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餐饮新零售形式一片大火,不少投资方和餐饮大牌开始将目光转向这个新的市场。以“自热火锅”为代表的新餐饮创业模式在得到红利风口的同时,也暴露出餐饮行业一个长久以来的顽疾——食品安全。
据上海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表的声明来看,新型餐饮模式的自热火锅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行为,而其中大部分品牌的自热火锅都在其产品外包装上存在重大“隐患”。
包装安全成为新一轮食品安全管控的重要指标
早在新零售餐饮爆火的前期,很多官方就曾质疑自热火锅包装问题是一个潜在的安全隐患!
“自热火锅”的原理并不复杂,核心是利用放热反应,短时间内释放出大量的热从而实现加热。而这个加热过程释放的热量尤其考量包装的质量,容易造成热气泄露或者烫伤的事件出现。因此,自热火锅不应该只被纳入食材安全管理范畴!新一轮的新餐饮食品安全标准应该向外包装和加热材料进行强管控。
自热火锅温度高会产生轻微爆炸现象
自热火锅温度高会产生爆炸?
曾有消防员做了演示:“如果把自热火锅的透气孔堵住,它的热气无法散出就会开始膨胀,水的温度最高可达100度,蒸汽温度甚至可以达到200度,一旦时间过长的话,甚至会发生轻微的爆炸。”
而即使自热火锅包装的排气系统做得比较完善,包装喷出的蒸汽也能在短时间内灼伤人的皮肤。一个自热带中的生石灰加上各种化学物质,如果处理不当,也会造成不明的爆炸现象。
包装质量改进刻不容缓
上海市消保委对20余款自热火锅产品进行初步测试,其中大部分品牌使用的是PP塑料,很少一部分使用的是耐热性更好的金属材料。PP塑料虽说在包装上达到了国家规定的食品安全级,但其较差的耐热性仍然是一个比较大的缺陷,我们对比同样使用PP材质的矿泉水瓶,瓶身遇热水一样也会变形。
对此,上海市消保委建议,相关餐企和供应商应当注重自热火锅外包装问题,供应商应当对特殊包装物的选材用料、设计及使用规范有明确的标准。同时,对于那些包装存在重大质量缺陷的企业应该立即整改,最大程度上消除产品安全风险。
在网络化时代高度发展的今天,数字化经济已经主导了市场主流的消费模式。新零售餐饮在契合时代发展的同时,应该更大程度上思考新零售餐饮食品安全的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