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之我见——零售型企业如何借鉴,构建自身的增长引擎?
admin
2023-06-10 06:00:57
0



新零售之我见

7月22日周日,笔者用半天多的时间辗转几十公里,走访观察了新零售典型代表的线下门店,本篇是基于笔者对企业级市场不同类型客户的多年服务经验并结合对新零售的市场观察与思考,总结梳理而成,以飨读者,沟通交流。

战略是打出来的,当新事物还在摸索阶段时,不妨让兄弟军团之间竞争一下也好。

今年初,被阿里投资的大润发超市,也在模仿阿里的嫡子——盒马鲜生的模式,进行新零售的场景化改造,尽管这意味着某种意义上它与盒马鲜生也会存在竞争。

从新零售概念的提出到今年,两年过去了,阿里跑出了盒马鲜生、京东跑出了7FRESH、永辉跑出了超级物种、小米跑出了小米之家,而在这些巨头之后,跟风者、学习者、垂直领域的“变革者”众。

如果要问今天真正的风口是啥?非新零售莫属。为什么新零售才是真正意义的风口?因为这才是影响消费者、影响所有行业、甚至影响经济发展的最终端。这也是蝉联至今,全世界营收最高的公司是沃尔玛之原因。




三个代表

如果你问今天中国新零售的三个代表是什么?

答,是小米、盒马鲜生和其它。

为什么是小米?

小米以线上的小米商城和线下的小米之家构建了一种新零售的典型。

笔者总结其为四个特征:

  1. 线上线下同价(这一点盒马鲜生等很多公司都一样);
  2. 小米之家的门店是小米生态的重要一环,集中体现了场景化、体验感、科技与酷的元素于一身;
  3. 老少皆宜,皆有对味的产品(可以试想一下一家四口在小米之家阖家体验产品的场景,老人在看锅和电饭煲,子女在体验平衡车);
  4. 高性价比的认知和用户心智的占领,可以闭着眼买的信任(小米的低价,将利润控制在不超过5%就体现在这里)。



如果说小米代表了向左走,智能科技类产品为主的新零售形态,那么盒马鲜生则代表了向右走,生活消费类产品新零售的形态。

作为一家初创公司,盒马鲜生仅仅是一个3岁的孩子,但今天门店已布局了中国最核心的城市,影响着主流消费人群,有了初步的用户口碑和心智认知。

网上关于盒马鲜生的文章也有很多,笔者认为它的核心是四个+:


生鲜超市+互联网+餐饮+产品IP

  1. 以生鲜为核心的超市,开创了差异化的品类,打开了用户认知;
  2. 互联网则提供了大数据、供应链与及时配送的技术支持、线上便捷的交易与会员用户粘性;
  3. 餐饮加深了用户的信任,更长时间留住用户,构建了线下消费体验的场景;
  4. 独具特色的盒马鲜生自制产品,是构建未来的产品IP,打造用户口碑的有力支持;

至于更方便的退换货、方圆3公里30分钟内送货等等这些只是加分项(竞品也可以做到)。




别人在做产品,盒马在布局生态,笔者预测,如果发展顺利,盒马鲜生将有望成为阿里系继淘宝、天猫、支付宝之后,践行履带战略的新生力军。(这个判断可能还需三五年来做印证)

那在两个新零售的典型代表之后,为什么还没看到第三个代表?

太多了,第三个代表既有京东的7FRESH、永辉的超级物种,也包括目前尚不成熟的无人超市等,不同于线上的“垄断便利”,线下则很难一家通吃,市场的多样性在此就不一一展开。

对于品类相关的产品型零售企业来说,如果以前只要加入线上的渠道,开个天猫店等,现在则要重新考虑是否要加入大流量的线下渠道(盒马等);原来要关注店铺的用户流量,现在除了流量之外,还要关注场景和用户粘性。




对零售企业的启发

笔者这里界定的做零售企业,包含了所有面向终端2C用户为主,以从2C端用户产生营收的餐饮类、产品类和门店渠道类企业。

当2014年,西少爷肉夹馍红极一时,成为现象级吸引白领排队买单的“网红”产品时,盒马鲜生还没有诞生。

2018年,当笔者分别踏入某商场B1层位置更好的西少爷肉夹馍店和B2层位置一般的盒马鲜生门店时,门可罗雀的西少爷店和人声鼎沸的盒马鲜生店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为什么会有这种反转?

因为,西少爷肉夹馍是“点”的生意,一时的营销事件无法为企业带来持续的增长,更谈不上借助互联网有更大的创新,今天,西少爷肉夹馍成了一个和普通的饭店没有差别的门店生意。

事实上所有以产品创新,以卖产品支撑企业发展的公司都是“点”的生意。“点”的生意有一个特点,企业往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花费大量的营销推广成本去开拓市场、去获取用户。

笔者曾经服务过一家国内知名的高端净水器产品,企业的产品很棒,但架不住在激烈的竞争中、在产品的迭代更新中,因为用户的难以获取和难以维系,营销就成了企业最大的痛。

如果企业的利润来源是要靠卖出更多的产品来维系,这也意味着营销的成本会在其中不断增加,企业便更难实现指数级的增长。

为什么只有三年的盒马鲜生发展的这么快?

除了巨头阿里的支持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盒马是真正将企业伊始的顶层设计、将“点线面体”的发展战略做的很好的企业之一。(关于“点线面体”可参见曾鸣老师的相关文章)

笔者看过不少关于张勇和侯毅的故事与段子,但笔者认为与其是侯毅离职京东加盟阿里,倒不如是阿里基于线上流量成本高企、新增用户难以增加、线下体验不可取代之下的主动选择,侯毅刚好成为阿里启动新零售变革之时遇到的Mr Right。

这背后是企业的顶层设计,更是决策者的认知差异。

如果企业只想着卖产品,而忽视了用户,正像传统门店连锁巨头转型艰难,在今天反而经营不好门店一样的道理。

没有顶层设计的思维局限,往往让过往累积而成的经验,变成大变革时代的负累。当企业的认知和顶层设计赶不上时代的迭代速度时,就从看不懂、看不上,到不适应、被超越甚至要被淘汰。

其实,做好一个点的生意并没有什么不好,但做点的生意,企业的决策者要有一个元认知:即企业最大的资产是用户流量池,是用户,而不是产品,产品是为用户服务的,为用户服务才是企业生存的目的,而不是相反。




零售企业该如何做?


盒马鲜生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利用阿里强大的基础数据能力、云计算能力、会员和支付体系,围绕成本与效率、体验与服务,重构了新零售的业态。

但盒马鲜生并不是没有问题,比如笔者实地观察到线下门店员工的管理问题,比如新人居多,但培训不够等。对于这些问题,有可能还要吸取海底捞、永辉等线下经验更丰富的企业对基层员工的管理、授权及培训经验。

而对于做零售的中小企业来说,我们仍然可以从小米和盒马鲜生为代表的新零售业态,学习get到以下三点:

1、顶层设计和战略制定的重要性;

2、去考虑用户,扎扎实实从用户需求出发,解决企业面对的核心用户的痛点和关心的问题,才是最有效、最有竞争力的变革方式;

3、破除企业产品型或经验型的专家思维局限,线上线下一体考虑,真正实现用户体验第一,考虑用户粘性、满足用户需要、设计消费场景、方便用户交易和获取;

零售企业有了以上的三点,再去考虑资金的投放、重点渠道的占领、核心资源的嫁接和营销落地的分阶段打法。正所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关于我们


欢迎与我们交流联系,作为企业级增长赋能服务商,为中小企业提供增长营销咨询服务(调研+定位+咨询+创意)和一站式增长为核心的整合营销解决方案。



突破增长私董会是由北京连接时代在历经2年的探索和积累基础上,携手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中关村天使投资联盟等权威机构,共同创建的。专注于解决成长型企业在业务突破与营收增长方面的“难题”,旨在通过先利他再利己和知行合一的理念实践、一流的模式优势、基于突破增长的方法论体系以及产业资源的落地嫁接等方式,为企业解决问题,赋能增长。并在转型专家的教练引领下,为企业家打造最具价值的学习型共同体与价值网络资源生态圈。

连接时代:智慧决策 增长赋能

突破增长 丨创新丨企业服务



关注立即报名突破增长私董会

微信公众号:ConnectionWorld 昵称:CW连接时代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