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的场景思维
admin
2023-06-12 04:00:46
0次
戏剧、电影中的场面被称为场景,互联网时代,场景思维成了越来越多线下零售店经营者、营销人员、店员所必备的一种思维模式。
所谓场景,通俗地讲就是——某人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情。
场景四要素
场景无处不在,特定的人物、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之间存在特定的场景关系,这种场景延伸到商业领域便会引发不同的消费细分市场。
场景思维,能够帮助门店相关人员(经营者、营销人员、店员)在没有足够数据支持的情况下,通过想象的方式,去构建消费场景,去研究相应场景中的消费者,看他们想要做什么?需要什么?他们有什么痛苦与麻烦?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才是他们需要的?他们为什么不使用我们的产品或服务?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场景是真实的以人为中心的体验细节。场景依赖于人,没有人的意识和动作就不存在场景。通过对场景的因素思考,可以帮助商家更好地理解消费者的真实痛点和需求。
通过充分理解顾客消费场景,并以此为基础,就可以基于顾客的使用场景,为顾客找到更直观的解决方案,提供有效的互动,使他们能够流畅地完成预期目标。
场景思维的积极效应
场景思维,让人豁然开朗,明白什么更重要,什么应该最优先去解决。
移动互联网把人的存在感提到空前高度,各种便携式智能设备把人们的时间切割成无数碎片,消费者不再局限于PC互联网时代的PC端鼠标点击。商家的信息渗透变得无处不在,消费行为变得更加移动分散,更加去中心化,随之出现了无限多的消费场景。在移动互联网构筑的虚拟世界里,使任何一个生活场景(无论现实、虚拟)都有可能转化为实际消费——市场开始由传统的价格导向转为场景导向。
借助场景化思维,体验营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快节奏、碎片化的消费环境中,保持消费者对自身产品和服务的印象与记忆。
场景思维能够让商家在多变且个性化的消费者场中,摆脱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焦虑与挑战,通过占据场景、利用场景,提升顾客体验,赢取未来。
任何一个成功的商业应用、商业推广都是为场景设计,为体验存在,它可以精练到只有一个界面,但是必须解决以下四个问题。
第一,谁?
第二,在哪里?
第三,要干什么和有什么好处?
第四,如何促进传播?
以此为据,去思考场景化的需求,才能争取到营销的价值,即用户是谁,他在什么环境下,你提供什么,让他得到怎样的好处,形成怎样的口碑。
事实上,用场景化思维去思考消费者痛点,会发现消费者未被开发的场景和痛点(需求)比比皆是,比如从起床到出门、从出行到单位、从午休到用餐、从下班后的社交娱乐,再到家庭活动等每一个消费场景,都足以产生一个时间和空间足够宽广的商业需求。
以上内容摘自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零售:线上+线下+物流》
新零售是消费升级的产物,是一种更先进、更人性化的商业文明。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也没有传统零售一说,只有新零售。
《新零售:线上+线下+物流》
作者:董永春, 编著
出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年代:2018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