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战事无终局,瞳景“智慧零售”是怎样的智慧社区新零售呢?
admin
2023-06-13 03:01:02
0


01


外卖平台打了这么久,最大的壁垒就是“比烧钱”,核心是看谁先烧出“网络效益”来,更多的用户补贴给商户带来更多的订单,商户的订单多,地推去整合的速度就更快;商户入驻的多,外卖消费品类丰富,平台购物氛围和场景就起来了,这是个正循环。


但是也把外卖平台一直拖进了“死胡同”,只要有补贴就会发现这个市场还在打,暂时还没有谁能成为外卖市场的垄断者。


为什么有源源不断的烧钱大户进场呢?


外卖行业和电商网购一样“送货”上门,顺应了人性的“懒”。外卖业务流程是:地推谈商户——拍照片上传菜品——定价格做活动——对接平台做基于LBS(基于地址位置服务)的流量推荐——用户选购下单——附近骑手抢单——配送。


这个流程一直到骑手端介入之前,外卖所有流程几乎和团购模式是一样的,所以,饿了么开创的外卖模式必然会冲击到美团的团购业务,这也是为什么王兴做美团外卖不惜一切代价要对标饿了么的原因,美团外卖之所以起来这么快,还是在于其团购时代积累的手段老练。


阿里与美团恩怨是怎么产生的?美团想做一个“一站式本地化生活消费O2O服务平台”,说到底是通过“服务电商”的模式打造一个“线下版的淘宝”,这必然会成为“万能的淘宝”潜在竞争对手。“外卖”品类之于美团,就像“服装”之如淘宝一样,因而淘宝打美团就得在“美食”这个品类有更大的作为。




02


我们现在看到淘宝已经不再是以往的纯网购商城了,每年淘宝首页改版都是电商行业风向标,其实从饿了么以及外卖角度来理解“新零售”的逻辑,不外乎三个点:


  • 抢线下流量;


  • 线下业务数据化;


  • 重塑人、货、场。


现在,倡导智慧社区“新零售”,才能突破以往“标品电商平台模式”,名正言顺的做“本地化服务”。鉴往知来,餐饮O2O与外卖平台战略的意义经过了检验,O2O(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在2014年、2015年时几乎是“互联网+”的同义词,一度各种O2O模式兴起,但很少有传统行业能与餐饮的渗透率相媲美,有的要么流量太小、用户粘性比较弱,要么是伪需求,打到最后还能笑傲江湖的O2O平台美团、滴滴都做了“外卖”业务。所以,要想做多品类一站式平台,如果不做外卖、餐饮肯定是必死的,这也代表着O2O终局。




03


此前外卖平台主要是在社餐(比如街边店、夫妻店)做业务整合,而接下来会加速在智慧社区领域。我认为,外卖大战一直打到现在,在智慧社区市场有前些年的势能积累速度,推进应该会加快,由于背后涉及到会员系统、支付场景,竞争依然会非常激烈。


智慧零售市场之所以是外卖战场延续在于智慧社区市场实际上解决了外卖平台没有触及到“食品供应链”。


本着“让购物更简单、让体验更有趣、让零售更高效”的理念,瞳景社区一直在探索如何利用前沿技术改善乃至颠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通过研发和应用当下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无人零售、大数据等技术所打造的智慧商店也有望助推了新一代智慧零售大生态的繁荣。


社区商家在线服务主要是零售店的经营服务流程全部数据化,包括菜单系统、下单流程、后台响应、服务员配货管理、客户买单全都通过瞳景社区APP操作。消费升级的时代下,毕竟社区团购和外卖已经打通,通过独一无二的商业模式,布局全方位、全地域覆盖的社区流量入口,可像电商一样智能决策、高效经营。




04


终于,终于!盼望着,盼望着!众多足球迷等待的“欧洲杯”、“世界杯预选赛”双双到位!


但由于时差的关系,想要看比赛直播的话,就免不了熬夜的可能,一熬夜吧,这嘴就想吃点啥……


小瞳在夜里饿了,到楼下的24小时便利店买点吃的,饥肠辘辘的我来到了食品香气散发的源头。“欢迎光临!”伴随着温暖人心的电子音乐铃声,我们得到了销售窗口热情洋溢的接待。然而迎接我们的不是便利店店员也不是连锁快餐店员工,正在说话的是一台卖薯条米饭的自动售货机。这个时候,便利店里来往的也许是加班到深夜的员工,买咖啡或者盒饭,当你按下按钮的时候,仿佛是售货机本身将东西递给你一样。


结语


无人餐厅,自动售卖商品的玻璃窗口,无须人工售卖,这已不再是数字时代新鲜时髦的宠儿,人们早已习惯了排着队从售货机体内取出烹饪好的食物,小心翼翼地隐没在不打扰其他人点单的地方。


如今,餐饮行业极其庞大并且复杂,街边卖红薯是做餐饮,斥资两亿的豪华酒店也是做餐饮,实体餐饮店只是做“点”,互联网巨头用平台模式做的是“线”和“面”,以用户吃饭的名义整合越来越多的商户,再反向改造整个供应链,这种“智慧”与“温度”并存的智慧商店,智慧零售有望成为未来智慧城市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