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被淹没的新零售产业,给我们后来人,留下了什么?
admin
2023-06-11 09:41:01
0
新零售的概念,最早进入大众视线应该是在2016年10月13日的阿里巴巴云栖大会上,马云说:未来没有电子商务,只有新零售,线上、线下和物流必须结合在一起,才能诞生真正的新零售。从此,阿里开始了自己的新零售之路,也引发了新零售的风潮。虽然在当天更早的时候,雷军也在另一个峰会上提到:希望用互联网思维,做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业态。

从新零售被提出到现在已有3年时间,在如今飞速发展的科技社会背景下,3年基本就是一个时代。今天,似乎很难再说“新零售”是“新”的零售了。“新零售”还有一堆等价的名称,例如“智慧零售”、“无界零售”、“未来零售”等,在我看来其实都在讲同一个故事,不管用什么词来形容,目的都是为了表明其与传统线下零售和纯线上电商的不同。


好吧,来看看,所谓的生鲜新零售的2杆旗帜,超级物种和盒马鲜生的业绩如何?

先来看看,生鲜零售绝对顶尖高手,供应链和生鲜运营绝对最牛逼的永辉,玩的咋样?


2年多亏了差不多10个亿!

永辉忍痛割爱,转让部分股权!

傻逼胡球,这些传统生鲜人不懂新零售!

好吧,看看气势汹汹的盒马鲜生吧!

翻遍所有盒马以及阿里自己的新闻稿,从来没说盒马盈利多少?

那亏不亏?

幸好有上市公司的公告!


盒马和福建的零售上市公司,新花都,合作开了一个公司,运营福建的盒马鲜生!

半年时间,好像开了1个店,亏了2122万!

人家不玩了,还是你阿里自己去玩吧


傻逼胡球,本来鲜也开了3-400家了呢!

亏死!!不信你去他们店里看!!

还是东哥聪明,发现被马爸爸带进沟了了,立马止损,不扩充了!

生鲜新零售

一个伪模式!

因为,对于生鲜来说,

无论新也好,旧也好

无论线上也好,线下也好

无论水果也好,肉菜也好

要想规模化

基本原则只有一个

你得先把生鲜搞通!!

生鲜这玩意

没有5年入不了行

没有10年不能算懂

傻逼胡球理解不了的是

一群互联网人,叫嚣着颠覆重构

连白菜怎么保存都不知道!

凭什么?

反观其他的生鲜行业,就比如小象鲜生,小象生鲜“被迫”关店的直接导火索是“经营失利”,而这俨然已成为整个生鲜新零售行业的通病。生鲜玩家们原以为搭上新零售快车后,驶向胜利的终点,是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那我们来分析一下,小象生鲜的关门大吉,都有哪些原因。

小象生鲜:慢了半拍,错过风口

“小象生鲜无锡及常州门店因经营表现不佳将于本周闭店,北京2家门店将继续保留,不涉及本次调整。”昨日,针对闭店,美团方面回应称,小象生鲜正在进行试点期内的调整。

本次调整完成后,小象生鲜的经营范围将缩小为1个城市2家门店,并将投入力量进一步优化和迭代两家门店的消费体验和运营效率。

回顾小象生鲜发展历程,2018年7月首次走出大本营北京后,其选择了常州、苏州作为全国战略布局的试水点。

这两家门店均复制了北京门店的悬挂链系统、象大厨快手菜、麦叔烘焙、美食课堂等标准模块,一度被看作是小象生鲜进入扩张快车道的标志。


小象生鲜北京店 图片来源:小象生鲜微信

随后,据赢商网了解,苏州也成为了其选定落地城市,2018年底开业的苏州阳光天地对外宣传的主力店之一便是小象生鲜。可阳光天地已开业4月有余,小象生鲜还只是块挡板。而其在苏州中心的挡板,也早已换上了替代品牌LOGO。

如此看来,走出北京转悠了一圈后,小象生鲜又回到了起点,全国战略宣告失败。而背后原因:

落地难运营成本高企

“生鲜新零售是个时髦的生意”,大概美团也是这么想的。于是,在“领头羊”盒马刺激下,小象生鲜也成了大批追随者中的一员。

按照最初规划,小象生鲜定位于优质便利的生鲜超市,强调“越快越新鲜”,旨在把生鲜零售与美团的即时配送、精准流量、大数据、研发技术等融合。

一方面,小象生鲜可以与美团旗下餐饮、外卖、共享单车、电影、打车、休闲娱乐等各业务板块之间联动,美团本地吃喝玩乐购的精准流量将为线下导流,形成线上线下互动的效应;

此外,美团和大众点评对“吃”的研究和累积的餐饮大数据,也有助于小象生鲜精准选品,智能补货。




然而,理想和现实之间总存在差距。“餐饮+零售”模式如何落地,本就是个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问题。

美团在线上游刃有余,可线下举步维艰。首先小象生鲜的餐饮板块很难产生足够坪效来支撑门店的租金、人工等成本,即便某些城市、某些门店短期表现不赖,但推广到其他商圈、市场却遇上大挑战。

再者,线下门店现场的整体运作相对要更复杂,电商和互联网企业在生鲜供应链上也很难构筑优势。在这种长期盈利困难,门店运营、人力等各项成本高企的状态下,一些生鲜品牌自然是“撑不下去了”。

另一问题是,海鲜爆款的引流作用并不明显。大量进入小象生鲜的门店的消费者聚焦的依旧是日常生活所需,价高且不易烹饪的海鲜品类购买需求弱。此外,小象生鲜的“线上运营+堂食服务”亦有不足。

“生鲜新零售”泛滥,错过最佳风口

外界认知中,新零售元年是2017年,而这也是生鲜新零售风起云涌的一年,盒马、超级物种两大巨头展开了一场场攻城略地争夺战。而小象生鲜却珊珊来迟,直到2018年5月才开出第一家门店。

这时,它面对的不仅仅是“业务模式”更成熟的强劲的对手们,还有“无处可去”的尴尬。据悉,盒马、超级物种、7Fresh、掌鱼生鲜、苏鲜生等12个新零售品牌,2017年内开店超80家,门店面积从几百平到上万平不等,集中在5000平左右。

生鲜新零售蜂拥而上的结果,则是同质化严重。数据显示,2018年计划新开的生鲜新零售门店是350家,而最终开业总数仅为194家。其中,盒马、超级物种、鲜食演义、小象生鲜、7FRESH、苏鲜生等8个品牌均未完成原定开店计划。

同质化的结果,就是缺乏了原本的新意,部分品牌辨识度较低,小象生鲜无疑属于“低辨识度”那类。为了减少由此带来的亏损,缩减门店或是适当调整,成为小象生鲜们不得不进行的动作。




门店选址失误

不同于“迟来者”小象生鲜,作为生鲜新零售“鼻祖”盒马的子业态——盒小马——本是“天生丽质”,可同样逃脱不过关店的命运。

盒小马,去年由阿里与大润发联手打造的新品牌,曾以超强裂变速度,不到一年时间内全国开出16家门店,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上海、广东、吉林等6个省市。可随着全国首店关闭,多个购物中心甚至否认曾与盒小马的合作。何其窘也?





就盒小马全国首店的经营失利,据赢商网分析起来,原因如下:

最大致命伤:门店选址失误,缺乏足够客流支撑

盒小马全国首店选址苏州高新区文体中心,属苏州高新区科技城板块。据赢商网了解,该板块属于苏州近年来新兴的板块,周边住宅项目大多处于建设状态,目前实际入住率不高。

此外,盒小马位于整个文体中心的中心位置,从主入口进入需要步行近10分钟。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线下客群的进店。

缺乏足够的线上+线上客流支撑,这对盒小马来说,无疑是致命一击。

不过,据盒小马负责人表示,“盒小马首店的关闭只是因选址失误导致失败的个例,盒小马整体发展策略不变,按照既定计划稳步发展中,5月中下旬还将有新店开业,但整体开店进度会有所放缓。”

身份尴尬:以盒马之名,干着大润发的活

虽打着“盒马”的旗帜,可盒小马却失去了盒马最引以为傲的“海鲜制售”。去餐饮后的盒小马,更贴近社区消费者的需求,选址、落地、操作等环节也更灵活。

但这也意味着,其门店里所能呈现的商品数量有限,对门店的选品有更高要求。“稍不留神”盒小马就会从顶着新零售光环的潮牌降级为传统商超,而事实也是如此。

关店前的盒小马首店经营着蔬果、冷冻商品、肉类、奶制品等传统品类,剔除了超市大卖场中的家电、家纺、服装等低频消费商品,引入足球、篮球、泳衣等商品,活脱脱的一个“家门口超市”,难怪业界戏称“盒小马”实际应该叫“小润发”。


既然干着大润发的活,盒小马需要应对的便是传统商超们的围攻。据赢商网了解,盒小马全国首店周边3公里范围内拥有多家线下超市,如大润发、华润万家、dream精品超市、欧泰福超市,竞争较为激烈。此外,这些超市内生鲜蔬果大多未像盒小马一样经过初步加工处理,在价格方面更有优势。

线上配送方面,虽然有淘宝“淘鲜达”的加持,但盒小马总体宣传覆盖面不够;而同区域内,食行生鲜的认可度反而更高,收货柜已遍布科技城各大小区。




2018年11月份地球港全面宣布停业以后,有新闻称“讨薪员工曝地球港融资资金,一直让母公司复华集团管着,而后来这些钱去哪儿就不得而知了”。

对此,有市场猜测称,地球港急速扩张的同时,早已感觉到生鲜新零售赚钱乏力,于是尽快把盘子做大,完成融资便成了企业的最终发展目标,而并非一定要在“新零售全国战圈里”与大鳄们一争长短。

现在地球港已闭店近半年,它和小象生鲜、盒小马一样。

这些例子,无疑是为我们抢先试了水。

在生鲜新零售的道路上,我们也依旧还有更大的空间可以开拓。





那么——我们就要问了。

我想做新零售该怎么做?

这里给出几点实用的建议:

  1、让顾客和商品实现精准对接,消费者可以线下体验,线上下单购买;也可以线上看好,线下附近店面体验购买;新零售一定是众多小而美的小店,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货在人身边,人在货附近,线上线下同款同价!

  2、关键在于会员体系,通过用户画像,精准选址,优化商品SKU,降低终端库存,提高店内坪效!

  3、通过智能终端提高零售效率,如刷脸支付、无人售货等。

  三、有没有成功案例?

  在新零售成功案例目前是有的,虽然大家都是在起步的状态,但是像阿里巴巴的盒马鲜生、永辉超级物种、亚马逊收购全食超市、苏宁小店、京东小店等,这些都是新零售的代表。除了这些还有C2B定制、厂家直供(寄样品)等都是新零售思维的体现。

  新零售的出现也让传统零售找到新的希望,新零售的新商业模式可以避免传统零售的一些弊端。HiShop新零售系统,是为传统零售企业专业打造的新零售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快速搭建新零售平台,实现线上线下门店,会员统一管理,统一营销。

而现在,新零售线上线下的模式已经被很多人认可了,并且被广泛的应用!就比如盒马生鲜的模式就是新零售界的范本。那么在新零售模式中,我们应该怎么运营才好呢?今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


  新零售的运作模式主要核心在7点上!

  服务:第一点就是服务了,新零售最核心的点就是消费者体验吗。所以服务可以说是新零售运作的核心之一了,实现了服务咨询的互通,推动了服务价值的直达,将线上和线下的互通进一步加强,让其中的价值有了更充分的展现。

  数据:在信息话的今天,数据实际上可以说是新零售场景当中的“情报场所”,有着大量的数据推动着新零售,让新零售有了更加快速的发展,是新零售企业的重点投入。

  区域:实际上就是要立足于区域深度服务,加强对区域的扶持,让区域服务更加惹人注目,深挖区域让用户产生最大价值,同时加强了区域之间的互通,使用户能够真正发挥出自己的口碑效应,并且让分销商得到自己的社群影响力,让各区域终端创造出更多的场景价值。

  产品:也就是线上零售和线下零售相结合,让产品使用新零售的方式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在新零售当中产品有着强大的卖点与特色,使用线上线下同时销售,这些都是新零售企业需要重视的环节。

  会员:用户价值也是新零售核心之一,让用户变成粉丝,而且还是忠实的粉丝,是企业商家一直追寻的。新零售到来之后,让人们对会员有了更深的认识,其中的价值需要更多的挖掘,会员的互通需要大量的数据,对接会员服务,推动线上线下会员咨询的互通。

  差异化:商家怎么样才能获的流量是关键,怎么让消费者复购也是个问题。现在的问题是,在整个实体商业中商品供给有大量的环节可以优化。比如消费者希望进到门店和导购建立关系,然后获得一小时达的物流配送服务,而大部分门店没有这样的能力。因此,这里需要企业或品牌做一些深度商业重构。

  组织效率:传统门店需要全面实现数字化,重新解构和定义门店的四个元素——会员、体验、导购、运营,进而解决消费者离店后的连接和服务问题,用数字化工具更好地服务品牌消费者。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