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企业最常听到的词就是商业思维。商业思维是什么?为什么这么重要呢?
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不能做。其实经过历史长河的洗刷,大体上是清楚的。生意起步看需求。大碗面的生意好做。古董店的生意尽可能不做。
生意的架子搭起来了,接下来就是怎么招揽生意了。最重要的是信任感。砸锅卖铁也要维持一个金字招牌。
讲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村庄,大量的缺水,这个村长说:我们这里很缺水,那我去撬动一下资源。
他就对外宣称说:我们来签一个合同,给我们村里供应水,看多少价格供应给我们,我们村里结算给大家。
有两个人接到了合同,Ade跟Bill!
Ade听到这个消息特别开心,回家买了一个大水桶,在离这个村几十公里的地方,每天挑水,运到村里。
但Bill却带了一个施工队伍,开始修水管。水管修好了之后,Bill开始卖水。他把价格定在了Ade的一半。
价格与效率都不占优势的Ade最终落选。Bill非常成功的让Ade退出了这场竞争,而且把这个模式复制给了周边所有的村庄,把周边所有的村庄都签下了合约。
虽然是个小故事,但我们不难看出,谁更具商业思维。解决问题,就要从源头找办法。也就是元认知。
那么商业思维到底是什么?
商业思维就是把握经营本质的能力,包括利润率、投资回报率以及增长率等。——拉姆.查兰
通俗的说就是:用已经验证的商业规则来帮助自己赚钱。
即是抄作业,学会复制已经成功且安全的做法来帮助自己赚钱。
从无意识赚钱,到有意识赚钱,是你财富倍增路上的起点。
在哪里有痛苦,就开始在哪里改变。
赚钱有规律可循,有方法,找到一个赚钱模式,开始嫁接。
未来的时代,一定是「独立工作」的时代。每个人以个体为单位,把雇佣变成合作,把工作变成「自己的事业」,让整个社会的资源高效运转起来。
那么,我们如何更好地拥抱和迎接这个时代?
不妨,从思考「我能提供什么产品」开始。
系统思维里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一般可理解为「图景」「大局」—— 在这里,我将其称为「图景」。
那么,什么是图景?
其实很简单。就是用宏观、系统的视角去看待一个节点:
如果把「公司」看作一个节点,那么,它的图景是什么呢?就是将零散的「个人」整合起来,通过有效的流程,生产出满足需求的产品,再卖给客户。
在这个过程中,「公司」实现了更高效的资源配置:它将一个无序、低效的状态(每个人都需要找伙伴、客户),转变成一个有序、高效的状态(公司提供岗位,每个人各司其职),并从中汲取燃料(股东权益),以此保障自己的持存。
这就是图景的视角:将节点放到整体的环境之中,去思考它能够起到的意义,向更高的层次归纳、提升,重新给它一个定位 —— 这就是「再定位」。
将自己的工作和技能,向整个团队、向更高的层次去「延展」—— 你未必有足够空间去实践,但你可以通过思考,树立这么一个意识,慢慢去拓展自己所能接触到的领域。
紧接着,你就可以去思考:如果我没有了现在团队的支撑,仅靠我一个人,我可以如何实现这个「再定位」?我需要补充什么东西?找到什么样的伙伴?
这就是一种商业思维认知。
思考思维本身,并不断去修正、优化它们 —— 这才是从底层出发,去一劳永逸解决一切问题的方式。
不妨尝试打破「任务」和「工作」的局限,去找到自己职业的「图景」,重新给自己一个「再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