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导购CEO李治银:通过一线员工触达、运营、提升私域流量
admin
2023-06-10 09:20:44
0次
R e t n e w s | 第 436 期
“零售企业核心要素,第一怎么提高零售运营效率,所有决策者的决策能不能非常直接到达每一个终端、每一个导购、每一个管家、每一个顾问?能不能非常精准的理解、执行,并且形成好的效果?通过这个群体效率的提升,对流量的触达和运营,能不能带来流量的提升?
文|洛克
编辑|小荼
微信公众号ID|Retnews
所有的技术是为人服务的,是为人赋能的。为谁赋能呢?为我们企业里面的员工。技术怎么结合业务?这需要有温度的连接。
今年1-7月份,我见了68家品牌企业,或者零售企业,这68家企业老板,我问他们今年业绩怎么样,63家统一下滑,最大幅度下降40%,平均下滑18%左右。这是我看到的中国线下实体零售业的现状。
1
有效沉淀数字化资产
沃尔玛公司有三大收入,第一商品收入,第二大收入广告。沃尔玛把所有门店的货架全部数字化。数字化了以后,所有要进驻沃尔玛的每个门店的品牌商,它有一个系统,你在上面预定某一个货架,上货周期跟时间,而且是排期的。
现在已经变成它第二大业务。说明什么问题?现在线下实体零售企业开始在全面拥抱数字化。我们做线下零售的,我们的客户注意力在哪里,他的时间在哪里,我们是不是生意就该做到哪里?今天十几亿人平均每天不少于3小时的时间在微信上,流量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去中心化的工具上的时候,我们的生意是不是该往这边去做?特别是前面谈到,当线下整个零售业务不太好的情况下,业务不太好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流量。我们做零售生意的,有流量就有生意,没有流量就没有生意。流量在哪里,那你的生意就应该做到哪里去。
今天的线下零售企业,或者往后面一段时间,如何沉淀数字化的资产,这是至关重要的。包括如何用AI摄像头去捕捉你的客流,包括沃尔玛的数字化等等这些东西。
我们发现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零售要素,就是你的员工,你的一线员工,如果你没有被数字化,前面看到的AI的东西对你来讲是冰冷的。因为你没有找到最佳的联结点。这个联结点是谁呢?是你的员工的问题。今天绝大部分人有碎片化的时间,在微信这个体系里面,当你的企业有几千、几万的员工,如何把他们这样一个可触达到的流量体系聚合起来,变成他所服务的企业的实有流量,而且可以不断地去经营它?这是不是是可能的生意机会,这就是智慧零售的核心要义。
从去年开始,在零售这个体系里面开始崛起的一个概念,叫做私域流量,它对应的是公域流量。你有没有一种能力把控你可控的流量,你可以去沉淀,可以去运营,并且可以转化?如果不能做到这样,那你的生意控制在别人的手里。这就叫私域流量。
现在中国线上的营业规模跟国外基本上差不了太多,将近40%左右。但是中国跟发达国家比例刚好相反,中国绝大部分的零售企业,或者品牌企业在线上的营业额是70%-80%,甚至90%来自于第三方平台;10%、20%来自于自有的官方商城。国外刚好相反。当今天的流量开始碎片化的时候,我们的品牌企业、零售企业应该具备一种能力,把碎片化的流量聚合起来、沉淀下来、运营起来,变成一个企业可以长期持续经营,并且去转化,而且给你带来业绩增长的实有流量,变成你企业数字化的资产。
2
一线员工在线下零售企业中的价值
线下零售企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流量的来源,就是你的一线的员工。一线门店的员工,在不同的行业里面叫法不一样,有的叫顾问,有的叫导购,有的叫管家,不管叫法怎么样,这群人就是每天在门店里面,把你的货交给你的客户,把客户的钱收进来。这个群体如果没有被数字化,我们谈到的AI、成功的商业模式距离你都非常远,因为你没有给员工赋能,这个触点没有武装起来,没有办法实现你的零售企业的智慧化。
员工在我们这个体系当中,人员规模大,而且分散,流动性也非常高。我们很多企业招完新员工,按大区进行训练,训练三天,训练结束以后,员工已经有一半离职了。我们初步做过一个统计,2017年跟我们合作的企业,一线员工平均工作生命周期6.7个月。这是什么概念?当你这个企业有五千人的情况之下,一年下来一线员工全部换一遍。
地域分散,遍布全国各地,每天上班就看到五六个同事,地理距离带来心理距离,他们对你这个品牌、公司几乎没有太多的忠诚度,因为他是处在整个公司金字塔的最底端。
执行黑洞,我们干零售的人没有什么高深的东西,就是细节,把每一个动作执行到位,当你站在重庆某一个办公室大楼里面,当你发出马上8月15号中秋节要搞三天大促的时候,所有这些活动有没有落到每一个员工的动作上去,他的话术上去,他们有没有执行下去,执行情况怎么样,如果你不知道就叫执行黑洞。
人才的断档,一个门店的业绩70%位置决定,剩下30%店长决定。有一个好的店长和一个差的店长差异太大了。店长从哪里来,从隔壁竞争对手挖,还是内生出来的人员体系?隔壁是挖不来那么多的。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来看,导购这个群体在我们线下零售企业当中的价值在哪里?很多企业老板根本没有想过对这个群体怎么武装,怎么数字化。如果这个群体不能被数字化,不能被武装起来,带来的结果是决策不落地,支持不给力。
3
动员一线门店员工聚合成流量
零售企业核心要素,第一怎么提高零售运营效率,所有决策者的决策能不能非常直接到达每一个终端、每一个导购、每一个管家、每一个顾问?能不能非常精准的理解、执行,并且形成好的效果?
通过这个群体效率的提升,对流量的触达和运营,能不能带来流量的提升?特别是当前的线下零售企业非常缺流量的情况下,有没有办法动员起来?平均每个人每天会发4条朋友圈,如果这个企业有100万名一线的员工,你每天每个人发4条朋友圈,400万条,能够触达的流量你们算一算,如果能够聚合起来,会不会给你带来生意增长的机会?
超级导购做了两个平台,帮助零售企业把所有组织体系串连起来,并且通过每个导购,触达流量的聚合,流量的沉淀和流量的运营。我们取了一个名字叫“草动”,可以帮助线下企业通过9大系统,到达6种经营能力。
第一,导购的赋能系统,对线下零售企业来讲,员工的训练和培训这个工作量是巨大无比的,我们有没有办法通过碎片化的方式,通过移动互联网的方式解决?我们有一个合作企业,在跟我们合作之前,有一个零售商学院,230个人,全国8000家门店,4万多员工,这230个人一年365天,绝大部分都在外地出差培训员工,培训了一波又一波。跟我们合作以后,整个就30个人。他们只需要每天收集整理,变成通用能力,在平台上发布给所有的导购,让每个导购自己去学习。而且是通过场景化的方式提升每一个导购的零售技术,我们不是培训理论,我们是培训零售技术。
第二,干部的成长系统,你没有那么多店长,如何在内部形成强大的带教体系,从初级导购到高级导购,到店长,怎么一步步成长上去,业绩要求是什么,管理素质是什么?如果没有形成内生的干部训练体系,你的零售企业的基石是很难达到牢靠的。
第三,导购激励系统,导购这个群体我们研究了20年。他们的特点是什么?第一让我做精准动作,不要让我理解,揣摩,不要让我去花很长的时间去沟通;第二件事情做完了有什么好处?导购这个群体很实在,每天做完这个动作以后,我的业绩差多少,提成多少,做完了以后,究竟给什么激励,除了提成以外,能不能在我的体系当中有我的荣誉?
第四,社群运营系统,这个群体很孤独,每天见到的同事五六个人。比如在永辉这个平台上,全国是23万人。如果这个群体做得非常好的员工,你能够给他一个平台做一个直播,让全国其他4万多的小伙伴看看我怎么做到的,让其他小伙伴来打赏。
第五,业务竞赛系统。我们把线下的零售企业经常干的业务竞赛搬到线上去。没有业绩目标,没有竞赛氛围就没有效果。所以我们搬到线上去,让店长随时关注。
第六,零售要落地,标准体系怎么落下去,怎么落到被一线员工执行,我们需要一套系统来支撑。两个核心场景,商品陈列、巡店,这些能不能搬到线上去?能!而且能提高标准体系落地的效率。
第七,任务系统。所有管理者需要有一套系统随时随地了解一线的动作。你可以把各种各样需要一线导购的,班组长的,主管,店长的,督导的任务分配给他。
第八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你能看到谁整改了,谁没有整改,你这家业绩做得好,做得不好,根据巡店检查出来的问题是不是有相关的关系。
当你把八大系统用起来的时候,就能够触达遍布全国几万人的导购。在能够动员,能够运营,能够管理的情况之下,怎么样把每个在微信体系里面可以触达的(流量)结合起来,变成私域流量?你需要有一个工具,需要各种各样的营销的玩法。
沃顿商学院的教授大卫贝尔写的一本书,叫《不可消失的门店》,主题思想就是零售就是细节,不要指望一线员工去思考,你得把任务分解给他们并得到有效执行。
「 新零售百科 」已入驻平台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