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策略相关的文章,其实就已经谈到了一点“策略”和“战略”的联系:
为什么策略应该以市场调研为先?
这一篇,我们就来展开谈一下。
①策略,是为实现战略任务而采取的手段。这个在 什么是策略?里我们已经专门讲过,这里就不再赘述。
②战略,是一种从全局考虑谋划实现全局目标的规划。如果不好理解,我们可以追根溯源到“战略”一词的古义来拆解:
A、在西方“strategy”一词源于希腊语“strategos”,意为军事将领、地方行政长官。后来演变成军事术语,指军事将领指挥军队作战的谋略。而将它应用于企业管理领域是从欧洲开始的,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理论发展,整个战略管理理论体系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并随后被各大企业研究和实践应用。
B、在中国,战略一词历史久远,“战”指战争,略指“谋略”“施诈”。春秋时期孙武的《孙子兵法》被认为是中国最早对战略进行全局筹划的著作。但是就应用于企业管理而言,战略管理体系在国内企业的认识和应用却相对比较晚。
战略和策略二者之间,也可以简单直白的归结为——战略是目标,策略是实现目标的方法、步骤。
举个栗子:
你要卖一个产品,策略就是告诉你这个产品要如何卖,给你12345到N种执行方案,你选择一个最优解就完事儿。
而战略是在策略之前,考虑这个目标是否正确,或者是否能达到最终目标,有没有其他选择?
粗略一看好像也很容易区别战略和策略,那为什么工作生活中,还是会对这两个词有那么多困惑呢?
那是因为战略和策略都是具有目标导向的,都追求achieve something;同时也体现了两者最显著的差异,即战略更关注规划(Plan),而策略更关注方法(Method);战略是具有全局性和决定性意义的长远规划;而策略则是为了达到战略目标而使用的具体方法,它具有阶段性、局部和灵活的特征。
发现营销理论(SDi)认为,市场营销的本质可以被浓缩为一句话——“创造价值并让人感知。”任何企业的营销,都是一个从创造价值到让人感知,进而获得商业回报的完整过程。品牌能否发现对用户而言真正有意义的价值,并围绕这一价值构建出认知,这是最长远、最全局、最根本的命题所在;所以我们说,对品牌所要创造的价值和所要构建的认知进行整体规划,就是一个品牌有且仅有的战略。
在战略下起到配合、支撑作用的各种手段,就是营销策略。从SDi的结构来看,营销策略大体会涉及6个方面:
①明确价值,取得「价值发现」的识别策略。
②理解用户,进行「价值洞察」的调研策略。
③具化价值,形成「价值表达」的产品&内容策略。
④建立沟通机制,进行「价值交互」的互动策略。
⑤构建用户认知,进行「价值植入」的传播策略。
⑥持续优化价值,实现「价值交付」的运营策略。
在实际的工作中,这6种策略并不是一定要按顺序严格执行,通常会发生交叉或者融合。
比如互动策略、传播策略和运营策略,可能会在品牌战略中,合并成一个完整的“沟通策略”,实现在信息传达层面,从传达公众、建立认知到双方交流反馈,一整套互动沟通的闭环体系。
更多干货内容,请继续关注知乎顽偶频道和VOW GROUP(公众号),也欢迎下方留言和我们深入交流哦。
一个好的品牌咨询管理公司是怎样炼成的?
当我们谈论策略时,我们在谈什么?
好的设计,是谁在建立标准?
传播,如何才能“先声夺人”?
上一篇:普通人学商业思维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