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发展到先阶段,开始考虑支持单独的CHO执行条件,并使用SSB和CSI-RS,条件如下:
1. 可以为每个单独的候选小区配置单独的CHO执行条件。
2. 通过识别测量配置的测量标识来定义CHO执行条件。
3. 作为基线,可基于由单个事件、单个RS类型、单个数量组成的条件触发CHO。
此外,为了支撑CHO,波束相关方面知识也会很复杂。对于多个CHO小区被触发的场景,UE选择的小区考虑波束和波束质量。没有引入额外的优化来改进用于多波束部署的CHO完成的RACH性能。
引入CHO的目的是提高可靠性和鲁棒性。CHO背后的原理是UE接收一个或多个CHO命令,而到源小区的链路质量依旧良好。UE基于例如SSB或CSI-RS继续执行RRM测量,并向网络报告小区或波束质量报告。
在当前用于移动性测量的信令结构中,UE不知道任何发射/接收波束假设。在没有空间假设来帮助UE进行波束选择的情况下,UE将使用不适当的Rx波束来尝试和检测特定RS(SSB或CSI-RS)并使用该不适当的RX波束生成RRM报告,或者UE将执行波束扫描,直到UE找到适当的Rx波束,然后一旦找到适当的Rx波束就生成RRM。当前的移动性测量框架依赖于L1测量,L1测量通过波束合并和L3滤波,以产生小区级结果,如下图1所示:
将使用不同的报告标准配置不同的事件。HO通常由小区级结果触发,而CHO也可能由小区级的结果触发。可以为每个候选小区配置单独的CHO执行条件。在FR2的情况下,不同的执行条件可以暗示基于不同Rx波束假设的执行条件。FR2中CHO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波束对准:典型的迁移率测量是在不同的波束对上进行的。这些测量将基于几十毫秒的周期(例如,40、80、100等),这由timeToTrigger针对UE被配置为查找的每个事件给出。当移动性测量满足timeToTrigger给定的某个阈值或标准时,触发事件。任何相应的HO决策都是基于此类报告做出的。
如果UE在其移动性测量过程中更改其波束假设,则与这些移动性测量相对应的报告将不会准确反映基本波束假设。通常,小区级结果代表经过L3滤波的波束级测量的合并集合。此外,波束假设的任何变化实际上就像迁移率测量中的重置,因为要触发的事件的条件是在timeToTrigger中给定的持续时间内满足特定条件。这可能导致CHO事件从未被触发的情况,从而导致UE卡住。
在FR2中,由于UE将不得不使用不同的Rx波束假设来测量多个相邻小区的RS,因此这些问题将变得复杂。在当前移动性测量框架下,UE将被迫执行波束扫描,以便找到用于移动性测量的适当Rx波束。UE将必须寻找最佳波束对并执行L3滤波以触发报告。这一耗时的过程可能会损害CHO性能,因为移动到给定候选目标小区的决定将受到波束扫描和L3滤波引起的时延影响。
上一篇:AR体感互动游戏工作原理及优势!
下一篇:对未来的5G网络,你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