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笔记|私域社群数据该如何分析,看几个重要指标?(建议 ...
admin
2023-09-25 01:01:59
0

今天的社群真的是哪哪都有,遍地社群乱开花,有的社群看似存在,但已经名存实亡,像是我家小区楼下便利超市的社群,但是很少在群里推荐自家产品,倒是有一堆乱七八糟的人推广告,群主也没有设置任何奖惩措施,这样的社群基本上是已经烂了!再想拾起已经很难。还有一家小四川饭馆,不做数据分析,不发内容,群里的人全是零零散散的广告......

社群数据分析关系着社群的存亡,我们在运营社群时该怎么做?

重点还是无法避免这几点:客户的5个阶段+9个关键指标,但这5个阶段和9个关键指标该怎么维护操作呢?




5个阶段 9个关键指标

一、获客期

这个阶段的关键商家通常采用活动裂变、内容引流等多种方式有效获客,主要关注“入群率”和“退群率”2大指标。

(一)入群率=入群人数/入群渠道曝光量

如果在运营过程中出现了入群率降低的情况,我们首先要思考如何提升用户进群的效率,主要有两点:

1、扩大推广渠道。例如通过公众号、自媒体、朋友圈等渠道推广社群,让更多用户入群了解;

2、增强利益驱动。通过活动优惠等吸引用户进群,比如:进群享受8折、进群领礼品等等。

(二)退群率=某个周期内退群人数/社群总人数

退群率主要反映社群是否能有留住人的价值,根据退群率可以进一步分析退群的原因是什么?在什么时间点退群?如何降低退群率?

二、激活期

这个阶段关键是用户的活跃度。通常来讲社群的活跃度越高,社群的价值越大,反之社群的价值则越小。主要关注的数据有“互动率”和“消息量”两个方面。

(一)互动率=当日有效发言人数 / 群成员总人数

社群活跃度高代表着社群质量高,反之社群活跃度低代表着社群质量低。

如果社群内互动率下降该怎么办?

培养kol的角色,专门活跃社群氛围;设置群内聊天机器人;搭建积分系统,提高群员积极性,例如签到功能

(二 )消息总量/人均消息量

消息总量:一定时期内社群中消息数量的总和;

人均消息量:将消息总量除以社群人数而得的数据。

从互动次数的指标上可以分析出有多少用户参与活动、有多少用户深度参与。次数多,说明参与深度比较高,那么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用户的喜好和群体的互动特点,在后续的活动中迭代优化策略,提升运营效率。

三、留存期

留存率=周期内留存的用户数/新增用户数

做社群就难免会有用户流失,一定要深度分析流失原因,是产品、服务or体验?进而思考是否能通过提供优惠券或高价值内容等措施召回客户。

四、变现期

这个阶段需要分析用户对精准商品广告投放及付费意愿,又要分析不同商品类目和价格区间的转化效果,为进一步精准营销提供决策依据。建议关注“转化率”“客单价”以及“投入产出比”3个数据。

(一)转化率 = 订单数 / 群成员总数

影响转化率的主要因素也比较多,比如产品质量、价格、服务、推广文章、成员质量等。提升转化率的方法技巧也有很多,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制造稀缺性,限时限量限人群,比如发放社群专属优惠券;

2、给出承诺,比如,我们常见的“包邮”、“正品保证”、“7天包退””、“秒到账”等;

3、客户好评反馈,增强信任感。

(二)客单价 = 订单总额 / 订单人数

客单价是衡量一个社群营销情况的重要指标,在流量转化都不变的情况下,高客单价也就意味着高收益。但是客单价并不是越高越好,需要结合社群的实际情况而定。

(三)社群 ROI(投入产出比)= 成本 / 销售额

主要用来平衡投入和销售的均衡点,避免过度补贴,投入太大。如果ROI可以大于1,那么说明可以继续加大投入。

五、传播期

这个阶段主要测算用户的忠诚度与满意度,区分不同类型用户的比例,从而设计不同的活动,重点注意“用户的分类”。

根据满意度和忠诚度强弱,把用户分成4种类型:

忠实型用户(高满意度、高忠诚度):每月都会复购,成功推荐朋友购买过1次以上

羊毛型用户(低满意度、高忠诚度):会因为价格实惠而购买,不会进行产品相关对推荐,平均客单价低于xx元

需求型用户(高满意度、低忠诚度):对产品需求强烈,品牌忠诚度低,3个月内无复购

低需求用户(低满意度、低忠诚度):只购买用1次甚至无购买过的用户

然后对社群内对用户进行分类统计,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运营策略。


想了解更详细的怎样做社群数据分析的朋友,戳V:hbzhangyun07



特别申明:本号主旨是收集发布互联网电商运营相关干货知识,给运营小伙伴提供便利。本文内容部分来自公开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