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6年底提出“新零售”概念,马云一直在践行自己的预言。
继盒马鲜生、淘咖啡、智慧餐厅之后,
“筷马热食”横空出世!
顾名思义,这是马云在餐饮行业打出的又一张王牌:
不设厨师,堂食3分钟出菜,线上订餐最晚30分钟送达……单店只有100㎡,计划开遍全国;在亲身体验过筷马热食的服务后,苏秦认为:在竞争厮杀惨烈的餐饮红海,筷马热食即将以“黑马之姿”,杀出一条血路!
为何这么笃定?请看详细拆解。
文章配图
同样是混餐饮,
但筷马热食要做平台型品牌!
筷马热食,不是阿里巴巴直接孵化的品牌,而是马云用95亿美元收购、全国第二大外卖平台——饿了么,新任CEO王磊主导的新零售餐饮项目。
论资历、论名气,它在传统餐饮行当里只能算作“后生”,可这名后生可畏的地方,就在于它有独特的定位和打法!
在传统餐饮领域,每个品牌都占据了自我的定位、品味优势,就如同肯德基的“炸鸡”、麦当劳的“汉堡”、海底捞的“火锅及变态服务”!
你会发现,在老百姓脑子里,这些大品牌的形象多半与具体的食物有关。但筷马热食的定位不同,更偏向于更虚的形容词:
一是热,二是快!这在它的品牌名和logo中已经体现的很明显。名字中,“筷”和马突出了“速度”优势,“热食”呈现了主打服务,“筷”还能代表是中餐;logo,是一只留有“闪电”发型的马头,橙红色也代表温度,英文的“Quick Mart”既有直译又有音译,与“筷马”遥相呼应。
文章配图
说实话,光是在品牌命名方面,“筷马热食”就能称得上经典,虽然简单,但辨识度高而传播成本低,关键是明确告诉了你:“我是谁,我要干什么”!
它没有像传统餐饮一样,去强调“我做的XX菜最正宗、最好吃”,而是直白地说“
我要帮你用最快的速度吃上一口热乎饭”
!说白了,
虽然都是做餐饮,但筷马热食不是做专业化品牌,而是做平台化品牌。这种定位上的差异,把它带到了一个新赛道,非但不会四面树敌,各路品牌还将成为它的助力。
因为
筷马热食的本质不是餐饮,而是零售,它真正要做的,是像便利店卖可乐、汽水、烟酒一样,卖各个类型的热乎饭!
对手不是西贝,竟是711!
实际上,给消费者提供热乎的饭食,711、全家等连锁便利店早就在做了,你或许经常在他们家买包子、鱼丸、麻辣烫吃吧?
可以这么说,
筷马的竞争对手不是西贝,而是711!其一,他们都盯上了数亿的都市白领人群。这点,应该不用多说了。
文章配图
其二,都主打“热”和“快”。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注定了热食才能成为主流,而受制于通勤、加班等原因,白领们想吃上一口热乎饭不容易。
但在父母的叮嘱和全民养生的氛围里,在地铁口的711买两个蒸柜里的包子,已经成了多数人自我安慰式的早餐,“不好吃”不要紧,“我吃了热乎的早饭”才重要!
同理,对大部分白领而言,工作日午餐基本是随便对付过去的,关键也不在好吃,而在于要快!
无论是叫外卖还是在公司周边用餐,工作时的你,第一需求绝对是“干净、卫生、快点完事儿”,因为你早就有心理准备——
这年头,真正好吃的工作餐太TM稀少了!其三,都是做标准化,不需要厨师!又想吃热的,又想快点完事儿,其实是矛盾的——要吃热菜,就需要烹饪,而烹饪需要时间。
破解的方法唯有一个:
标准化运作——菜品通过中央厨房配好,制定常规的SKU,借助专门的器械可实现即卖即热。
因此不需要技术含量、人工成本双高的厨师,只需要手脚麻利、态度亲切、工资便宜的服务员。
文章配图
“跑”得飞快,筷马热食靠这4招!
只不过,在做“热食”这件事儿上,筷马热食做得更彻底、更深入!
首先,711们只是兼职做热食,而筷马热食为此而生!在711高达3000多个的常规SKU中,热食产品最多也就几十个,而且基本集中陈列在收银台附近那一小片区域。
但筷马热食80%以上的资源、精力都放在热食上,无论是人员配置还是空间设计,都是为了“热食”服务,饮料、零食等常温产品占不到20%。
如图,筷马热食只有左边一列提供饮料零食,其余中间堂食区域和右边点餐、取餐区域都是为热食配备的。
文章配图
其次,在满足“热”和“快”的消费者需求上,筷马热食做到了极致!渠道选址上,筷马热食的计划是:不是开在你公司楼下,就是开在你所住的社区里头,如影随形!
速度上,如果你是线上点外卖,筷马热食可是饿了么的“亲儿子”,论配送,美团也得竖大拇指;况且,开得离你这么近,不就是为了缩短配送距离么;
如果你是想到店堂食,出餐速度也足以秒杀711——你可以先在线上下单,到店直接取走;也可以在热食即取区,扫码把想吃的食物带走;
“3分钟吃热的”的效率,或将改写以往用餐高峰期,餐厅全员爆满、几十分钟等一口饭的历史!
云裂变汇聚微信运营,微信小程序,淘客运营,区块链等专业领域,每天更新最实用的微信运营,微信小程序,淘客运营,区块链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