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什么没有新零售?有3个原因,实体老板要牢记
admin
2023-06-17 03:00:36
0
由于实体店和电商,都遇到流量枯竭的现象。

于是在2016年,马云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

试图通过线上、线下、物流等多个环节的融合,解决客流荒的问题。

那么国内如此火爆的新零售,在邻国日本为何从未出现呢?有三大原因,值得实体老板学习。

1、客流荒的真正原因

2、日本没有客流荒

3、日本实体店的形态




国内客流荒的出现,主要是有4个方面因素引起。

在改革开放后,由于市场的物资匮乏,就需要大量的工厂生产制造,满足市场需求,拉动经济发展。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市场就从物资匮乏变成了产能过剩。主要的原因是生产力到了快速提升,但消费力没有增长,这就会造成市场供给大于需求。

与此同时,大众创业的浪潮来袭,也让市场环境变得更加恶劣。

因为创业者运用的经营思维都是相同的,销售的产品也没有任何竞争力,这就会导致市场竞争加剧,出现严重的同质化。

比如市场上有10个消费者,有20个商家,大家为了抢占客户,就会打价格战,烧钱推广。

在狼多肉少的情况下,不论做电商还是做实体,都会出现客流荒的现象。

在所有行业都出现业绩下滑的时候,新零售模式应运而生,成为了新的发展方向。




日本为何没有客流荒的情况?

因为日本对电商行业早就开始收税了,所以日本的电商根本不会出现价格战的现象。

同时在日本人工成本比较高,在线上购物不但不会优惠,而且还要支付高昂的物流费。

没有电商冲击,市场就不会出现垄断和两极分化,更不可能存在客流荒的情况。

其次,日本人比较推崇工匠精神。为了做好一件事情,会付出一辈子的心血。

因此,年轻人不会去创业,而是会加入一家企业奋斗一辈子,或者继承父母的老店。

当每个人都想把产品做好,把客户服务好的时候,就不会导致市场同质化竞争。


日本为何有工匠精神?而国内没有呢?最根本的原因跟消费力有关。

我国至今有6亿人的月收入不足1000元,他们也需要满足各种物质需求。

在这样的情况下,去追求产品品质,品牌化、文化赋能,服务及工匠精神都是笑话。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根本没有消费力,只能到拼夕夕购买廉价的产品。

那么在流量红利期,电商卖家就可以靠价格优势,冲击实体市场。

实体店在高房租、高运营成本的情况下,就会导致大量倒闭。


相反,在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之前)经济处于巅峰时期。民众有了收入能力,就愿意为品牌及服务买单,才能孕育出工匠精神。

即便日本的经济萧条后,日本民众也更愿意为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买单,这跟日本的文化及生活习惯有关。这种服务及品质的需求,是电商无法满足的。




电商无法在日本发展起来,不仅是因为税收和消费力的问题,跟实体经济的发展也有直接的关系。

日本的实体经济有2大特点:线下实体网点居多,服务态度极好。

在国内我们想要在线下购买商品,不仅比较贵而且服务态度也不敢恭维。

经常在实体店购物的都知道,在你付款那一刻是上帝,出现售货问题,不会有人给你解决的。

没有信心管理体制的实体店,店大欺客的现象比比皆是。


在日本则不同。不论在商城,实体店,百年老店消费,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服务态度极好。

去过日本的都知道,在日本消费,销售人员基本都是跪着为你服务,而且在消费过后会目送你离开。当然这并不是崇洋媚外,而是要看到其他国家的优势,取长补短。


而且在日本有不计其数的售货机,消费者不论在农村,城市各种区域,都可以随时随地的购物。

另外,在日本有5万多家的便利店,平均在2公里内就会有一家店。由于在线下购物比较方便,自然不会选择在线上消费。

日本的实体店有了距离优势,产品优势、服务及体验优势,就没有必要做线上线下的融合,打造所谓的新零售模式了。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