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在2025年持续加剧,美国针对中国商品维持高关税,中国则加强稀土出口管制,这让美国军工和科技产业面临供应链压力。澳大利亚在这个节点选择介入,与美国签署关键矿产协议,提供稀土供应渠道。2025年10月20日,唐纳德·特朗普和安东尼·阿尔巴尼斯在白宫完成这项价值85亿美元的协议签署,美国白宫将它定位为打破中国垄断的关键一步。特朗普在现场表示,一年以后美国稀土和矿物将多到不知道怎么处理。白宫经济顾问凯文·哈塞特直接点出协议目标是结束全球对中国的稀土依赖。特朗普还借此向中国传递信息,避免在稀土问题上继续施压。协议具体内容包括半年内投入30亿美元开发澳大利亚稀土矿,潜在矿产价值达530亿美元,美国军方计划在澳大利亚建年产百吨镓金属加工厂,针对雷达和芯片等军工领域使用。
澳大利亚稀土储量占全球约3%,但全球稀土精炼产能近90%集中在中国,这意味着单纯增加矿产开采无法快速解决加工环节瓶颈。中国通过多年积累专利和技术供应链,形成精炼壁垒,比如处理放射性废料和酸浸液的技术,以及大规模生产萃取分离镧系元素的离心机。澳大利亚过去九成稀土矿砂依赖中国加工,美澳合资企业现在难以获取中国设备和技术人员,因为中国商务部出台新规,违反者面临制裁。建一座高纯度稀土氧化物工厂从动工到投产至少需三年,成本比中国高出30%以上,整个稀土矿从开采到高纯度产品输出需5到8年时间。中国已发展到第四代萃取分离技术,形成专利保护墙。
美国从2010年起就尝试与日本和澳大利亚合作,提升稀土自给率,但到2025年西方自给率仍不足15%。美国唯一稀土企业MP Materials拥有矿山,但深加工仍需中国技术授权。美澳协议短期内能堆积矿产库存,却缺少精炼能力,就像拿着资源却无法转化。美国军工企业钐钴磁体库存仅够半年生产,澳大利亚新镓加工厂最早2025年底试产。中国手握从矿山到磁体全链条定价权,西方每次去中国化尝试往往加深依赖。澳洲矿业企业承认,离开中国冶炼厂,他们提纯不出合格重稀土氧化物。
协议签署背景是中美关税战升级,中国限制稀土出口,美国寻求替代供应。澳大利亚介入时机敏感,大多数美国盟友不愿卷入中美博弈,但澳大利亚选择高调参与。作为交换,美国确认支持AUKUS核潜艇协议,帮助澳大利亚建造核动力潜艇。这让澳大利亚在安全和经济间权衡,用稀土协议换取美国技术支持,实质上将国家安全与美国绑定。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贸易伙伴,这种选择可能影响对华贸易。中国通过释放战略储备调节市场,加速稀土高端应用研发,向永磁材料和航天合金领域扩展。西方推动去中国化会推高全球电子产品价格,反噬自身科技产业。
特朗普将协议作为施压手段,提出三条件换取降低对华关税:中国放弃稀土管控、采购美国大豆、解决芬太尼问题。这暴露美国在稀土领域的被动。中国稀土优势根基在实验室和技术积累,而非单纯矿山拥有量。美澳联盟面临技术人才短缺、环保成本上升和中国收紧冶炼设备出口的三重挑战。产业链构建需技术沉淀、政策连续性和市场协同,不是烧钱就能速成。协议框架下,美国和澳大利亚各投资10亿美元,用于推进关键矿产项目储备。澳大利亚办公室宣布在未来六个月内启动这些项目,扩大矿业开采和加工能力。
协议强调矿产开采、加工和供应链建设合作,不仅挖矿还要建链。澳大利亚优先向美国提供战略储备中的锂、稀土和钴等矿产。特朗普在协议完成后表示,正在认真推进稀土和其他重要领域工作。澳大利亚矿业股票在协议公布后上涨,Lynas涨4.7%,Iluka涨9%,Latrobe Magnesium涨47%。这显示市场对协议短期提振澳洲矿业有预期,但专家指出炼化瓶颈限制全球供应影响。中国回应协议时表示,西方尝试难以撼动其主导地位。
谈判历时数月,协议总额85亿美元,待开采原材料价值估计530亿美元。政府数据显示,澳大利亚是全球五大锂、钴和锰生产国之一,中国垄断其他稀土元素加工。每年澳大利亚90%以上锂运往中国精炼。分析人士认为,澳大利亚提供可靠小规模供应管道,降低依赖中国风险,但挑战中国主导地位难度大。特朗普政府视增加矿产资源获取途径为减少对华依赖方式,加强全球供应链。企业兴趣上升,Cleveland-Cliffs首席执行官表示稀土重视促使公司关注采矿业务中潜在机会,包括密歇根和明尼苏达州稀土迹象地点。
上一篇:无惧调整,布局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