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三季度,陕西2300多家中小企业突然拿到了56亿元"红包"!这笔钱不是政府补贴,也不是投资机构注资,而是凭纳税信用换来的真金白银。榆林一家养殖合作社甚至靠A级纳税信用,2天就拿到100万贷款,产值直接涨了40%!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纳税信用
A级资质能当钱花
您可能不知道,企业每年的纳税记录正在悄悄变成"隐形资产"。陕西省税务部门和银行联手打造的"税银互动"机制,就是要把您的纳税信用等级直接转化为贷款额度。
以榆林市吴堡县的树利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例,他们连续3年保持纳税信用A级,今年想升级恒温养殖设备却缺资金。通过税务部门和陕西农商银行的绿色通道,没抵押、没担保,2天就批下100万元贷款,利率仅3.85%。设备更新后,合作社的养殖存活率提高20%,年产值从250万跃升到350万,足足增长40%。
陕西农商银行的"税银贷"产品现在火得很!和传统贷款比,它有三个"绝":一是速度快,审批从7天压缩到2天;二是门槛低,只要纳税信用B级以上就能申请;三是成本省,3.85%的年利率比普通经营贷低近2个百分点。2025年第三季度,这款产品已经帮全省2300多家中小企业拿到56亿元贷款,不良率还控制在0.8%以下,真正实现了"企业得实惠、银行控风险"。
政策叠加
能让红利翻番
光有融资支持还不够,陕西省正在玩一套"组合拳"。现在进特色专业园区的企业,不仅能享受土地优惠、人才引进补贴,还能凭良好纳税记录申请"税银贷"扩大产能,形成"园区政策+融资支持"的双轮驱动。
就像西安经开区的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先通过园区政策拿到每亩15万元的土地出让优惠,投产后保持纳税信用A级,又顺利申请到800万元"税银贷"。这笔钱用来引进自动化生产线,产能直接提升1.5倍,现在已经成了比亚迪的一级供应商。
这种政策协同效应在陕西34条重点产业链上特别明显。税务部门会定期向金融机构推送企业纳税数据,银行则根据这些"信用凭证"主动对接有资金需求的企业。省工信厅的数据显示,2025年通过这种方式获得融资的产业链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提高了18个百分点。
三项预警机制
帮您防风险、享优惠
企业经营最怕什么?错过优惠政策、忘记申报时间、资金链突然断裂。现在陕西省税务部门推出的"三项预警机制",就像给企业装上了"安全气囊"。
每月申报期前3天,您会收到税务部门的申报预警提醒,再也不用担心逾期罚款;当有适合您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出台,政策预警机制会第一时间把文件和解读推送到您的电子税务局账户;更贴心的是融资预警,系统会根据您的纳税增长趋势和行业周期,提前2个月提示可能的资金需求,并自动匹配合适的金融产品。
西安高新区的一家软件企业财务总监王女士算了笔账:"以前光政策研究就要花不少时间,现在系统直接把我们能享受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软件产品即征即退政策都标出来了。今年二季度差点忘了申报,多亏预警提醒,不然就损失了23万的退税。"
这样操作
就能享受政策红利
想把纳税信用变成融资优势其实很简单,记住这三步:
第一步:查信用
登录陕西省电子税务局,在"我要查询"→"纳税信用状态信息查询"里,看看自己的信用等级。A级和B级都能申请"税银贷",A级额度更高、利率更低。
第二步:选产品
陕西农商银行、西安银行等12家银行都推出了税银合作产品。建议重点看三个指标:年利率(目前集中在3.85%-4.5%)、最长贷款期限(1-3年)、审批时间(最快1个工作日)。
第三步:快申请
通过电子税务局的"税银互动"专区提交申请,系统会自动推送纳税数据给银行,不用您再准备一堆纸质材料。提交后保持手机畅通,银行客户经理通常会在24小时内联系您。
特别提醒:纳税信用每年评价一次,平时记得按时申报、足额缴税。如果不小心得了C级或D级,也别着急,税务部门会提供信用修复指引,符合条件的企业最快6个月就能修复信用。
现在的陕西,正把纳税信用打造成企业发展的"通行证"。那些认真经营、诚信纳税的企业,不仅能享受政策红利,还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机会。正如一位企业家所说:"以前总觉得缴税是负担,现在才明白,每一分税款都是在给自己的企业'攒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