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社会发展拉动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支撑数字社会发展。从131万家企业的需求被一枚“码”精准捕捉,到406件企业诉求的平均办理时长压缩至3个工作日,再到99%的办结率与99.84%的满意度成为服务常态——重庆正以“AI+企业码”的基层实践,为营商环境优化注入“智慧基因”。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通过一枚小小的“企业码”,能清晰洞见重庆激活数字动能、优化营商环境的清晰路径,每一步都紧扣企业需求,每一环都瞄准治理效能。
激活数字动能,要以“精准画像”破解“政策难找”之困,让惠企服务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过去,涉企政策往往“藏在文件里、散在网页中”,企业想享优惠却“找不准门、摸不清路”。重庆创新推出的“AI+企业码”,正在于用技术架起政策与企业的“直通桥”,通过解析22万个涉企政策标签,AI算法为每家企业绘制专属“需求画像”,将减税降费、人才引进、项目申报等政策整合为“定制套餐”,主动推送至企业“码”上。这种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的转变,让惠企服务有了“精准度”,更有了“温度”,“企业码”上的“政策清单”成为最直观指引,既节省了时间成本,更让惠企政策真正“落得准、用得好”。
激活数字动能,要以“数据跑路”打通“办事难办”之堵,让政务效率从“迟缓滞后”转为“高效便捷”。“跨部门跑断腿、材料反复交、审批等得久”,曾是企业办事的高频痛点,“多头跑、多次跑”让企业耗费大量精力。重庆“AI+企业码”构建的“一码通查”“一码通办”体系,彻底打破了这种部门壁垒与数据孤岛,企业只需一次身份认证、一个服务端口,就能办理社保缴纳、资质申请、诉求反馈等全流程业务,而“企呼我为”“政企互动”场景则实现企业诉求与责任部门的直接对接。这背后,不仅是政务流程的重构,更是政府部门从“管理思维”到“服务思维”的深刻转变——当企业办事像网购般便捷,当诉求响应像即时通讯般快速,营商环境的“效率指数”自然水涨船高。
数字技术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强大动力,让政务服务更高效、惠企服务更精准、市场监管更公平。我们期待这枚“码”持续迭代升级,让更多企业享受到数字化服务的红利,也让重庆以数字动能打造的营商环境“软实力”,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实“硬支撑”。
(部分图片由AI生成)
记 者:熊 浩 (首席) 何安艳
编 辑:曹云飞
初 审:尚 海
下一篇:宇树科技,为何此时“决定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