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艳丽| 文
华安基金北京权益投资的负责人栾超要发新产品了。
栾超在十年前就是基金经理了,起步于中邮基金,成名于新华基金,2024年他加入华安基金,代表作华安优势龙头,自2024年7月1日接手至今,产品近1年净值上涨56.11%,跑赢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20.08%,同类排名前1/5(数据来自:国泰海通证券基金评价中心,截至2025-09-30,同类标准指主动混合开放型—强股混合型),这只代表作采用了「成长+新红利」的哑铃型结构。
栾超是成长股选手,属于均衡成长实力派。近期持仓显示,他重点配置了AI产业趋势、国产替代与自主可控、创新药等具备弹性的领域,与此同时也看好以高质量因子为主导的「新红利」板块。
他正在发行的新基金,名称是华安优势领航(A类:024214 C类:024215)。
1.
盘点一下栾超历史上的几次经典操作。
2024年中,栾超接手产品后,迅速将前十大重仓股的比例从69%降低至35%左右,既维持了一定的锐度,又兼顾了风险均衡。
栾超提倡的是「择时、择势、择股」三位一体的投资理念。
2018年初,栾超注意到宏观流动性收紧,随即将新华优选成长的股票仓位从90%左右最低降至62%,躲过了后面的大跌。
作为成长股选手,栾超亦体现了对风险控制的重视,比如将单个行业的持仓控制在30%以内,给组合留出调整的空间。2024年7月栾超接任之后,华安优势龙头的前三大行业占比仅为37.62%,保持均衡配置。他说过,慢就是快,攻守有道。
栾超做研究员的时候,是从机械行业起步的,需要时刻盯紧基建、工业的需求,这锤炼了他对宏观周期的观察能力。
在成为基金经理后,栾超多次使用「周期思维」指引自己的重点配置方向。
2017年下半年,栾超接管新华鑫益后认为宏观经济增速较高,主要配置化工、有色金属、银行、地产等顺周期行业。
2019年,经济复苏势头良好,栾超增配顺周期板块银行,且在四季度逐渐提高了仓位配置,大幅增持消费电子赛道,以金融+科技为主线。
当经济周期下行,栾超会更侧重于弱周期属性的一些科技成长股。2020年初,国内疫情爆发,栾超亦大幅降低股票仓位,后通过观察认为中国出口在全球都具有核心竞争力,在4月份将股票仓位提高,配置了较多的高成长、高估值的新能源板块。
他还在2021年配置半导体、光伏、风电,2022年采取稳增长+高成长的思路。
2023年,他已经开始减仓新能源、加仓AI。
2024年下半年,栾超接手华安优势龙头之后,开始配置港股科技龙头。当时黄金价格走高,而A股黄金股表现低迷,栾超又果断配置相关公司。在2024年华安优势龙头四季报中,栾超写道,在成长方向重点看好AI为代表的产业趋势和产业升级国产化大背景下的国家战略。
栾超的投资框架立足产业景气度。在漫长的投资生涯中,他逐渐形成了「不押注、不预测、以周期思维分散布局」的投资风格。
2.
栾超擅长成长股投资,拥有12年证券从业经验,9年证券投资经验。
到华安基金之后,栾超还开始担纲华安竞争优选,业内首批分档计提浮动费率产品。
栾超构建了一套「宏观大类资产择时、行业景气度比较、兼顾公司成长性发掘」的投资框架。其中,宏观周期和中观产业,会帮助栾超在5000多家公司中,筛选出大概100家左右的股票池。
在个股上,他围绕着EPS来评估公司价值。据媒体报道,从做投资的第一天起,栾超就将EPS作为投资中最核心的「锚」。栾超对成长性、盈利质量和估值有一套筛选指标。他要求,重仓股加权平均ROE通常保持在10%-20%区间;个股预测净利润增速通常要在30%以上;估值方面,PB通常不超过10倍。
栾超通常会采取「倒金字塔」方式进行布局,也就是初期先小仓位建仓,后续随着行情的变动,再择机加仓的模式,也体现了老将在交易层面的娴熟。
2023年有券商做过拆分,栾超超额收益中有62%来自选股,组合的实际净值要高于持股不动的模拟净值。栾超是一个交易高手。
栾超曾解释道:「给持有人赚钱的目标是第一位的,因此总想着控制回撤,追求绝对收益。」
栾超认为,投资的本质是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再举个例子,栾超能够灵活地运用量化指标、客观数据等来表征所投资行业和个股的状况,避免主观情绪对投资带来的影响,克服追涨杀跌的人性弱点。
3.
栾超近日公开路演时称,成长是绝对主线,但需要平衡「功守道」。
具体来说,他看好:「AI引领的科技创新、安全发展下的自主可控、消费升级下的需求重塑、以及利率下行推动的红利资产。」他在华安优势龙头2025年一季报中写道:「以AI为代表的科技产业引领着新一轮科技创新周期,从算力到应用都有很大的投资空间。」组合也配置了PCB、芯片制造、芯片设计、光模块等相关个股。
他所说的功守道,可能就是他刚管理华安优势龙头就开始采取的「成长+新红利」的哑铃型策略。
哑铃型策略意味着,一方面寻找新需求方向,另一方面优选新红利资产。栾超描述过何为「新红利」:去伪存真,优选弱周期红利和供给端有出清潜力、分红能力提升的新红利资产。
因此,新基金华安优势领航的组合配置,有其特别之处,也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总体而言,是以「成长+新红利」作为基本方向,以高质量因子新红利资产打底,锚定AI和港股两条赛道。
在华安基金2025秋季专场投资策略会上,栾超亦提到:对投资而言,关注短期指数波动意义已经变弱,需要更多寻找有亮点的细分方向,寻找新需求。如今,大国崛起、经济转型推动的「结构牛」行情已经启动。
综上所述,栾超是一个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选股重视景气度与EPS、风险控制意识与仓位择时能力较强的基金经理。
栾超的背后,还有一个更大的力量是借助华安基金强大的投研团队的优势。
据悉,华安基金拥有科技联盟、医药军团、新能源舰队、港股通团队等特色投资团队,这并非简单的「人才叠加」,而是有机生态下的能力聚合,通过内部高效联动机制、宏观与行业研究、量化与基本面分析、国内与海外视角,最终在投资层面整合为完整的「作战地图」。新锐基金经理的市场敏感度与资深老将的周期经验,在兼具深度、广度与高效的内部讨论中碰撞融合,最终形成更坚韧、更适配市场的投资策略。
这也是华安基金「个人能力组织化、组织能力产品化」的深刻体现。
目前,华安基金已组建起超200人的投资管理团队,是业内经验最为丰富的投研队伍之一。
栾超在华安基金所管理的产品逐年度业绩表现列示如下:
基金经理栾超在管产品业绩:
风险提示:本基金为混合型基金,其预期收益及预期风险水平高于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型基金,但低于股票型基金。本基金若投资港股通标的股票,将面临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
基金管理公司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非存款、产品有风险、投资须谨慎,详情请认真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