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主要写了:数据分析师评估渠道流量效果时,面对不同产品该如何选择/定义评估指标?! 一些初步的分析思路,欢迎交流~
推广渠道效果评估,是产品/运营数据分析师日常工作中会经常遇到的一类分析需求,更是数据分析求职面试中常考的一道题目。因为:
- 很多公司会投入大量费用,在不同渠道投放广告、推广产品,获取流量/用户;
- 推广渠道接入的一般流程:渠道拓展--分析评估--渠道优化。初期市场同事不知道哪些渠道好哪些渠道坑,一般会选择多上一些渠道;后面有了转化数据,一般需要数据同事去分析评估,看看自家APP在哪些渠道表现好哪些表现差;根据前面评估结果,优化渠道构成、提高转化率,最终提高投放效果;
- 综合上面两点:渠道推广的目的是获取流量/用户,渠道效果评估的目的是迭代优化、提高渠道投放ROI(收益÷成本),总的来说就是争取花最少的钱获得最大的商业价值;
本次站在数据分析师的角度,以APP推广渠道效果评估的常用指标为出发点,总结一下此类问题的常规分析思路。既然是常规思路,说明本文是一个渠道质量评估的常规分析框架,在面对不同公司产品/业务场景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以在参考这个框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产品/业务细化、深入分析。
下面进入正题,先贴出渠道效果评估的指标框架(认真看下图),然后再根据不同行业产品举例说明:
图:推广渠道效果评估-指标框架
举例说明,划重点:
1、渠道效果评估一般根据渠道成本和用户质量这两个方面展开分析:
- 前面提到,渠道效果评估的目标是提高投放ROI(=收益÷成本),成本好理解,就是渠道推广费用;
- 收益的话,一般是指用户在自家APP内的消费;但并不是所有的用户都会花钱消费,同时用户在APP内消费时间、生产内容、浏览、互动等行为也是一种价值,因为这些用户行为为构建产品生态系统创造了价值,所以这里(上图)我们用用户质量来代替传统意义上的收益;
2、不同产品下,对渠道效果评估的侧重点又有不同,因为不同产品背后的核心区别是不同的业务场景/盈利模式,所以渠道用户评估的指标会有不同侧重点,比如:
- 电商APP关键目标肯定是卖货赚钱,提高GMV。所以成本评估指标可以是平均激活/注册成本,也可以是平均下单成本(即按转化结算,貌似更合理);用户质量评估也更侧重于获客总数、留存率、用户M天内消费总金额等指标;
- 打车APP关键目标是成单量。评估类上!
- 社交APP关键目标是用户量和使用粘性,在此基础上延伸广告收入(微信朋友圈广告)、会员收入(QQ会员)、其它生态内产品收入(微信微粒贷、微信游戏)等。所以,用户质量评估更侧重于获客总数、留存率、用户“产品生态价值”(使用频率/时长、互动)等指标;
- 短视频关键目标是用户量、使用粘性、内容生产/浏览,进一步收入模式包括直播收入、电商收入、广告收入等。所以,用户质量评估更侧重于获客总数、留存率、用户“产品生态价值”(使用时长、内容生产/浏览)等指标; -- 适用于UGC产品分析
说明:侧重点是指首要的业务指标,并不是全部,也不代表其它指标不重要,这里只是举例展示最重要的评估指标!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