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芸:大家好,我是本次新零售数字化产业论坛圆桌对话环节的主持人罗芸。众所周知,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对整个国际形势造成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作为新零售行业的企业代表,今天想和几位嘉宾聊一聊,在疫情影响下,作为新零售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沈铮:后疫情时代,经常有人说疫情改变了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其实我个人不是特别赞同,我觉得该改变的或者我们现在发生的事情,其实在疫情前都已经发生了。
确切来讲是疫情加速和催化了我们现在的改变。原本一个新鲜的事物,一种行业的趋势,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去迭代、去适应。
疫情是一场考验,也是一场催化。它是突如其来,让所有人不得不提前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于是很多人被迫去尝试了从来没有体验过的生活方式。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很多人、很多企业,以及整个供应链环境都觉得有一个新的客户群体产生了,这些原本可能还需要十几年变化才能形成的结果提前到来。
这件事对整个行业,对我们这些企业来讲,就是在告诉我们这个世界的变化可能会越来越快。但我觉得趋势不会有太明显的转化,但我们要要求自己转变的更快,更快的去适应变化,才能够更好地在未来的时间里面适应并存活下来。
这是我对所谓后疫情时代这件事情的想法。其实也很简单,疫情之后变化的事我们跟顾客之间的连接方式,从实体到实体+虚拟,越来越多的虚拟,本身经营商品的方式也从原本比较传统的方式进化到了数字化的方式,进入到了虚拟化的方式。
因此我们要把更多精力,更多眼光放在更长远的未来,不断去适应、去学习。这是在疫情之后我所学习到的,这也是对我们企业未来发展有更大帮助的一件事情。
罗芸:的确如沈总所说,疫情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带来了危机,但另一方面也给我们企业带来了一系列转型的机会。那接下来我想请教一下徐总,在目前的这种形势下,新零售企业的数智化转型,您认为我们应该如何来进行?
徐荣培:我们在数字化销售方面,主要是以天猫、京东以及一些其他的平台为主。数字化主要体现在在这些平台上的分析,还有一些自己网站上的数据处理。疫情的确带来了比较大的困难,但相应国家也给予了一定的补助。
然而困难每年都有,所以对于实体企业,在自媒体转型这块,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新的互联网背景下,新的人类社会文明下,对人的考验相应也加强了。原来我们叫特美刻,英文是TOMIC,现在我们也开始强调需要更好记的名字,比如特美饮杯饮好茶。
原来我们在这些方面不太重视,因为要更洋气一点,但现在更多的是要让用户记住。这也是为了应对新的互联网环境,需要学会更讲效益。
数据是一个手段、一个功能,我们要用更年轻的方式去追赶上这个时代。
罗芸:谢谢徐总。接下来想问一下衣邦人,在数字化转型中有一些什么样的动作?前面衣邦人的分享中,告诉了我们老式的裁缝如何变成现在线上的一家服装定制店,所以相信衣邦人一定有大量的经验可以跟大家来分享。
黄烨:衣邦人刚才方琴方总讲过了,我们还是一家真正的新零售。所谓的C2M模式,在全球和全国来看,可能坚持7年来做C2M的企业真的不多,而且我们能够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它的整个产业链是非常长的。面对新的模式,就要应对新的技术和新的人才。
在前端,我们有600人的着装顾问穿梭于全国的大街小巷,包括写字楼里面。客户在哪里我们就去那里,特别是前不久我们宣布了中国内地全境的上门服务,这是非常难得。
我们的着装顾问大部分是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的专业人士,再到我们公司进行了长达几个月的实战培训,包括实战的跟踪。
所以说,在新模式下需要这样这样新的岗位,相当于我们创造了一个新的岗位。这些顾问也需要我们公司投入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去培养他们,包括我们跟中国服装协会、中服科创研究院。同时也设计了课程,向整个行业输送这些专业的人才。
还有我们的IT也是,本来他们就是负责编程,负责敲代码的程序员,现在更像一个版师,因为他们不仅要懂IT,还要懂服装的生产工艺,所以对人才的需求是企业在践行新模式场景下必须要去加强和投入的一个人才。
还有在技术上,我们拥有了全国最大的生产数据库,在未来希望能够通过人工智能向客户精准推动他对于服装、对于搭配的需求。
此外,全国唯一的智能穿搭的智能研发中心,也在我们公司。包括我们也在跟一些高校和科研院,准备联合研发一种便携且更精准地测量工具。
所谓后疫情时代,我觉得会变成一种常态。我们企业在日常经营中会遇到方方面面的风险,包括政策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但是企业要通过技术、人才,在后疫情时代提升自身应对风险的能力。
这无论是在疫情还是任何风险的情况下,企业要去持续提升自我能力。谢谢。
罗芸:谢谢黄总。刚才黄总也有提到我们在疫情期间的一些特殊用人需求,那在后疫情时代还会出现什么新的东西,带来什么新的趋势?我想问一下在途商贸的苏总,您对这点有什么样的见解?
苏晓威:无论是疫情时代还是现在具有特色的一个发展时期,其实对于一个来讲,最重要的就是它的销售问题。因为无论做虚拟产品还是实物产品,尤其是新零售企业,有效的营销方式和有效的营销途径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我们现在做的业务总的来看就是一个融合和创新。我们专注的领域就是高铁出行的领域,其实在高铁出行的领域里面,受众还是非常广。
据数据显示,75%的人在高铁上的时间都是在3个小时以上。那么在这个时间和空间情况下,就特别适合企业去植入它们的品牌以及进行商品售卖。
因此在疫情时代,我们公司做的事情就是给这些企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式,相当于给它们打造了一个在出行空间中立体的营销场景,能够让这些出行的商旅人群体验到、购买到的全流程。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会继续把这块业务做深,把全营销模式进行融合,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服务。
罗芸:谢谢苏总。作为全国第一个新零售行业协会,我们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进来,一起去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谢谢大家。
上一篇:淘宝运营工作总结
下一篇:传统电商私域化的六个运营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