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22日于上海举行的“2025香港交易所中国机遇论坛”上,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表示,香港交易所新股发行规模大幅增长,截至9月底,IPO(首次公开募股)融资总额达1829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超过两倍。今年以来香港IPO融资额全球第一。“目前,新股市场的强劲势头仍在持续,上市科正在处理的公开上市申请近300宗。”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宋钦章 摄
陈翊庭指出,当下火热的港股一级市场呈现出一些特点和变化。一方面,海外投资者参与新股认购的热情明显上涨。近期,来自欧美、中东和新兴市场的国际长线资金积极参与科创企业的新股发行,反映出国际市场对中国科技创新的高度关注与信心。外资回流背后,反映出全球资产配置逻辑正在发生深刻转变。
另一方面,今年A+H上市模式得到进一步发展。去年10月推出的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时间表的优化,加快了合资格A股公司在香港上市的进程。今年A+H上市企业表现突出,占前9个月新股总融资额的接近一半,充分体现出内地与香港市场联动的强劲势头。
据陈翊庭透露,近年来港交所推出上市政策改革,吸引了大量优质企业,特别是科技企业赴港上市融资,目前提交上市申请的企业中有接近一半来自科技企业。比如,今年5月推出的“科企专线”,协助特专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更有效率地筹备赴港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一级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二级市场也齐头并进。截至9月底,香港证券市场日均成交额达到2564亿港元,同比上升126%。衍生产品市场平均每日成交合约168万张,同比升11%。
香港交易所董事总经理、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在会上指出,冷战后全球化至美国次贷危机期间的技术进步和人口红利已进入边际效益递减阶段,新一代技术正从实验室向产业化过渡。与此同时,全球全要素生产力增长率下降,资源与人口约束加剧,劳动成本上升,资源价格波动加大,全球化退潮和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等因素,让全球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已无法持续,资产配置的基本逻辑也发生改变。在他看来,在这样的全球局势下,对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而言,既是冲击也是机遇。香港可以吸引国际资金流入,强化其在全球资金配置中的重要角色。
“香港恒生科技权重已经超过金融板块,成为权重最大的行业。目前,科技创新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亦成为各国博弈的关键焦点。”巴曙松表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AI(人工智能)火热成为带动香港科技主题指数上涨的重要因素。
据恒生指数公司10月16日披露,科技行业尤其是人工智能,成为今年港股的主要焦点,推动相关股票录得强劲的升幅。恒生科技指数追踪30家最大与科技主题相关的香港上市公司,年初以来已上涨40.1%。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指数反映可经港股通买卖,并于香港上市的中国科技公司的表现,期内录得55.8%的升幅(截至2025年10月10日)。
“2025年1月,DeepSeek推出其R1模型,以其相对竞争对手产品明显较低的成本为市场带来惊喜,推动港股AI的升势。而中国领先科技公司持续创新和推出后续升级模型,亦反映了中国AI的高速发展,进一步助力相关升势。”恒生指数公司在其报告中指出。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