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讯(王新/彭格)近日,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指导、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编制并发布了《2021年中国家电行业一季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国内家电市场整体零售额为1642亿元,同比增长40.1%,与去年同期相比,主要品类销售数据均有所回升。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1-3月,家用电器出口总额为1479.4亿元,同比增长63.4%,中国作为世界家电生产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
另据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线上家电整体销售规模为769.1亿元,同比增长32.5%。线下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的回升势头,市场规模同比增长47.4%,实现零售额累计达到872.7亿元。
综合各方数据分析,目前线下市场销售的产品结构整体优于线上,线下场景更适合承接家电的消费升级,此外,海外市场持续复苏且有赶超国内市场趋势,高端智能家电发展潜力巨大。
一场疫情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也加快了各行业、企业渠道变革的步伐。家电企业通过与渠道平台深化合作,在渠道创新、模式创新和渠道数字化变革中不断摸索,从发展趋势看,向新零售转型是大势所趋。
这种转变主要来自两方面的推动,一方面是供给端,体现在产品创新、新兴品类的导入、零售模式及场景的变革,另一方面来自需求端,主要来自人们的消费观念变化、新的消费群体崛起等。于家电行业,这既意味着机遇,也意味着挑战。
为什么说是机遇呢?商业模式变革的条件愈加充分,从中国制造2025“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看,创新和变革将是我国制造业未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发展方向,回顾这几年家电行业的发展历程,在移动互联网的作用下,传统的思维、模式、路径和经验逐渐失效,为突围市场,众多企业都在探索新路径,借助互联网转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工业互联网化”,这也就意味着制造业的重心将由制造部分转移到新零售服务上面,这个转型的过程也是竞争力重构的过程,甚至是竞争格局转移的过程。
有竞争就有挑战,新零售可总结为“线上+线下+物流,其核心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会员、支付、库存、服务等方面数据的全面打通”,这对品牌的技术创新、渠道运营、用户服务有着很高的要求,比如,如何突破技术瓶颈、如何升级门店的定制化服务能力、如何赋能经销商建设数字化等,再者,现在跨界竞争也很激烈,如何同苏宁、国美、京东、天猫等本身就拥有庞大用户群的电商平台抢占用户也是一个很令人头疼的问题。
综上,从传统批发模式走向“线上引流、线下转化”的数字化新零售模式是大势所趋,但其中包含着太多不确定因素。
下一篇:新零售的未来发展趋势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