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100分的观点是,新零售有未来,但不是当下,当下消费者市场低迷的重要原因是,实体市场不活跃,主要是由于街边实体门店的零售功能消失。提升消费者市场的活跃度的关键,不是政策性刺激消费,而是建立良好的线下实体商业生态,形成良好的消费生态和消费场景。
不同意电商挤占了实体店的发展空间的说法最近20年,电子商务的发展确实给线下实体零售带来不小的冲击,这是事实。但是,电商零售并非挤垮线下实体店的罪魁祸首。任何形式的市场竞争,尤其是面对消费者的零售市场的竞争,都是来自于消费者购物的自由选择,是一种公平的竞争。从全球来看,欧美日韩等电子商务也发展的风生水起,但是并未能真正像中国这样,令线下零售店叫苦不迭。虽然中国与欧美日韩等国家的市场客观环境存在诸多不同,包括我们的物流发达、物流成本低,我们的人口密度大,我的门店租赁成本高,物业费用高,实体店税收重等,都是客观因素,各个国家发展零售市场时,都会存在各自不同的问题和矛盾。
作为世界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中国电商交易额近年来保持高速增长,2016年中国电商(批发+零售)交易额26.1万亿元,同比增加19.8%,其中网络零售市场交易额5.3万亿元,同比增加26%,2012-2016年复合增速高达4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例提升至15.4%,占全球网络零售市场总额39.2%。
由此我们看出,尚且还有84.6%的非电商零售空间,这个空间比例完全足够线下实体店发挥。
新零售不是线下实体店重生的救世主当然,我们这里所讲的新零售是指被一些电商平台定义的新零售。“新零售”这个概念最初在2016年由马云提出,如今已经演化出多个不同版本。阿里讲“新零售”,京东叫“无界零售”,苏宁、腾讯说“智慧零售”,网易叫“新消费“,不同说法共同指向的是零售业态正在迎来的变革。
阿里研究院在2017年3月发布的“新零售”研究报告中,将“新零售”定义为: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数据驱动的泛零售形态。这可以看作阿里官方对“新零售”的标准阐释。当然,阿里巴巴还对这个新零售进行过系统的解读,甚至怎么运营新零售都有一套系统的操作模式。但显然,对于线下实体店来说困难重重,一个“数据驱动”就会让实体店“懵圈”。
时间过去两年多,新零售仍然不温不火,并未爆发出惊人的能量。显然,这样的一个新概念,是需要实践逐步摸索其运营方式、方法和规律,不可一蹴而就。新零售至少不是目前线下实体店获得重生的救世主。
从消费生态入手,发展以实体零售为核心的街道门市经济是关键品牌100分针对国内各大中城市的线下零售市场研究发现,实体店经营不下去,问题并不完全出在实体店自身,主要还是街道门市的消费生态发生变化所致。因此,发展以实体零售为核心的街道门市经济生态,是解救线下零售活跃度的关键所在。
建设线下零售生态的关键是构建完整的消费体系,这个完整的消费体系包括
商品零售、服务零售、商品+服务零售三大组成部分。三者任何一个部分的缺失,都将使得这个消费体系不完整,不完整的消费体系,就构建不出科学有效的零售生态,没有零售生态,商业获客能力和商业吸引力就会下降,最终导致线下实体零售出现严重不景气。
为什么要强调三大零售组合呢?这是形成线下商业场景化的关键,正是因为完全的商业场景化,才使得消费者愿意来“逛”,在逛的过程中,商业场景不断激发消费需求、创造消费需求。
当前,很多城市和地区开始推动一些刺激消费的政策性指导措施,比如全国很多大城市推出的夜市经济,其最终产生的增量效果都不太明显。各城市需要认真思考,并不是城市管理者出台政策了,就代表有所作为,最终落实效果不好,只能拿一些传统的老夜市当作成绩,其实没有真正激发出消费增量来。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没有有效构建以街道门市为主的线下零售生态体系。有的时候,政策制定者只能看到一个点,比如发展夜市经济,很多城市管理者便认为发展餐饮,大排档、烤串、小吃等。这就显得比较狭隘。在发展餐饮这种商品+服务零售时,适当也可以增加一些商品零售和服务零售,尤其是服务零售的比重应该加大,比如台球、游戏、儿童乐园、健康美容、歌唱舞蹈等娱乐性服务。
国内某省会城市一个比较著名的夜市,日渐衰落。急在心头的相关领导感到非常可惜,便着手出台振兴夜市的方案:首先是加强夜市的秩序建设,提倡文明消费,加强安保措施,减少酒后滋事等不良行为;其次,修建夜市歌舞场地,利用网络视频及直播需要场景化的特征,吸引具有一定歌唱水准的视频自媒体在此表演并拍摄,即便没有吃饭需求,人们也会聚集于此,观看表演;再次,提供商品销售摊位,销售地方特色商品、现场制作零食小吃、果蔬、玩具等与夜市消费密切相关的商品,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最后,以免费乒乓球服务为带动,增加台球、足浴、游戏、儿童乐园等服务项目。
通过上述举措,使得这个夜市建立起良好的消费生态,虽然只是以周边社区消费者为目标人群,但却能够吸引几公里之外的消费者前来消费。原因就是政策推出之时,认真地调研并洞察了消费者的需求,针对消费需求的多样性来创建社区商业生态。
相反,我们看到,一些城市的街道整洁干净却死气沉沉毫无生机。本来可以通过良好的街道商业生态构建,活跃线下消费场景,却因为死板的城市管理需求,而放弃可能的商机。通常我们认为,门店的海报、KT板、X展架是可以放置于门店之外展示的,门店的商品只要不侵占正常道路是可以在店外整齐摆放的。一个城市的美,并不能够简单地理解为一刀切式的整齐干净,相反,商家宣传物和商品的整齐陈列摆放,更能突显城市商业之美。
结束语城市零食消费市场,尤其是线下实体零食,千万别被看似高大上的新零食等概念扯了淡,更不能一味教条式的城市管理,要给予零食业者足够的施展空间。生活本来就是吃喝拉撒睡、柴米油盐茶,只要正确看待,糖葫芦小哥、煎饼果子大婶、爱发抖音的卖唱姑娘小伙、商家的海报甚至乞讨的大哥等都可以成为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
70后的人可能知道,当时学生要负责校园除草,小树脚底下的草要除得干干净净,甚至连根拔起。可是如今,人们会在树与树这间的隙里种上草坪。当时,树与树之间只能是土,现在树与树之间只能是草,当年的草是可恶的杂草,现在的草是可爱的草坪。道理就是这样,糖葫芦哥、煎饼果子大婶、卖唱的年轻人、乞讨者,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其商业的一席之地,它们就是城市高楼厦间可爱的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