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真的有前途吗?赚头到底在哪里?本篇为你分析解答
admin
2023-06-11 11:22:04
0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消费已经成为经济增长最大的贡献力量。

根据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一季度,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97790亿元,同比增长8.3%,3月份增速更是达到8.7%,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1%。

不仅仅是这个季度,最近几年,消费的贡献率一直稳定在60%左右,有的季度甚至超过80%,称其为中国经济稳定的压舱石毫无为过。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零售的占比仍在持续提升:一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为22379亿元,同比增长15.3%,比1-2月份加快了1.7个百分点。而且网络零售的作用,比数据显示的更大——由电商平台发起的新零售,不断对传统零售进行改造,给整个零售行业带来堪称脱胎换骨的改变,进一步刺激了消费的增长。

尽管新零售的市场规模目前仅在千亿级别,却是一个可以撬动消费的支点,一股主导需求、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力量。


时代如潮水,要么驾驭潮头,要么被潮水冲走,没有第三条路可走。当新零售成为时代大潮之时,如何才能成为弄潮儿,而不是牺牲品?

从大的方面讲,需要与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道路并轨,顺应消费升级的大方向,追求发展质量提升,推动消费真正提档升级;

从小的方面讲,需要满足消费者对品质和品牌的要求,依托技术的进步,开拓更多元、更智慧、更高效的商业模式,把用户体验再提升一个新台阶。

与传统零售相比,新零售最明显的特点是极端重视消费者的体验,以消费者为中心,用“体验”做杀手锏,进行品牌体验的升级。


社会发展到今天,任何一种新型商业模式的出现,都不会是某个人灵光一闪的产物,而是成熟的技术、丰富的经验等多方面融合落地的结晶。新零售同样如此,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和电商平台长年积累的海量数据,足以精准地把握不同人群的差异以及需求层次,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体验。

在新零售的发展进程中,电商平台的角色是发起者和驱动者,而当新零售落地到直面消费者的第一线时,不管是行业巨头还是小微企业,都必须做出选择:要怎样才能拥抱新零售,有效提升消费者体验?1

知道这件事必须做,但不知道怎么做,比浑浑噩噩地被淘汰还要可悲。与其承受临终的恐惧,不如在昏睡之中毫无痛苦地死去。

而对比我们传统的零售业,新零售在出现的时候,并不被传统零售业接受。

但是我们看到与之相对的,新零售在大城市的发展正在逐渐辐射向周边的小城镇,而我们知道的就是,新零售的销售模式更加注重消费者的体验。

谁不想在消费的同时得到一个舒适的体验呢?

这就是新零售对老旧传统零售业的一个巨大的冲击。

或许拉老一辈的人还无法适应新零售的销售模式,但是,新一代的出现,正在逐逐渐使得新零售的销售模式成为主流。

我们来看看新零售和社区生鲜的区别在哪里。

零售鼓噪得比较久,盒马鲜生和7FRESH,确实不错。原来七八个街区外、两三点雨山前的普通商圈,因为它们的介入,好像一下高大上了。但久而久之,就和大超市也差不多。

回到平淡生活,做饭得有肉、有菜,偶尔还要换瓶醋酱油。最方便的取货点还是必经之路上的社区便利店。不比不要紧,一比吓一跳:社区便利店比新零售高出多少?超乎你的想象力。

首先,从肉说起,社区便利店敢为你切好片,你信么?如果摊铺老板不忙,还能亲自为你切丝,你怎么想?从一名电商、新零售消费的老用户来说,我必须受宠若惊,真是很不好意思。

其次,这些地方买来的猪肉,亲自尝过,味道不输,甚至要好于大超市里的口感。于是,我建议他们早晚去小区里推广一下,把生意流量进一步做大。老板说已经在用微信做附近推广。

如果社区便利店继续深耕,新零售平台是需要努力争取与这些小老板们合作的,做供应链上的配合工作而已。在生活服务终端,最后这几公里,竞争咖包含快递小哥、外卖小哥和摊主。

摊主与小哥们做物流劳动力、亲切力上的合作,不排除小哥中的一些草中豪侠自建、重建细小区域内的物流服务体系。摊主与新零售、电商、微商平台做商品内容合作,不能全部免责。


社区生鲜店担一些责任风险,才更稳固、可观。去中间商是肯定趋势,生态跨界、融合、共存,能为彼此带来附加值。社区生鲜店的事业不是一阵风或一个概念叫法,在乎人情和生根。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每一样蔬菜都被有耐心的企业做好品类规划和培育管理,我们就能期待生产端出现西红柿旅、青椒营这样的品牌价值,继好肉之后,好蔬菜也将碾压新零售而释放。


当然,我们知道,行业内转型新零售的不止生鲜这一块。

其他行业也面临着新零售的冲击。

大健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然而,作为典型的传统行业,当新零售的大潮席卷各行各业时,作为医药行业的大健康产业却仍然在艰难地寻找拥抱新零售的方法——与朋友圈里卖化妆品相比,把医疗器械、名贵药材、高端医疗服务等与新零售挂钩,其难度不可以道里计。

就拿广州的中药材市场来说,广州是华南地区的商贸中心,也是中国经济对外贸易的窗口,拥有全国闻名的中药材专业批发市场。最近几年来,受整体经济环境影响以及电商等新业态的冲击,同时因为缺乏整体规划,下行压力极大。

更严重的是,由于传统的中药材贸易存在交易环节多、交易成本高、交易效率低、缺乏透明度、质量难以控制,不但让商户叫苦不迭,甚至会影响药效,抹黑中医药。我认识的一位老中医就曾抱怨,中药材贸易规范化方面存在严重缺陷,是很多人怀疑中医药疗效的关键原因。

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正是新零售。不久前,广东省“建设中医药强省”重点项目、广州市“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粤港澳健康港(广州国际医药港)核心项目“健康方舟”顺利封顶,其全球招商于5月1号启动时,吸引了近两千家商户排队认筹。

粤港澳健康港由立白集团投资控股主导建设,总投资超300亿,将围绕“新展贸、新医疗、新生活”三大主题,以大健康产业为核心,以现代商贸和文化旅游为两翼,占领大健康产业的价值高地。

其中,“新展贸”中的“贸”,正是以大数据为基础,开创线上线下智能商贸物联网商贸模式,助推大健康产业走进新零售。

一方面,粤港澳健康港依托大数据技术赋能商户,推动中医药走向数字化和信息化:通过整合商户信息、交易信息、资金流水信息等,为商户提供精准营销和金融服务,助力商户减小库存、降低成本、提高周转率、减轻供应链负担。

另一方面,粤港澳健康港致力于提升用户体验,构建线上线下大健康展贸区、大健康会展中心、中药材交易中心、品牌孵化中心、国粹天街、膳食天地、东方本草大道、国际医疗公园、乐活购物中心等一系列各有权重、优势互补的商业项目,形成一体化业态,打造全链条、全场景、全渠道、国际化、标准化、智慧化的国际大健康产业综合体和健康体验总平台。

简而言之,粤港澳健康港开建了一条直通新零售的高速公路,强调从“人”的出发的价值,回归到消费者最为真实的需求和体验之中。在这里,你可以尽情参观永不落幕的大健康产业交易博览会,也可以购买保质保量的中药材,体验中医药文化之美,还能品尝美味又健康的中医膳食,轻松愉快地度过赏心悦目的一天。


而这些仅仅是这艘“生命航母”的冰山一角。基于“健康方舟”,粤港澳健康港建立国际会展、交易云、产业金融、智能仓储、检验检测、研发制造等15 项国际顶级配套体系,汇聚老牌和新兴中药材企业以及道地养生、滋补食材、保健食品、高端健康美丽等商户,将各大业态打造成为完整的价值闭环,同时保留自身特有的主题性,引领行业发展,树立行业标杆。


对于商户来说,粤港澳健康港是一个饱含商机、富有价值的平台,一张走向全国、走向全世界的诚信名片。全方位的精准营销和金融服务,有助于迅速做大做强品牌,开辟更多发展可能。

我们前面提到,新零售是消费的重要驱动力,也是撬动经济增长的支点。可以为此佐证的是,粤港澳健康港的新零售属性,将助推广州“千年商都”活力提档,成为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核心区域,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全新的锚点,推动地区经济增长。在我看来,这大概就是新零售对中国经济的促进作用的最好的样本之一了。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