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面/文
小米之家为代表的新零售,被委以重任,但已经出现效率下滑,尤其是国内形势并不明朗。
此前,我们分析了小米手机国内销量陷入停滞的危机,(详见小米财报不想说的事:国内销量)。
今天,我们再来看看小米之家为代表的新零售。
对于新零售的渠道细分,小米只在港股招股书中披露过一次:
图表1
图表2
交叉比较上述图表1和图表2,不难看出,小米的新零售,就是刨除了互联网和其他收入的硬件收入(手机+iot生活消费品)。
比如,2018年一季度新零售收入309.36亿元,就是手机232.39亿元+iot生活消费品76.97亿元的收入总和。
那
小米国内新零售怎么看?仍然是减法,《小米财报不想说的事:国内销量》提到,小米海外收入基本都是手机和iot收入,也在新零售之列。
比如,2018年一季度新零售总收入309.36亿元,减去海外收入124.7亿元,就是小米国内新零售收入184.66亿元。
以此类推,我们得出了过去三年以及今年一二季度小米国内新零售收入的数据
显而易见,小米2016年确实是困难的一年。
而对
比海外新零售,小米国内增速明显处于劣势。这也对应着小米手机出货量主要靠海外市场拉动的关键信息。再来看
小米新零售的标杆项目——小米之家图表1显示,小米之家(线下直销收入)今年一季度收入比例只有8.1%,但在所有渠道中,增势是最猛的。
2016年、2017年同比增速分别高达360%、226%,今年一季度收入已经接近去年全年的一半。随着小米之家的不断扩张,目测今年仍然会保持在三位数的增速。
看起来,一切正如小米的计划。
雷军从2016年开始,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小米之家的重要性,并树立了1000家700亿元年营收的小目标。
此后,小目标又经过了雷军、王翔等多个高管演绎,出现了三年1000家,五年1000家,国内国外一共2000家等多个版本。
看起来,一切正如小米的计划。
小米之家从2017年开始大跃进。
2015年20家,2016年底51家,到2017年一季度的67家,二季度123家,三季度180家,2017年底的287家,速度越来越快。
以及,在财报中准确披露,截至2018年一季度的331家,截至二季度的400家。
这些扩张统计来自小米之家微博、高管采访等公开资料,基于地理意义上的时间标准。在实际运营中,小米之家不同的开店时间,导致不同店铺不同的成熟程度。
比如,去年7月8日有14店同开,10月1日有20店同时开业,保持着开店永远在路上的节奏。
因此,衡量单店运营能力,是个比较复杂的事情。
比如,2017年保持全年运营的店铺,99%是2016年底之前开业的51家。
而2017年新增的230多家中,干满三个月的约16家,只运营了2-3个季度的56家,1-2个季度的57家,不满一个季度的,也就是四季度开店最疯狂的107家。
选取平均值,并稍微强化单店能力,我们尝试如下统计:2015年全勤20家,2016年全勤30家,2017年全勤130家,2018年一季度全勤300家。
小米二季度没有披露小米之家的收入,但图表1招股书中披露的四组历史数据仍能够一窥究竟。
2015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一季度四个时间点,小米之家的收入分别为3.61亿元,16.6亿元,54.14亿元和25.16亿元。
对应同期小米之家全勤数量,可以估算小米之家单店销售额,分别为1800万元(年)、5533万元(年)、4165万元(年)和839万元(季度)。
实际上,在小米招股书中,线下直销收入还包括海外的小米之家。在公开信息中,小米之家在印度超过40家,在中国台北、中国香港、法国、越南、西班牙等诸多市场也有尝试。
海外“小米之家”是否完全与国内一致,是个模糊的概念。但如果把海外数据计入,小米之家国内单店的销售能力只会被拉的更低。
即便如何计算,小米之家数量的高速扩张,伴随而来的单店平均效果并非雷军想象的那么美好。
一季度收入25.16亿元,小米之家300个,是最简单的数学问题。
以这样的效率,小米之家单店年化收益已经下降到3300万元。
提升效率这个难关,小米还必须渡。
新零售的推崇者,除了马云,雷军也能位列三甲。在小米触底反弹的故事里,新零售扮演最重要的角色,而样板间小米之家,是关键中的关键。
在多个场合和小米官方语境中,小米之家的坪效和单店能力,总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雷军多次强调,小米之家门店平均在200平方米左右,年均营业额在6500万到7000万之间,平效27万元/年,仅次于苹果。
这一数据有理论支撑,也会在销量峰值一闪而过。
但,消费电子最终走向规模驱动。从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到湖北仙桃、山东烟台,甚至更下沉的三线市场。小米之家的0到400,走了一条无法回避的下乡之路。
这就意味着,单店平均收益下滑是必然。一方面是各类销售、推广、人力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则是地域经济差,导致的水平参差不齐。
小米之家2017年7月和今年2月两次宣布“单月销售额突破5亿元”和“单月销售额突破10亿元”的喜讯!
乍看很牛逼,经不起演算。同期,小米之家全勤运营的数量,分别超过120家和300家,又是416万元到333万元/月的数据下滑。
不是过错,是小米逃不过“泯然众人矣”的风险。
新零售酷炫,却不是神话。小米触底反弹的梦想照进现实,是之于华为、oppo、vivo门面顶着门面、柜台挨着柜台的阻击战。
不然怎么办?
在小米的销售渠道中,线上占比已经从2015年的85.5%,一路下降到2018年一季度的57.3%。
手机为核心的消费电子战争,从高空轰炸变成巷战肉搏,甚至国内国外区别不大。
否则,小米也不会在印度搞了40个小米之家和2500多个实体合作店铺。
————
断面,解读新科技,学习新姿势 云裂变汇聚微信运营,微信小程序,淘客运营,区块链等专业领域,每天更新最实用的微信运营,微信小程序,淘客运营,区块链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