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时代,圈内逐渐意识到:
钱多货多,不如粉丝最多。经营粉丝经济,成为零售商家面对未来竞争的核心竞争力。近几年传统行业生意不好做是不争的事实,传统实体店需要借助新型获客方式,引流,沉淀,变现。
实体店面临的问题:- 顾客越来越少;
- 营销越来越差;
- 库存越来越高;
- 对手越来越多;
传统实体店经营用户通常是流量思维的模式:
花钱买流量——吸引需要的人——激起他们的购买欲望——促销引起购买——复购
新零售强调用户思维:
用价值吸引——激活老顾客——与顾客产生实时对话——营造口碑带动顾客参与——促使顾客推荐和传播
因为传统流量越来越高是不争的事实,低成本的流量是所有的商家追寻的目标。而最省力的方式就是让顾客自己裂变,带来新的客户。那么,怎么能让顾客自己裂变?——用社群的模式
一个完整的实体店社群,需要完成六大环节:
社群策划——礼品选择——吸引流量——社群运营——活动变现——顾客裂变
一、社群策划
社群策划需要懂得实体店的行业属性与社群定位。通常实体店可以分为三种:
刚需高频,刚需低频,小众需求。
刚需高频:把目标用户吸引进群,通过社群运营,激活客群并与他们建立信任、塑造价值,然后批量成交(储值、买满赠送活动等等);
刚需低频:这类型顾客很难复购,建立社群必须延伸相应的产品,或联合其他周边关联商家共同运营,资源互换。例如建材社群可以联合厨卫、家居等商家合作,相互之间客群互补;
小众需求:可以建立内容输出体系,通过内容吸引和顾客同频的人,把顾客延伸到全国范围。
二、礼品选择
礼品的好坏对社群的成败有这非常大的影响。设置相应的物质激励,可以活跃群内的气氛,同事刺激去群内成员主动裂变拉新。
社群礼品可分为三种:
引流礼品——拉新礼品;抽奖礼品——群活跃礼品;奖励礼品——裂变礼品。三、吸引流量
实体店搭建社群,首批目标群体肯定是进店客群,只要一个小礼品,就可以将众多用户拉进群,成本控制在3元内就可以。
其次是线上顾客,可以通过走心的文案、内容营销等让顾客心动进群。同时还可以借助店铺间相互引流,例如帮助其他商家送礼,顾客扫码进群后,来到自己的门店领奖等方式,将客流引进社群。美容院可以与内衣店合作,餐厅可以与水果店合作等。
还有一种方法是消费者在合作商家消费满XX元后,扫码进群加群主好友可以到自己的门店免费领奖,现场导购让顾客花小钱消费。因为顾客都有占小便宜的心理,一旦她觉得价值100多的产品只要花20元就可以购买到,就会心动。
四、社群运营
有了流量以后,社群就可以开始运营。
社群运营包括:
抽奖规则、群规设计、小号互动、娱乐主题、讨论主题、分享主题等。
社群内群规一定要设置好,每个人的行为都要事先规范好,例如禁止发广告,避免引起其他群员的反感。小号互动可以避免早起群内陌生的状态,活跃群内气氛。群里还要实时营造话题,带动群成员积极参与讨论,例如运动商家可以在群内发布关于减肥、健康等话题,引起目标群体的关注与参与。
五、社群变现
社群运营的目的,就在于变现。任何活动要想成功大卖,必须有前期铺垫,如何铺垫?
发布活动其实可以不必通过群主来发,可以消耗来发,避免群成员认为是广告,活动还可以设置限时抢购,利用少量心理、稀缺效应,引发群成员的快速消费心理。
抽奖活动最重要的是要让大部分的顾客都中奖,让顾客占了便宜,这样当商家再推销表现的时候,大部分顾客会不好意思拒绝。如果再加上赠品诱惑,顾客很容易就行动。
有一套不用花钱让所有群员都中奖的模式:所有群成员都可以免费领取三等奖,现场兑换奖后说非他们加点钱升级成一等奖,这些钱足够覆盖掉一等奖的成本。这样你一分钱不花,把所有顾客都送了人情。
六、顾客裂变
我们通过社群成交,一个微信群只能放500人,无论怎么样成交,销售额都难以突破。如何让社群一个变成好几个群,甚至几十个群?
- 让顾客邀请好友进群——有奖;
- 顾客发朋友圈——有奖;
- 顾客带来朋友充值——有大奖;
- 组建社群联盟,联合周边商其他家形成一个有黏性的商圈。
- 现在线上与线下营销场景趋于融合,这是一种流量上的互补,不仅可以增加用户的粘性,提高用户的忠诚度,最关键的是可以节省营销成本,行程了流量闭环。社群营销与实体门店相结合有助于臂铠自身短板。把互联网当成做实体店营销的工具,实体店将如虎添翼,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