR抗衡,便捷、亲穿戴的体验,对一部分玩具有需求,但对大部分玩家来说,还不如去买一台Quest。更不用说在头部显示器这一块,视场角、亮度的体验还不过关,产品采取的策略未免过于激进。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