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如何切入新零售时代?
admin
2023-06-11 15:20:44
0
据统计,中国零售20年的发展实现了两个10倍的增长。前一个10年是专业的实体零售店实现了10倍的增长;2008年-2018年是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阶段,也呈现了10倍的增长。马云在2016年提出,“未来会是线下、线上、物流结合的‘新零售’模式”。此后,电商转向实体,实体涌入线上,零售业再次进入重要变革的阶段。




在“新零售”概念提出的3年后,我们发现零售行与商业地产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商业地产对于新零售和体验式消费的青睐是基于什么逻辑?新零售对于流量捕捉怎样持续实现?商业地产在新零售的东风中如何实现转型升级?




本期我们邀请到商业地产方和零售品牌方,从两个角度分享各自的认识和经验,共同探讨新零售的趋势和方向。

嘉宾观点




1.新零售是概念还是趋势?为什么会提出来?




“新零售是典型的我们这些行外人要去喊的话,对于零售圈内人来讲,每天都在拥抱新的。”




最早提出“新零售”概念的人,并不是做零售的人,而是由做线上的人提出来的,那是因为线上的获客成本已经非常高了。如何去找新的流量入口?他们认为需要转到线下,盒马鲜生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而线下往线上探索一定程度来说是被迫的,因为未来智能化一定会融入生活,这其中不仅包括数字化运营,也包括供应链的数据化。




所以利用新技术提升传统零售的效率,把消费场景多元化,从而实现人货场的重组,最大程度地提高效率,这就是零售新的趋势所在。而一切变化的基础都在于,新一代的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发生了变化。




研究新零售,最重要的一点是以终为始,研究消费者的需求。








2.新零售和商业地产相互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商业地产一方面希望通过体验项目获取用户的停留时间,一方面希望再把这些停留时间转化为地产收入。




新零售扩大了消费场景,体验式、个性化的购物方式更受青睐,从线上引流到线下交易的零售品牌更受青睐。传统零售插上互联网翅膀后,实体店成为消费者信息接收和体验的入口,而购买行为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和空间。所以消费者对于线下的诉求不再是购买,而是体验。而体验式消费最终体现在娱乐和文化两方面,例如手工工作坊、烘培教室、综合性书店这样的体验式业态,就是转变了消费的提供方式。




零售品牌一方面希望通过商业地产招商形成的合力,获取用户;另一方面也希望可以通过资源整合能力,获得商业上的溢价和话语权。




新零售从人货场三个维度重新解构零售,由此催生了很多新的业态。例如品牌快闪店,通过运营商业地产的空置空间,做体验式营销。例如专注于IP打造的品牌公司,通过整合明星资源、产业资源来做零售,形成绝对性引流,为品牌赋能。




商业地产不再只是提供销售场地,而是提供销售场景。简单的品牌堆砌只会带来商业地产的同质化,且品牌之间如果不能形成有效连接,各做各的生意,集中就失去了意义。对于商业地产来讲,如何将同样的品牌叠加在一起,形成竞合关系,从而做出不一样的体验性产品,是不得不考虑的课题。








3.商业地产怎样平衡体验和销售?




体验式消费虽然可以为商场引流,但因为自带流量的品牌要求也相对较多,一般租金价格相对低廉,为商场带来的收益十分有限。所以商业地产对新零售的态度是既爱又恨。但其实,这是因为大多数的商业地产并未将销售和体验做到真正的融合。




首先,商场要有颜值。能让用户拍照的场景,一定能换取用户更多的停留时间,并产生传播力。




第二,商场要有自己的标签。水桶式的商业在未来一定会被淘汰,个性化的标签才能吸引精准的用户,并保持消费的粘性。




第三,商场要研究品类重组。传统的落位逻辑是把最好的位置留给最好的品牌,但消费者变了,消费场景也要随之变化。比如将体验与销售融合,营造没有任何消费压力的场景。归根结底,本质上还是需要把流量从卖货转变为卖体验。








4.新零售未来的趋势是什么?




超市是零售的风向标,我们观察到,无论是沃尔玛、永辉还是盒马鲜生,超市的单店面积正在缩小,正在往社区商业的方向发展。因为跟消费者链接最强的战场就是在社区。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