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突然宣布,从11月10日起,所有金属期货交易都必须使用美元结算,非美元计价的期货合约一律暂停,其中包括人民币计价的金属期货。
这一决定看似合理,但背后却充满了各种疑问。LME给出的理由是“流动性不足”,但市场数据显示。
人民币计价的铜期货交易量在2024年已达到35.7万手,2025年上半年更是上涨至48.2万手,几乎增长了35%。从数据来看,根本谈不上“没人买”,这到底是为什么?
如果只是因为“流动性不足”就把人民币踢出金属期货市场,这无疑有些勉强。更让人关注的是,这个决定恰逢美国计划12月增加货币供应、加速印钞的敏感时刻。
而更为复杂的是,美国近期还联合多个国家组建了一个关键矿产资源联盟,显然是为了加强美元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中的主导地位。此举无疑针对的是中国的日益崛起,尤其是在全球金属市场的主导地位。
伦敦金属交易所是全球最重要的金属期货交易平台之一,长期以来,美元都是其主要的结算货币。尽管近些年人民币在国际交易中的地位逐步上升,但LME并未做出太多改变。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人民币的崛起开始威胁到美元的霸权地位。LME突然宣布暂停人民币期货交易,似乎正是为了“捍卫”美元的霸权地位。
更让人玩味的是,LME其实隶属于港交所,而港交所本应借助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优势,积极推动多货币交易的发展。
作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香港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但LME却突然对人民币亮起了红灯。背后的原因不言而喻:美国的影子无处不在。
美国面临的经济困境加剧,尤其是在财政赤字和债务危机的背景下,美联储急需通过增加货币供应来“救市”。
这一做法,虽然短期内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但却可能导致美元贬值,进而推高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通过印钞扩大流动性,美国不仅是在自救,更是在将通货膨胀的压力转嫁给全球,特别是那些依赖美元计价的国家。
与此同时,美国还在推动一个由多个国家参与的关键矿产联盟,目标是确保关键金属如锂、铜、铝等资源的供应链稳定,并尽可能将这些资源与美元挂钩。这个矿产联盟的成员名单虽然没有完全公开,但从目前的动向来看,显然中国并不在其中。
对于美国来说,关键矿产资源的控制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利益,更是为了保持其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过去,美国通过石油-美元体系,将石油交易与美元紧密捆绑,如今,它想把这种“石油-美元”模式复制到金属资源上。通过这种方式,美国能够继续主导全球金属市场,保证美元的定价权。
然而,尽管美国一再强化美元霸权,全球金属市场的规则早已发生了改变,尤其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买家的地位。
中国在铜、铝、铁矿石等金属的消费量上占据全球领先地位,全球70%的精炼铜和50%以上的电解铝都是中国购买的。当全球最大的买家说话时,市场自然要听。
这也是为什么人民币在金属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的原因。从去年开始,中国与澳大利亚的铁矿石交易中,已有超过30%的交易使用人民币结算。
虽然卖方可以坚持美元结算,但谁敢轻易拒绝全球最大的客户?更何况,中国市场对这些金属的需求量巨大,直接影响到矿商的利润。
与此同时,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崛起也进一步打破了美元主导的金属市场格局。上海期货交易所近几年逐步扩大了铜、铝、锌等金属的交易量,已连续三年位居全球前三。
上海期货交易所不仅在国内市场取得了重要地位,甚至在国际市场上也日渐崭露头角。2025年上半年,上海期货交易所还将推出稀土期货,进一步对接新能源产业的需求,稳步推进人民币在全球金属交易中的使用。
LME的突然决定虽然将人民币排除在外,但这并未影响全球资本的流向。相反,越来越多的交易商选择将交易转向上海期货交易所或其他人民币结算平台。
仅仅在LME宣布暂停人民币期货交易后的第一周,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期货交易量就比之前上涨了15%。这表明,全球资本并不愿意被局限在美元结算的框架下,反而看中了人民币结算的稳定性和透明度。
中国的买方优势无可替代,这也使得人民币结算越来越受到全球资本的青睐。事实上,随着人民币计价的金属交易越来越普及,国际企业也开始关注人民币结算带来的成本优势。
例如宝马、大众等国际大公司已开始使用人民币进行金属交易,这种趋势在未来几年有望进一步扩大。
除了传统的人民币结算,中国还在积极推动数字人民币的国际化。数字人民币的应用正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试运行,目的是绕过传统的国际支付系统,特别是SWIFT系统。
数字人民币的推广,不仅能够进一步促进人民币结算的全球化,还能够增强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安全性与便利性。
目前,数字人民币已在印尼、智利、伊朗等国家有所应用,这为人民币的国际化奠定了基础。如果未来更多国家选择使用数字人民币,那么它将大大减少依赖美元结算的需求,进一步加速全球金属交易的人民币化进程。
尽管美元目前依然在全球金属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人民币结算网络的不断扩展,特别是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崛起和数字人民币的推广,人民币将在全球金属定价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未来,随着更多企业和国家选择人民币结算,金属市场将进入一个双轨定价的时代,美元与人民币将在不同领域内共存。
然而,人民币的崛起并不意味着要取代美元,而是为全球市场提供更多选择,增加定价的多样性和公平性。随着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结算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人民币在全球金属交易中的话语权也将逐步提升。
可以预见,未来全球资本将更加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提供稳定、透明和低成本交易的市场,而人民币结算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选择。
LME的决定或许让人民币在短期内受阻,但却未能改变全球资本的方向。相反,这一决定反而加速了人民币结算在全球金属交易中的应用,上海期货交易所、香港、迪拜等平台的崛起,以及数字人民币的推广,都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可以说,这一系列变化正推动着全球金融体系走向多元化,人民币的崛起为全球市场提供了一个新的可靠选择。
在这个关键时刻,全球资本的选择不再仅仅依赖美元,而是逐渐向人民币倾斜。未来的金属市场,人民币的声音将越来越大,全球金融格局也将因此发生深刻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