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宣布将对中方加征100%关税,商务部的回应是: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也必将坚决采取相应措施,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一场围绕稀土的博弈正牵动着全球供应链的神经,中美之间短暂的贸易休兵再次被打破。
美国东部时间2025年10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将于11月1日起对中国商品加征100%的额外关税,并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
这一决定是对中国10月9日发布的稀土相关物项出口管制措施的回应。特朗普称中国的稀土管制“极其激进”,并表示美国将采取对等回应。
金融市场应声动荡,美股大幅下挫,道琼斯指数暴跌近900点,半导体类股整体下滑超过5%。
中国稀土管制内容
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发布了两项关于稀土的出口管制公告,为全球稀土供应链投下了一颗“震撼弹”。
根据商务部2025年第61号公告,中国将对含有中国成分的境外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具体来看,管制内容包括三大类:含有中国稀土原料价值占比达0.1%及以上的境外制造物项;使用中国稀土相关技术在境外生产的稀土物项;以及原产于中国的稀土物项。
同日发布的第62号公告则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涵盖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磁材制造、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等相关技术及其载体。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这些措施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等法律法规相关规定,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后实施的。
并非突然之举
中国商务部强调,对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
稀土作为战略资源,具有显著的军民两用属性。发言人指出,“一段时间以来,部分境外组织和个人将原产中国的稀土管制物项直接或者加工后再转移、提供给有关组织和个人,直接或间接用于军事等敏感领域”。
对中国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了重大损害或潜在威胁。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早在2001年就已经将有关稀土技术列入了《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今年4月,中国政府已对中国组织和个人出口稀土物项实施了出口管制。
此次措施被定位为之前政策的延伸和完善,旨在“更好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更好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
美国强烈反应
面对中国的稀土管制,特朗普政府反应迅速而激烈。
10月10日,特朗普在真相社群平台发表声明,宣布将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0%关税,同时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
这些措施预计将于11月1日生效。
特朗普在贴文中表示:“很难相信中国竟会做出这样的举动,但他们就是这么做了,后来的结果已不言而喻。”
目前,中国商品面临美国30%的关税。加上新加的100%关税,美国对华关税将升至一个历史性的高水平。
博弈升级背景
这场突如其来的贸易冲突升级,有着更为深刻的背景。
根据统计,中国开采全球约70%的稀土,提炼更是占据90%的市场份额。稀土对汽车、国防及半导体等高技术产业至关重要。
中国的稀土管制直接影响了美国军工与芯片产业的供应链。
事实上,中美经贸关系在过去几个月曾出现缓和迹象。今年6月,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在伦敦举行,双方就落实两国元首6月5日通话共识达成了框架。
当时,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表示,双方沟通是“非常专业、理性、深入、坦诚的”。
然而,这一良好势头未能持续。9月中美马德里经贸会谈以来,美方持续新增对华限制措施,将多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
全球经济影响
中美贸易战火重燃,对全球经济的潜在影响不容小觑。
半导体和科技行业首当其冲。消息公布后,英伟达股价下跌近5%,AMD暴跌近8%。
华尔街对此反应剧烈,标普500指数重挫2.7%,创下4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分析指出,这场冲突不仅影响美中双边贸易,更可能打乱全球AI训练资料中心、电动车供应链与半导体产业布局。
昆西研究所专家指出,特朗普至少三次威胁“毁掉”双边关系,但每次最终都回到谈判桌,“因他知道中国能给美国的伤害不亚于美国给中国”。
未来走向展望
尽管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来势汹汹,但局势仍存转圜余地。
特朗普本人表示,11月1日前仍可能撤回关税。他也未完全排除与中国领导人会面的可能性。
三周时间将成为关键转折期。
中国商务部在稀土管制公告中明确表示,“将采取多种许可便利措施”,对于符合相关规定的出口申请,中国政府将予以许可。
对于紧急医疗、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自然灾害救助等人道主义救援的出口,甚至豁免申请许可。
这些措施显示了中国政府在维护国家安全与保障全球供应链稳定之间的平衡努力。
观察家们指出,特朗普的关税威胁与中国的稀土管制形成了一种“相互确保摧毁”的格局。任何一方过度施压都可能引发全球经济的连锁反应。
华尔街日报认为,尽管特朗普关税引发市场震荡,双方仍有关键时间窗口协商。
未来三周,两条时间线交织并行:美国11月1日的关税生效期与中国12月1日的稀土管制全面实施期。
两大经济体的博弈结果,将决定全球经济之舟的航向。
(图片来源于网络)