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新零售,不少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生鲜超市。诚然,正是这种零售新业态的问世,人们才切身感受到,马云所谓的“新零售”并不是嘴上说说而已。
以盒马鲜生为例,凭借着集“生鲜超市+餐饮体验+线上业务仓储配送”于一体的开创性零售模式,广大消费者收获了耳目一新的购物体验:一进入购物区,各种“虾兵蟹将”琳琅满目,旁边设置了烹饪区,通过收取并不高的加工服务费,片刻间就可以为购买生鲜的顾客提供美味佳肴。
除了在线下门店内“逛吃逛吃”,盒马鲜生的线上体验同样不凡。通过电子价签等新技术手段,实现线上线下同品同价;再基于门店自动化物流设备,确保了门店的分拣效率,之于顾客便是足不出户地在App上下单后,只要位于门店方圆5公里内,30分钟即可送货到家。
这种商业模式完美诠释了马云对于新零售“线上+线下+物流”的最初构想,不仅一出世便成了人们眼中的“网红店”,还为传统超市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参考样本。
近两年,线上流量红利的衰减与各种成本的居高不下,让各路电商的经营压力陡增。同时,“消费者主权”时代的来临推动了整个零售行业的价值链重构,消费者需求成为一切商业价值的原点;而顾客对于体验式消费的追求,也不断放大着线上购物的短板。人们终于意识到线下门店的价值所在——不仅能给消费者带来切实的消费体验,还可以作为新的流量入口加以利用。
在新零售的热风下,起飞的除了生鲜超市,还有无人货架;而后者的由盛及衰,颇让人感叹。
风口来袭,势不可挡。进入2018年,各路商家纷纷进入生鲜超市赛道,行业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例如,苏宁旗下的苏鲜生于元旦前夕在北京、南京、成都三地同时开业,而后相继进军西安、广州等城市;美团旗下的小象生鲜于5月正式亮相北京方庄,紧接着又拓展到无锡、常州;而诸如物美超市、王府井百货等老牌零售劲旅先后推出了自有的生鲜品牌……悄然间,生鲜超市成为了新零售战场上的兵家必争之地。
与此同时,生鲜超市自身也在持续进化。例如,“瘦身后”的中小型生鲜超市——盒小马与苏宁小店,较轻的资产模式有助于它们以更低的成本与更快的速度触及千家万户。
从另一个角度看,生鲜超市的不断扩张,凸显的是线下门店的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