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腾讯瞄准“新消费”,零售业变革的5大发展趋势|新零售干货
admin
2023-06-09 01:00:43
0


2016年10月,马爸爸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认为新零售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人、货、场的重构,以大数据驱动,最终完成商业升级、消费升级和生活品质升级。并通过打通线上、线下,给予传统的线下零售以新的生机。

2017年丁磊提出新消费的概念,认为零售离不开人这个基本核心,所有零售形式的演变,都源于对用户需求的理解,新消费关注的则是消费者的消费观和消费行为的变化。今年,万达与腾讯等投资者签订340亿元战略合作协议,全面打造“新消费”模式。


那么新消费到底是什么呢?它带来了哪些变化?又有怎样的发展趋势?今天兽哥就为大家分析一下新消费,解答大家的疑惑。


“新消费”人群的4大变化


1、从人口结构来看,80后、90后成为社会消费的中坚力量。目前80后消费人群约2.1亿,90后消费群体占中国总人口的16%,他们的消费能力与消费意愿更强。预计到2030年,他们将贡献中国总消费增长的20%以上,高于其他人口类别。

2、二三线中产阶级消费的崛起。目前,二三四线中产阶级人数占中产总人数比例60%,而到2022年将,这一数值将达到84%。相比于一线人群,二三四线中产人群生活压力更小、可支配消费支出占总收入比例更高,正在改变消费市场格局,逐渐成为主流消费人群。


(来源:麦肯锡《中产阶级重塑中国消费市场》报告)

3、更加注重消费附加值。目前人们的消费观念正在经历从物质性、基础性的需求逐步向精神性、发展性的需求升级。在此时期下,人们更加注重品质、颜值、体验、服务,而非价格导向

目前,社交媒体生产的内容进入大爆炸时期,人们每天会接受到各种各样的新图文,刷新着人们的审美,社会整体的审美水平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而提升。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者有机会体验更多的产品和服务,性价比反而不是人们首先考虑的因素。

4、消者的个性化、标签化。现在的主流消费区间,其实是85——95后这个群体。他们购买商品更看重背后的“标签化”属性,即商品能给自己贴上什么样的标签。

例如,现在很多男生喜欢购买AJ的鞋子,一双鞋子几千块,仅仅是因为鞋子的质量和舒适度吗?其实并不是,而是这双鞋给我贴上了一个潮人的标签。能给自己和消费者贴上标签的品牌,品牌力是很强的,所以我们会看到一些小众、时尚的潮牌成长成为世界名牌,例如,安德玛。


“新消费”流量的4大发展趋势


新流量的本质在于消费者触达商品的路径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现在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已经是10亿的量级了,就意味着已经很难有新的手机增量了,移动互联网的流量会越来越贵。线上线下相融合成为消费者触达商品的新路径。

1、线下门店重新成为流量入口。新零售的核心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线下门店持续赋能,实现门店的数字化、智能化运营。

新消费利用新零售给线下的门店赋能,通过门店给用户更好的服务,将流动的人群转化为具有购买力的流量。这些有能力创造流量的品牌一定是更有价值的品牌、用户体验更好的品牌。


2、带有社交属性的APP、小程序成为新的流量坑。新消费的核心逻辑,是通过对线上流量、线下体验的重度融合,通过社交化、场景化的深度运营,使潜在消费者进入商家的品牌群落,成为裂变传播的关键节点,实现业务转化的指数级增长。

比如微信的小程序就是新零售业态的钥匙和最重要的入口。小程序从出生之初,就All in线下场景,通过多元流量入口、无所不在的二维码、社交化场景化的线上运营,为线下零售业者赋能,实现裂变传播和业务的指数级增长,并提高ROI,降低营销成本。而且还能利用大数据优势实现精细化运营,精准的投放广告、把握用户需求的,从而保证优质的转化效果。


3、流量的变化与逻辑:从内容到转化的路径变得更短。传统的企业在投放广告时,更多的会选择大众媒体,但这些广告可能一半都浪费了,却没人知道广告浪费到哪儿。但现在随着流量变得越来越数字化,投下去的投入,到最后的产出路径会变得越来越短,就是大家所谓的品效合一。

例如,在小红书上投放广告就可以直接跳转到小红书商城完成购买行为,不仅过程缩短而且还能非常清晰的看到转化率。微信小程序也是一样的道理。

4、明星和网红的流量效应。现在网红和明星把社会的流量切割的越来越碎片化和分散化,各大视频直播平台的出现让网红和明星可以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加容易,用户的信任感更容易建立起来,加快了用户从关注转化为发生购买的行为,很容易提升转化率。


“新消费”的5大发展趋势


1、网购和实体店购物的融合。2018年中国新消费发展的主流趋势是线上线下融合,具体表现为线上线下融合加速落地,基于消费体验重构的融合、供应链效率提升与渠道下沉以及消费场景延伸。

随着新零售给线下门店的持续性赋能,商品信息变得更加透明,线上线下价格统一,线下门店服务的升级,使得消费者更愿意进店体验产品。


(来源:2018埃森哲中国消费者洞察)

2、购物社交化。近年来,消费社交化趋势愈加明显,购物已然成为社交生活的副产品。年轻和高收入群体中,这一现象更为显著;而在这一趋势中,愈加细分的社交圈层,社交分享的力量最具影响力。

根据2018中国消费者研究显示,近九成消费者有自己的兴趣圈子,兴趣圈子对消费者购买行为产生了极为可观的影响力,多数消费者表示更愿意相信和购买兴趣圈子中推荐的产品。此外,87%的消费者愿意和别人分享购物体验或者发表评论,其中55%的消费者会在社交应用中分享自己的购物,从而使消费呈现出“购买—分享—再购买”的循环式连锁反应。


(来源:2018埃森哲中国消费者洞察)

3、拥抱价值经济。新时代不仅带来了冲动消费,也带来了反省意识,以及对于平衡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追求。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希望物品可以更有价值、更合理地使用,比如通过共享使商品使用价值最大化。“共享经济”已渗透到各行各业,这片共享蓝海正留待互联网公司和传统企业共同开发。


(来源:2018埃森哲中国消费者洞察)

4、消费体验的升级。中国消费者期盼全渠道的无缝购物体验。购物购买的不仅仅是商品,更是购买一种体验。这无形中需要企业全面提升零售的每一个环节,优化每一个可能的消费接触点。为消费者提供“智能购物体验”,如场景化体验和参与性购买体验。同时这也是消费者寻找适合自己产品的一条特殊途径。


(来源:2018埃森哲中国消费者洞察)

5、健身消费市场需求庞大。2017年,国内健身会员数量约1500万,会员人均年消费约2000元,国内健身俱乐部市场规模300亿。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达到669亿,同期增长约为17.4%。

运动健身已成为最新生活方式,并孕育着庞大的消费市场。目前,每周运动5小时以上的运动达人和经常活跃在运动社交圈的人群是运动消费的主力军,他们在购买运动产品和运动健身方面的预算很高;如果既是运动达人又是圈子运动圈,购买力则更胜一筹。


(来源:2018埃森哲中国消费者洞察)

今日话题:


网购和实体店购物你更喜欢哪一个?


(评论区和兽哥聊聊吧)



你们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

我们准备了宇宙超级无敌的灵兽魔方

为您的加盟排忧解难

感兴趣的朋友私信回复“加盟”~


云裂变汇聚微信运营,微信小程序,淘客运营,区块链等专业领域,每天更新最实用的微信运营,微信小程序,淘客运营,区块链知识。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