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媒体融合研习班26日继续开课。上午,中国政法大学网络与新媒体研究所所长王佳航老师为学员们解读了网络新闻生产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下午,学员们前往 “今日头条”公司参观学习,聆听业界在网络视频直播领域最前沿的探索与实践。
主讲人:中国政法大学网络与新媒体研究所所长王佳航分享主题:网络新闻生产的现状与趋势本次培训班,王佳航老师向学员们分享了她对未来新闻内容生产做出的一系列判断与解读,共分为三个板块,分别是:数字新闻业的崛起及网络新闻生产系统、网络新闻生产现状及被重新书写的规则和网络新闻生产的发展趋势。
在第一部分中,王佳航提出了对媒体内容生产趋势的三个判断:
1、
技术革命驱动内容产业升级王佳航认为信息技术升级传媒产业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技术助推回归人类交流本意,社交媒体连接了人与人的关系;二是终端转换改变了产品形态与生产流程;三是机器人替代部分人工,例如机器聚类推送等。
2、
数字新闻业正在生长,不同媒介的边界正在建立王佳航分别解读了中美两国数字新闻业的发展历程。通过列举、分析大量新闻业实例,王佳航认为美国新闻主要有三大变化:内容生产快速转向社交媒体、数字新闻新秀快速崛起—新内容为王、全行业认同新闻业将被彻底重塑。
王佳航认为中国的数字新闻业也在进化,平台型媒体初建,内容生产者也开始改变,但由于我国特有的传媒体制,现代传播体系仍未建成。
3
、颠覆性的媒体内容生产的变革刚刚开始王佳航认为媒体内容生产的变革刚刚开始,此后新闻传播从业者将加速流动、新闻传播技能也将加速升级。
在第二部分中,王佳航解读了网络新闻生产现状及被重新书写的规则。
她认为目前的网络新闻生产现状如下:从生产主体上来看,生态在调整;网络新闻生产的规则正在形成过程中;网络新闻生产的话语权争夺正在升级。网络新闻面临的冲击主要是被重新书写的内容生产与传播的规则,这就意味着:
1、 内容生产不再只是大众媒体的生产,UGC、PGC OGC相互竞争
2、 同时内容生产也并非都是新闻生产
3、 内容读者不再只是受众,而转变为了用户
4、 生产流程在不断重塑,从单一媒体到全媒体,从全媒体到移动媒体
5、从记者不下班到编辑部24小时不打烊,定时传播到实时传播
6、好的内容制作不再单纯靠好的采写,采写编评体系开始被新闻学院重新考虑
7、舆论引导的广场模式消逝,社会舆论分化
8、做新闻,技术非常重要
9、内容生产不再是赔钱赚吆喝,从二次销售到尝试按单篇作品收费
在第三部分中,王佳航指出了网络新闻生产的趋势。
王佳航认为,媒体的内容生产必须创新,可以从六大方面实现:一是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内容生产;二是发力视频,例如移动直播开启了内容创业新爆点;三是重新学习多媒体叙事;四是实时环境下的媒体内容生产;五是基于个性化定制的社群内容生产;六是有效互动,管理交互。
下午,学员们一同前往“今日头条”参观学习,“今日头条”也为大家介绍了目前最为火热的视频直播的实践探索。
主讲人:今日头条算数中心总监赵蕾分享主题:今日头条的阅读数据怎样反哺新闻生产今日头条算数中心总监赵蕾向学员们介绍到,今日头条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为媒体人提供写文章时所需要的资讯内容、调研数据、可视化分析结果图表等相关资料,使其在大数据时代发挥更大的作用。
赵蕾解释了今日头条推荐引擎的工作原理,它是根据用户属性特征、位置地理等环境特征组合值(百亿级别),综合判断用户需求,智能推荐匹配用户的文章信息。
赵蕾在展示过程中向学员们介绍了大量案例。例如,今日头条利用大数据对我国7月份洪灾进行了舆情分析,舆论的情绪转向、灾情发展与关注点的转移、关于海绵城市的讨论、主要受灾省份的用户在关注什么等趋势都能够通过数据分析看出。今日头条还对近期滴滴优步合并事件进行了舆论分析。在大数据介入新闻生产方面,赵蕾也介绍了今日头条与南方周末合作的关于学区房的报道,体现了记者的采访个例与大数据结合来驱动新闻报道。
主讲人:今日头条视频运营总监刘通分享主题:拥抱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直播蓝海、手把手教你做视频直播今日头条视频运营总监刘通为学员们介绍了今日头条在网络直播方面的布局。
刘通认为,移动时代的直播是在专业设备、移动设备上,可随时直播随时观看的形式,它能够基于手机系统可收集更多用户兴趣,更精准的获取用户信息。移动直播可以实现个性化精准分发,识别用户的兴趣/时间/地点,突破入口限制。
刘通为学员们梳理了国内外直播发展的线路,他从YouTube和新浪开始讲起,随后介绍了海外的Twitch平台和国内斗鱼、虎牙、战旗等以游戏直播为主的直播平台。最后,在移动端方面,介绍了国外的Meerkat、Periscope等平台和国内的花椒、映客、一直播的案例,重点介绍了Facebook的直播Facebook Live的发展情况。
刘通提出,现在是媒体直播最好的时机。“媒体+直播”的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直播的技术优势——快速、直观、有效,媒体在此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刘通还介绍了今日头条联合其他媒体进行直播的案例,比如解放军报、每日人物、新民晚报等。同时,他还向学员们介绍了网易、腾讯、一直播、今日头条的直播情况,并分析了其直播产品的定位和布局。
除了介绍互联网时代的直播蓝海,刘通还专门为学员们进行了实操演练。他先是简要介绍了视频直播的两大关键词和基本流程,随后一步步教给学员们如何在今日头条做视频直播。他介绍到,目前媒体如果已有网站直播或者已有APP直播,可以通过直接接入今日头条的分发平台,实现个性精准推送,通过推流的技术,将已有直播条件的信号,通过编码设备把直播信号流推到头条服务器,在头条创建直播后,自动在头条各个频道进行推荐。
主讲人:今日头条副总编辑徐一龙分享主题:什么样的直播更受欢迎接下来,今日头条副总编辑徐一龙为学员们介绍了什么样的直播更受欢迎。他的展示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徐一龙梳理了视频1.0到视频3.0的变迁,他认为如今的视频经历了生产的变革、分发的变革,如今已进入了信息化视频时代,他认为直播是特殊的信息化视频。在第二部分中,徐一龙着重介绍了Facebook涉足直播的历程,尤其介绍了其引入的“PGC+UGC模式”。第三部分,徐一龙介绍了今日头条的视频直播。今日头条现在已与央视新闻、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光明日报等150多家媒体展开合作,他列举了许多今日头条的直播案例,并总结出五条经验:一是注重现场;二是选题要具有戏剧性、冲突性、矛盾张力务必高;三是标题和简介务必打磨,人和机器都很在意;四是策划类直播更讲究选题张力大、形式现场化;五是一个反应迅捷、互动高效的记者型主播非常重要。
今天可谓是关于媒体视频直播技术的饕餮盛宴,学员们在听完下午的分享后,踊跃发言,积极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他们与今日头条的各位总监们进行了最直接的交流和互动。今天的媒体融合研习班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