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实体零售哀鸿遍野,线上生意集体爆发
admin
2023-06-12 05:00:34
0
牵动14亿人的这场疫情,让原本欢喜的春节变成了“春劫”。临近复工的时节,西贝老板贾国龙的一条“疫情致2万多员工待业,贷款发工资也只能撑3个月”自爆家底的消息一夜间刷爆朋友圈,疫情对实体零售行业的冲击就此铺开在公众眼前:摆在眼前的是不仅是日渐枯竭的现金流,还有遍布全国的连锁企业大面积关店、目前几乎停滞的物流交通和惊慌迷茫惶惶不可终日的待业者……




首当其冲的餐饮业最先发出呼救声。




零售行业里又何止餐饮业。疫情拐点无法预测,日复一日的购物中心的房租和人工成本;海鲜市场囤积又无法销售的食材;难上加难的制造业;更别提实力微薄的中小企业和个体户。




疫情的发生一方面加剧了实体零售寒冬困境,却也使得线上生意迎来了一次集体爆发。



01

电商





电商中的较为垂直的生鲜电商迎来转机,且成为了抗疫主力。据了解,春节期间各家生鲜平台都有显著增长,甚至出现爆单的情况。




京东生鲜销售同比增长215%,京东到家的销售额同比去年增长了510%,其中水果同比增长超300%,鸡蛋同比增长超770%;




叮咚买菜大年三十订单量同比前月增长超300%;




盒马每天的生鲜订单量已经达到了10万份,每天需要准备250吨包装蔬菜、80吨散装蔬菜才能满足需求量。




每日优鲜除夕至初四期间实收交易额较去年同期增长321%……




为了保障货源供应和解决线上订单配送问题,多家生鲜电商品牌也纷纷开始发力。




1

京东生鲜:成立“生鲜商品保民生应急小组”

2

叮咚买菜:加强前置仓消毒与巡检 保障供应稳定

3

盒马:实施“不打烊不涨价”政策 保障不断供

4

每日优鲜:针对上涨商品供应需求正加紧备货

5

苏宁菜场:依托供应链优势 保证粮面充足

6

生鲜传奇:上线App、小程序商城 保障市民三餐

7

食行生鲜:提前恢复配送 率先恢复苏州等1500个站点

8

多点Dmall:生鲜标准化助力商超“三保”



02

在线教育





疫情影响下,教育部通知各地学校延迟开学。通过网络平台教学开展学习,也让线上教育迎来了风口。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从事在线教育行业的相关企业超23万家。近10年来,在线教育企业呈爆发式增长,2019年就成立6万多家相关企业。




目前在线交易大概有14家头部公司:分别是好未来、新东方、跟谁学、猿辅导、VIPKID、掌门、一起教育、流利说、学霸君,还有不久前在美上市的网易有道。




此外钉钉也是一款隐秘的在线教育巨头。众多学校通过钉钉搭建云课堂,近期用户量和下载量呈现井喷状态。




甚至连快手都在布局在线教育业务,押注66.6亿流量助力在线教育,新东方俞敏洪近日就入驻了快手平台。







03

无人零售





无人零售在疫情之前已经是新零售赛道上的发展并不明朗。国际市场上,亚马逊推出线下无人实体商店Amazon Go,国内市场,阿里、京东均尝试“无人化”,但雨点都不大。




但疫情的突然而至使得无人零售的优势凸显。在当今疫情状况无法预测的情况下,大部分商店和社区便利店闭门歇业,消费场景变少,无人零售的作用便在此时发挥了作用。无人零售跨越时空间限制,不受人工作息的影响,将病毒人传人的周期性影响降到最低,能够持续在安全可控的环境下进行生产和交付。




不得不说瑞幸今年一月份推出的智能无人零售战略,密集布局无人咖啡机“瑞即购”和无人售卖机“瑞划算”网点,在今天看来也是相当地有格局了。




还有火神山医院的无接触收银超市又进一步将已经淡出人们视线的“无人超市”拉入眼帘。曾经被资本看好又跌落神坛的无人零售或许能在疫情中枯木逢春,迎来新的转机。





结语

新冠病毒下,实体零售危机迫在眉睫也是事实。线上生意的集中爆发是“天时”,却也是当前经济环境的灵活业态。通过疫情,更能认清的一个事实就是:线上和线下的双线融合发展是各行各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是必定要走的路。零售行业变革仍会继续,生鲜电商、在线教育和无人零售这些线上生意会在疫情期不断收获增量市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