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tco半日挤爆,新零售雾里看花,谁参透了商业本质?
admin
2023-06-10 02:40:43
0次
中国大陆第一家Costco开业首日被热情的上海人挤爆,短短几天时间,Costco的会员数就达到13万。中国人的购买力再一次教育了川普,想让美国企业撤出中国谈何容易。
Costco的运营模式网上已经连篇累牍的报道,在电商波澜壮阔的中国市场,Costco的传统模式真的能持久吗?“新零售”到底能不能主导未来零售业?
简单回顾一下商业零售的发展历史。
1852年,世界第一家百货公司在巴黎诞生。在百货公司产生之前,商业零售模式主要以集市、杂货店、专门店的形式存在。百货公司将各类商品集中在一个场所,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充分的比较、体验、便利和更高的性价比。逛百货商店不仅购物,也成为了生活休闲的一部分。
1930年,第一家超市在美国纽约诞生。敞开式货架和统一结账成为超市的标志,较为偏僻的地理位置,仓储式的布局是超市的重要特征。超市的诞生正处在美国大萧条时代,降低运营成本,薄利多销是超市吸引用户的主要手段。
1995年,Amazon、eBay开启了电商时代。2018年亚马逊的销售额高达2329亿美元,虽然低于世界最大零售商沃尔玛5144亿美元的营业额,但增长幅度远高于传统零售业。京东2018年营收也达到了4620亿元人民币,阿里巴巴交易额(GMV)更高达4.82万亿人民币。
电商的异军突起是“互联网技术”在商业零售中的成功运用,解决的是用户痛点,准确的把握了消费者价值追求的核心:商品价格更便宜、信息更透明、获取更便利。
回顾商业零售的历程可以看出,百货公司之于杂货店、集市、专门店,是新零售;超市之于百货公司是新零售;电商之于百货公司、超市,是新零售。
所以,所谓“新零售”是商业零售的进化和演变。零售业的的进化、演变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变化,但商业的本质并没有变化。
一说“本质”似乎逼格变高,就有忽悠人的赶脚。但是,还得说,说清楚了就不会被忽悠。
商业就是买卖,就是价值交换。
做买卖(价值交换)最要紧的是什么?
第一是商品本身,第二是价格成本,第三是提供的服务。简单说,是不是我想要的东西,价格能不能接受,服务满意不满意。
都做好了,买卖兴隆;做好两条,勉强维持;只做一条,关门大吉。
这叫什么?这叫商业常识。常识每个人都懂,每个人都身在其中,但不是每个人都接受。
这些年,“互联网”成功给公众带来一个假象。
颠覆,打破常规、打破习惯、打破常识就能带来颠覆性的成功。结果往往是颠覆掉自己;
烧钱,把别人都烧死了世界就是我的,结果往往是别人还活着,自己成灰烬;
迭代,先上线、先交付,用升级迭代弥补缺陷,解决问题。结果往往失去的是用户的信任。
常识是最简单的认知,为什么那么多人视而不见?因为傲慢和贪婪。
Costco的表现给傲慢的“新零售”一个打击,理解用户真实需求是商业成功的前提,多种形态共存是商业社会的现实。
与其创造概念,不如提升价值。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