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高楼大厦数量似乎代表着这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为了追求城市的现代形象,许多城市都在比拼楼层的高度。例如,中国占据了世界十大高层建筑中的六座。上海中心大厦632米,天津高银117大厦597米,深圳平安金融大厦592米等等。
根据《2020年全球高层建筑报告》,截至2020年,中国15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超过1400座,其中3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超过50座,居世界首位。换句话说,中国不愧为“全球第一高楼大国”。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全球共建成200米以上建筑106座,其中56座在中国。事实上,在200米及以上的建筑施工中,中国已经连续23年保持“最高产”的地位。此外,根据58安居房地产研究所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中国拥有35万套高层住宅(超过10层),这也是世界上第一。
为什么中国如此热衷于建造高层建筑?首先,在住房方面,中国的人口基数很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的承载能力面临巨大挑战。面对这种情况,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我国开始大量修建高层住宅,以容纳更多的人,满足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
此外,修建高层建筑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城市形象,建立城市标志性建筑,推动旅游业发展,提高城市知名度。但演变到后期,高层建筑的建造已经成为城市之间的一种比较。你建的高楼是400米,所以我要建一栋500米的高楼,就要比你建的高。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人发现了高层住宅的各种“缺点”。
第一点是高层建筑的性价比非常低。一般来说,高层建筑的公摊面积比低层建筑大,高达25%。高层建筑上新增的电梯和配电室等都会被算入公摊当中,因此高层建筑的单价将更高。
第二点是,高层建筑的居住体验不好,因为高层建筑的容积率相对较高,居住人口较多,所以业主可能力不从心。此外,房地产开发商会根据建筑物的高度缩小楼层间距,这对底层居民的生活体验有很大影响。他们可能整天都晒不到太阳。
第三点是,高层建筑很难拆除,因为人口密度太大,拆除成本也会相应增加。除非地理位置特别好,保证拆迁后能赚钱,否则普通房地产开发商根本不敢拆。
第四点是,安全问题。目前,消防梯最多只能到达50米左右,接近16层。那些20或30层的建筑在发生事故时很难挽救。
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建设高层住宅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城市的承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但就目前而言,中国住房过剩。根据央行提供的数据,中国城镇居民住房拥有率已达到96%,其中两套房家庭占31.0%,三套房家庭占10.5%。
面对这种情况,可以说中国的住房已经足够居住了。对此我国在2021年9月,住建部发布《关于加强超高层建筑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通知中明确提出:“各地要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一般不新建超高层住宅。
市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严格限制修建15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不得修建25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市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城市,应当严格限制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的建设,不得修建5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
此外,2021年5月25日,包括住建部在内的15个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全县新建房屋以6层为主,6层及以下房屋建筑面积不低于70%。全县新建房屋最多不得超过18层。
对于高层住宅的新规定,业内人士表示将于2022年正式实施。按照以往的做法,从征求意见到正式落地大约需要半年时间,所以概率将在2022年上半年实施。换句话说,未来高层建筑的建设将变得越来越严格。
在新标准的条件下,人们对高层住宅不那么狂热。买房子时,人们更多会考虑升值空间,但现在高层住宅显然没有那个优势,这种房子已不再流行。但相对而言,却有两类房子吃香。
第一类是带电梯的洋房。我们一定在电视上看过这种房子。是那种低层的住宅区,占地面积大,花园和游泳池等相关设施齐全。这样的房子会让居民感到非常舒适。当无事可做时,他们会浇花除草。这样的房子会越来越受欢迎。
二是加装电梯的底子好的老旧小区住房。带电梯的洋房更受欢迎,但总价格也将更高,这意味着可以消费的人数也有限。因此,市场上的购房者将把注意力集中在旧房改造后面貌焕然一新的老住宅上。尤其是那些具有良好地理位置、房龄新、配套全、底子好的旧居住区,在原有的资源优势和质量改进优势的基础上进行旧改后,将承担大量刚需购房需求。因此,未来此类房屋的市场知名度将大大提高,变得更吃香也是必然。
上一篇:巧用葱姜蒜祛病养生的18个方法
下一篇:微信营销的优势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