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31日20:30,深圳“春茧”体育馆,罗振宇2018跨年演讲如约而至。历时四个小时的演讲,通过对过去一整年的回顾和未来的展望,最终揭示出——比起普通人无法把控的大趋势,真正能给所有人带来机会,从细微处引发大变化的,恰恰是我们身边的各种 “小趋势”。
什么是小趋势——
移动支付是很多行业的数据化基石
有一次,跟投资人李丰吃饭,他问了我一个问题:这两年餐饮业突然出现很多能拿大资本投资的明星公司,餐馆也开始上市了,这是为啥?我说,这不就是个大趋势吗?因为中央厨房、餐饮标准化这些建设开花结果,因为中国的城市化、消费升级。李丰说,是有这些原因,但还有一个,我从来没想过的因素:移动支付。
为什么原来的餐饮业没法上市?因为其收入真实性不可核查。进多少货、收多少钱,全是现金交易。如果不可核查,对整个市场就建立不起信用,那它就不可能成为资本市场上的玩家。移动支付,它对餐馆的意义不是顾客支付方便,而是让餐馆的每一笔收入都可追溯、可核查、有信用,这个信用还可以扩张到整个资本市场,让大家都加入到这局游戏中。猫眼的老板郑志昊说:“移动支付是很多行业信用的数据化基石。”也是新零售变革的重要因素。
同时,因为移动支付,餐饮业开始清晰地知道,我这家餐馆,什么样的人喜欢在什么时间点吃什么样的菜,我应该在一周的什么时间,备什么样的货。即使是一家不想上市的小餐厅,也可以借用数据来持续自我优化。
城市化、中央厨房、消费升级这三个因素,就在餐饮业里,是人人看得到的大趋势。而移动支付呢?虽然它很大,但因为它不发生在我的行业里,我觉得它与我无关,容易被忽略,但它对我的影响和改造是巨大的。它是其他人的大趋势,但却是我的小趋势。
小趋势产生的连锁反应,
打开属于你的窗口
如果你觉得,现在这局游戏不是你的游戏,别打盹,有可能产生某个连锁反应会滚到你面前,改变你的游戏。大趋势的窗口虽然关闭了,没准属于你的窗口,正在打开。
前夜市烧烤摊摊主汪国玉,他开了一家餐厅叫南城香,专门卖夜市烧烤。2014年南城香就是一家普通的餐饮企业,只有几家店。2015年美团崛起的时候,外卖大战开打,汪国玉可没觉得这个游戏跟自己没关系。他之前为外卖做的产品、配送、运营上的所有准备,都派上了用场。因为外卖——这个餐饮新零售的小趋势被汪国玉把握住了,到今年,汪国玉的南城香每天光外卖就有2.5万单,一年的流水近6个亿。
赶上大趋势,做一个超级平台,这跟汪国玉没关系。但是,超级平台形成后,汪国玉们就迎来了他们的小趋势。他捕捉到了,他把它变成了自己命运的一部分。“凡杀不死我的,都让我更强大。”今天,我把这句话改一改,表达一下小趋势信奉者的态度——凡我赶不上的,我就做好准备,到未来等它。
科技创新——还原“非共识”
我们这一代人提起创新总觉得特别高大上,一旦出现,大家恍然大悟,疯狂鼓掌。但是在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么?创新者往往承受了超出想象的压力,创新过程是一个“非共识”的过程,穿破当下共识难,承受当下共识的压力更难。
比如,投资人张磊就说过一个词,叫“傻瓜窗口”。什么意思?就是在某一段时间里,大家觉得你的商业模式非常不靠谱,非常傻。在别人看不起、看不懂、觉得你不靠谱的这段时间,你有机会积累用户、试错,并且创造出一定的壁垒。紧接着,有人认可了。
这就是非共识的宿命,任何创新在它诞生的那一刻,先会被当作“异端邪说”,然后成为“伟大革命”,最后还原为“稀松平常”,这段话描述了很多人对科技创新的心态。我们这一代人就亲身经历了很多这样的过程。比如在我年轻的时候,百货商场就是“本该如此”,超市就是“伟大革命”,淘宝就是“异端邪说”。到了我女儿出生的时候,超市变成了“本该如此”,淘宝变成了“伟大革命”,今年拼多多之类的,就成了“异端邪说”。
非共识,来源于更深处的共识
梁宁说了一句让我琢磨了半天的话:非共识从来不反对什么,它只是把被忽略的东西呈现出来而已。举一个例子,还是餐馆。普遍的共识是,餐馆是吃饭的地方,也是社交的地方。但是有一个东西就被忽略了:我们每个人是不是偶尔会有这样的时刻,想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吃顿饭。但在过去的餐饮业,这种需求谁在意啊?现在,这种被忽略的需求就有人把它唤醒了。
“一人食餐厅”出现了,上海和深圳都有。你去那里吃饭,进门点餐用手机,出门结账用手机,你坐在一个三面封闭的小格子里,上菜的时候,有人打开活动隔板,迅速把菜推到你面前,你连服务员都看不见。这种餐厅现在挺受欢迎。但它不是对原来餐馆的冒犯,也不是什么奇思妙想,它只是把人心底里的某种愿望呈现了出来。
这不是什么餐厅故意作怪,现在满足这种需求的商业模式到处都是。租房有一人租,旅行有一人团。2018年天猫“双十一”显示,迷你微波炉销量增长980%,迷你洗衣机销量增长630%,一人吃的火锅销量增长210% ……这背后都是同一类非共识:一个人也想好好生活。
这些例子看起来是奇思妙想,但它们背后都是一个一直都存在、但是一直被忽略的潜在需求。看起来不是共识,但只要你回到人心深处和历史深处,它们是什么新东西?它们一直都在,明明白白。非共识,来源于更深处的共识。
人,比人工智能更有力量
过去的200多年,我们的力量从哪里来?答案是明摆着的:靠工具,靠机器,今天靠人工智能。还有什么能比人工智能更有力量?
我们还是隐隐约约看到了另外一些现象,比如拼多多。拼多多上市的那一天,很多人有点儿懵。这么大个家伙,做电商的,有3亿用户,上市了哎。可我怎么就没啥感觉呢?拼多多能够长成这么一个庞然大物,而且还在主流公众的视野之外,它一定是被一个我们忽略的东西驱动着。
这个东西是什么呢?拼多多的创始人是这么说的:“拼多多是人的逻辑。”什么意思呢?所谓人的逻辑就是,李大妈看见一个东西很喜欢,她就想,赵大妈跟我情况差不多,肯定也需要,我俩一起买还便宜5块钱,所以就说服赵大妈跟自己拼起来。赵大妈也是这么说服张大妈的,就这样人越滚越多。你会说,这一点不神奇啊?那我们回到李大妈说服赵大妈的那个时刻,她凭什么能说服赵大妈呢?看起来凭的是便宜几块钱,但实际上凭的是两家当邻居已经两代了,俩人一起跳广场舞,还一起旅过游、买过菜,上次李大妈推荐的纱巾也不错……信任的基础,这就是人的力量,也拼多多最底层的商业逻辑。
小趋势的信号即使再微弱,只要一旦被识别出来,长期主义就能把它放大。决定我们这一代人个体命运的,除了众所周知的大趋势,更是那种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自己去主动发现的小趋势。新零售是所有零售行业的大趋势,而每一个零售商家,需要抓住属于自己的小趋势。
云裂变汇聚微信运营,微信小程序,淘客运营,区块链等专业领域,每天更新最实用的微信运营,微信小程序,淘客运营,区块链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